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课件(共3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课件(共3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7-02 07:44: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导入新课
第5课
古代非洲与美洲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中古时期非洲、美洲地区的不同国家、民族、宗教和社会变化,认识这一时期世界各文明地区(非洲、美洲)的多元面貌。
4世纪阿克苏姆
王国进入鼎盛
10-15世纪东非
沿海产生一系列国家
14-15世纪津巴布韦进入鼎盛
8—13世纪初加纳
13—15世纪马里
15—16世纪桑海
5—16世纪前期玛雅
14—16世纪前期
阿兹特克文明
13—16世纪前期
印加文明
时空下的非洲与美洲文明
01
古代非洲文明
非洲文明开拓者——班图人
古代东非文明
古代西非文明
古代南非文明
一、古代非洲文明
中国、罗马、波斯、阿克苏姆、是3世纪时世界四大强国。
——基督教作家马尼
十五世纪末非洲文明在桑海帝国……得到了最大的发展
,
仅次于古代埃及的文明

——著名黑人学者杜波依斯
大津巴布韦的建筑风格丝毫也没有古代欧洲任何时期的痕迹,因此它只能是出自非洲原居民之手。
——英国考古学家戴维·兰道尔
一、古代非洲文明
班图人是非洲最大的民族,又称班图尼格罗人,主要以信仰伊斯兰教为主,少部分信仰基督教。在逐渐南迁的过程中,将自己掌握的技术传播到非洲大部分地区。
农业
培育出了甜高粱、西瓜和棉花等重要农作物;
人们时常认为非洲的农业技术是从欧亚大陆引进的。……考古研究标明,非洲许多地区早在公元前就开始开采铁矿,就掌握了冶铁知识。……公元前2世纪到5世纪期间,冶铁技术通过已学会使用铁的班图农民传到非洲中部、东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包有铁头的锄和装有铁头的斧使农业有可能扩展到非洲的森林地带。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非洲技术的传播者——班图人
畜牧业
驯养了牛,引进了绵羊和山羊
手工业
掌握了冶铁技术
桑给巴尔
蒙巴萨
摩加迪沙
广泛使用奴隶
、以园艺业为主
对外贸易发达、城市繁荣
10-15C
地域广大王国
加纳
马里
桑海
城市国家
地域广大王国
津巴布韦
阿克苏姆
中央集权帝国
黄金资源、控制商路;实行中央集权,官吏直接由国王任免;城市与文化繁荣、扩大对外贸易,奴隶成为生产中的重要力量
8-16C
14-15C鼎盛
4C鼎盛
石头城
信仰基督教,居民主要从事农牧业,国际贸易也很兴旺
思考:东非和西非国家各有哪些主要特点?
材料1:[摩加迪沙]是一个大得没边的城镇。它的居民有很多骆驼和绵羊,他们每天要杀上百头骆驼。它的居民是有能力的商人。这座城市有无与伦比的手工制作的布匹,这些布匹以这个城市命名,被运到远至埃及和其他地区。
——伊本白图泰《伊本白图泰游记》
材料2:伊斯兰教促进苏丹(黑人之国)的文化生活,随着《古兰经》学校的建立,识字的人越来越多,学者们在廷巴克图的大学里从事高深研究,自由出入穆斯林世界的其他大学……此外,西非帝国的行政管理较为先进,其中,桑海帝国最为突出,它划分为界限明确的几个省,各省均设有总督。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东非:城市国家,园艺业和环印度洋贸易发达,受伊斯兰教影响;
西非:多为内陆帝国,政治上注重扩张征服、实行中央集权,经济上发展对外贸易;文化上受伊斯兰教影响。
古代西非文明
拾零
8-15世纪,加纳、马里和桑海等国家先后兴起。这些国家拥有丰富的黄金资源,控制着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和黄金交易,极其富有(也出口象牙和奴隶,买进马、布匹和盐)。
蒙巴萨
桑给巴尔
◎古代非洲的国家
沙漠商队
古加纳王国建立于公元3-4世纪,因盛产黄金叫作加纳,意即“黄金之国”,
