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我的“长生果” 课件(共1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7 我的“长生果” 课件(共17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7-02 08:42: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27* 我的“长生果”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的15个生字,了解多音字“差、奔”。
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悟出的道理。
3.了解作者读过哪些类型的书,学习作者的一些读书和学习方法。
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长生果”吗?















我会认
  我最早的读物是孩子们叫做“香烟人”的小画片。那是一种比火柴盒略大的硬纸片,正面印画,背面印字,是每盒香烟中的附赠物。遇到大人让小孩买烟,这美差往往被男孩抢了去,我们女孩只落了个眼羡的份儿。男孩子集得多了,就开始比赛用手刮“香烟人”,看谁刮得远。这时,我就卖力地呐喊助威,为的是最后能在赢家手里饱览那一大沓画片。这些印着“水浒”“三国”故事的小画片,是我最早见到的连环画。
  