到11世纪中期,加纳征服附近许多地方,达到全盛时期。1240年被马里所灭

西非“明星”廷巴克图
加纳是中世纪三个连续出现的西非帝国的第一个。它被称为“黄金之国”。由于位于撒哈拉食盐产地与黄金产地之间的连结点上,加纳从中获得了极大的好处。
在公元10-11世纪达到了顶峰,1076年后逐渐衰落。虽如此,11年后(也有说24年后)兴起的廷巴克图仍臣属于它的统治。廷巴克图因坐落于尼日尔河河道和萨赫勒地区陆地通道的交汇处日益兴盛。
—摘编自李安山《非洲古代王国》
1324年,廷巴克图贵族以商贸特许权为代价归附了马里帝国。这一年,马里历史最著名的国王曼萨·穆萨开始了前往麦加的朝圣之行。“从廷巴克图来的马里国王”让马里世界闻名,大批商人、学者跟随穆萨返回马里,其中包括一位建筑师,这位建筑师在廷巴克图设计建造城墙、王宫和清真寺。穆萨还在廷巴克图建造了人类历史最古老的大学之一——桑科尔大学。桑海是中世纪西非第三个伟大帝国。16世纪,桑海帝国达到了鼎盛,阿斯基亚·穆罕默德大帝是桑海帝国最伟大的君主。他给所有的穆斯林城市指派了卡迪(地方行政官)。他将众多的王子、贵族吸引到廷巴克图留学,使得廷巴克图成为盛极一时的学术之都,“盐从北方来,金子从南方来,知识和学问,都得从廷巴克图来”这句流传至今西非谚语,生动描述了廷巴克图学术之盛。全盛时期,廷巴克图有十几所大学和120座图书馆,大学里不但教授古兰经,还有历史、天文甚至逻辑学。
——摘编自李安山《非洲古代王国》
一句流传甚广的西非谚语诉说着当时的文化繁荣:盐来自北方,黄金来自南方,白银源自白人的国度,但神的教诲和智慧的珍宝却只能在廷巴克图找到。
如果你还在挑选2020年的第一本书,就读《廷巴克图》吧!
面对未知而混乱的未来,《廷巴克图》将是一个鼓舞人心的提醒:“世界再黑暗,总有人不顾一切守护光明。”
在12-16世纪的加纳、马里、桑海几大文明中心中,商业、贸易一度还是相当丰盛的。当时,受撒哈拉商道贸易的影响,马里和桑海帝国的对外贸易十分活跃。……撒哈拉商道贸易曾给马里帝国和桑海帝国带来大宗收入,但就交易的产品来看,只有极少一部分农产品和手工业产品,大宗贸易都是矿产品和采集品,经营的是用土产品换取进口产品的买卖而不是地方产品的交易,因而并没有使社会结构或手工技术发生根本变革。葡萄牙进入非洲后,随着大西洋贸易的兴起,撒哈拉商道逐渐萎缩,马里、桑海一度繁荣的经济也随之衰落了。
——艾周昌《非洲黑人文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因商道而兴,因商道而落!
【问题探究】
材料一:[摩加迪沙]是一个大得没边的城镇。它的居民有很多骆驼和绵羊,他们每天要杀上百头骆驼。它的居民是有能力的商人。这座城市有无与伦比的手工制作的布匹,这些布匹以这个城市命名,被运到远至埃及和其他地区。
——伊本白图泰《伊本白图泰游记》
材料二:伊斯兰教促进苏丹(黑人之国)的文化生活,随着《古兰经》学校的建立,识字的人越来越多,学者们在廷巴克图的大学里从事高深研究,自由出入穆斯林世界的其他大学……此外,西非帝国的行政管理较为先进,其中,桑海帝国最为突出,它划分为界限明确的几个省,各省均设有总督。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东非和西非国家各自所具有的主要特点?
东非:城市国家;园艺业和环印度洋贸易发达;受伊斯兰教影响;
西非:多为内陆帝国,政治上注重扩张征服、实行中央集权;经济上发展对外贸易;文化上受伊斯兰教影响。
非洲传统文明是丰富多彩、斑驳陆离的。对于非洲传统文明的主要特点有如下两点认识:
观点1:历史上,非洲与欧亚大陆隔绝的程度十分严重。这一与世隔绝至今仍是非洲大陆发展中的一个首要而又持久的因素。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999年版)第140页
观点2:与通常的看法相反,在欧洲扩张之前的时期中,非洲绝不是与世隔绝的,自7世纪以来,外部联系和内部关系开始增多。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005年版)第313页
观点1认为非洲文明是封闭的、与世隔绝的;
观点2认为非洲文明是开放的、与外界有联系。
根据上述材料分别概括二者观点?
【合作探究】
?
撒哈拉沙漠是一大屏障、一大分隔者,而地中海相比之下却是一条连接的大道。历史上,北非人与地中海盆地周围其他诸民族的相互影响之所以超过他们与沙漠屏障以南地区诸民族的相互影响,其原因就在于此……
……沿尼罗河上游的是巨大的苏德沼泽地。这些沼泽地在历史上构成了一个可怕的障碍。而未被港湾、海湾和内海破损的、平直的海岸线,也使非洲大陆难以接近……
…………
这一地理环境还有助于说明,欧洲人侵入非洲较其侵入美洲,在时间选择上何以存在着反常的差别……在美洲被开发、被殖民化以后的几个世纪中,非洲仍是一块“黑暗的大陆”。到1865
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时,非洲还只是沿海地区和内陆几个不重要的地区为人们所知晓。甚至到1900
年时,大约还有四分之一大陆未被开发。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著,吴象婴等译《全球通史
1500
年以前的世界》
作者阐述了地理环境对非洲历史的影响,你同意他的看法吗?试说明你的理由。
问题探究
【时空定位】
印加文明
玛雅文明
阿兹特克文明
在图中适当位置添加古代美洲文明: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印加文明
二、古代美洲文明

1、美洲文明的创造者---印第安人
印第安人(Native
American),除对因纽特人(又称爱斯基摩人)外的所有美洲土著的统称,并非单指某一个民族或种族。印第安人分布于南美洲和北美洲各国。他们所说的语言有上百种,一般统称为印第安语或美洲原住民语言。印第安人独立培育出其他大陆没有的很多农作物,包括马铃薯、玉米、番茄和花生等,先后在中南美洲创造了玛雅、阿兹特克和印加三大文明。
16世纪,到美洲的欧洲殖民者大量奴役甚至屠杀印第安人。到21世纪大约有3000万印第安人,其混血后代麦士蒂索人大多为男性殖民者与当地女性的后代。而在美国,印第安人仅占全国总人口的1.2%左右。
印加文明
阿兹特克文明
玛雅文明
2、阅读课本27-28页,快速找出下列信息
区域
文明
时间
国家形态
发展表现



南美
阿兹特克文明
上层垄断,掌握军队;部落自治;浮动园地;
颇具特色的都城建设。
14C-16C
印加文明
部落联盟
众多城市国家
玛雅文明
中央集权国家
国王集权;土地国有;四大政区;人口调查;道路系统;迁移居民。
12C-16C
氏族分级;金字塔庙宇;表意文字
;复杂历法;20进位制,知道0的概念。
BC1500年
17世纪
玛雅文明
玛雅金字塔
库库尔坎金字塔高约30米,四周环绕91级台阶,加起来一共364级台阶,再加上塔顶的羽蛇神庙,共有365阶,象征了一年中的365天。每年春分和秋分两天的日落时分,北面一组台阶的边墙会在阳光照射下形成弯弯曲曲的七段等腰三角形,连同底部雕刻的蛇头,宛若一条巨蛇从塔顶向大地游动,象征着羽蛇神在春分时苏醒,爬出庙宇。每一次,这个幻像持续整整3小时22分,分秒不差。这个神秘景观被称为“光影蛇形”。
……除阶梯数目外,金字塔四面各有52个四角浮雕……象征着玛雅日历中52年为一轮回年,这些定位显然是经过精心考虑的。而金字塔旁边的天文台,更是把这种高超的几何和天文知识表现得淋漓尽致。
思考:玛雅文明为何神秘消失?
阿兹特克人的手工业和贸易也有相当程度的发展,城市生活相当发达。都城特诺奇蒂特兰面积约10平方千米,有房子60000幢,人口有20万—30万,有防波堤保护城市,有引水渠将淡水引到城市。城内有广场,有定期的集市,市场上物品齐全。
特诺奇蒂特兰复原图
阿兹特克文明
印加文明是因印加人统一中安第斯山区,建立印加帝国而得名的。印加帝国享有“美洲的罗马”之称,它以有一套完整的国家体系而闻名于世。印加国是一个奴隶制国家,奴隶主阶级包括印加王、王室贵族、高级官吏和祭司。印加没有书面语言,它们采用结绳纪事。
印加文明
印加人早在公元前4000年就开始种玉米、南瓜、菜豆,公元前3000年开始种棉花。印加人种植马铃薯的历史至少可以上溯到公元前2800年。他们还能修建梯田,用巨石砌边;同时修建复杂的水利灌溉系统,把水引入梯田。印加人还精于多种手工工艺,会用陶土制造纱锭织布,能烧制陶器,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印加人又修建了纵贯南北的沿海大道和高原大道,路宽3.54.5米,两条大道全程2000多公里,每过二三十里均建驿站。印加人通过观察月亮圆缺,编制了太阳历。印加人认识很多植物,能用草药治病,并会使用麻醉剂。他们还掌握了脑外科手术,在壁画中有剖脑治疗的画面。
——摘编自田德全主编的《世界古代史》
依据材料概括印加的文明成就有哪些?
农业发达,最早种植玉米、马铃薯等农作物,修建梯田和水利灌溉系统等;手工业发达,掌握多种手工工艺,掌握青铜冶炼技术等;修建完善的道路系统;编制太阳历;医学发达,能用草药治病,掌握了脑外科手术技术等。
文明代表
区域范围
存在时间
主要成果
玛雅文明
阿兹特克文明
印加文明
今天的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危地马拉、洪都拉斯一带
今墨西哥一带
安第斯高原
公元前2500年开始,15世纪中叶急剧衰落,16世纪上半叶毁灭。
14世纪兴起,16世纪初鼎盛
15世纪向外扩张、16世纪30年代消亡
农业、数学、玛雅文字、建筑、天文历法;金字塔式神庙;“美洲的希腊”
农业、手工商业、城市建设、医学、艺术、建筑;特诺奇蒂特兰城;“太阳金字塔”
农业、畜牧业、手工业、结绳记事、建筑;印第安文明的集大成者
古代美洲文明
比较项目
桑海帝国
印加帝国
相同
不同
思考:西非桑海帝国和印加帝国有何异同?
拥有丰富的黄金资源,外贸发达,控制着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路和黄金交易,极其富有。出口象牙和奴隶,买进马、布匹和盐。
兴建学校,鼓励文化发展
土地、矿藏和牲畜归国家所有
为征税和征兵,政府编制了详细的人口调查表。
命帝国修建了完善的道路系统,用于传递政府的令和情报,以及调动军队。
1、都是较为原始的帝国,在文明发展程度和对外交往程度上比不上东方专制帝国
2、国王都形成了对国家的有效控制。
3、都是奴隶制国家。
4、都盛极一时,成为地区最强大的国家。
5、都因外来入侵而衰落灭亡。
课堂小结
东非:阿克苏姆王国
西非:加纳、马里、桑海
南部非洲:大津巴布韦
玛雅文明
阿兹特克文明
印加文明
古代非洲文明
古代美洲文明
古代非洲、美洲人民创造了独特的文明,同亚欧文明共同展现了世界文明的多元面貌。
【问题探究】
材料一
流感不像钢刀那样寒光闪闪,但印第安人都躲不开它。天花比所有的枪炮消灭更多的印第安人。四下流行的鼠疫正在使这些地区荒芜。受鼠疫感染的人都倒地身亡:鼠疫吞食人的身躯,啮噬人的眼睛,封住人的喉管。一切都散发出腐臭的气味。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16世纪西班牙人征服时,许多珍贵的玛雅文字写本被当作“魔鬼的作品”焚毁,祭司遭受掳杀,仅有部分作品传之后世。
——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
材料三
关于秘鲁和中美洲之间的相互关系,完全可以说,人们已经承认,在从形成时期(约公元前1000年)到西班牙人入侵这段漫长的时期内,所有证明这些地区之间存在着相互影响或接触的实物或记录,都是不可靠的。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根据材料概括美洲文明衰落的原因有哪些?
⑴疾病瘟疫;殖民者的入侵;缺乏文明交往
在当今世界,文化的交流依然是促进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我国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应该主动开放,学习其他民族、其他国家先进的文化和技术,适应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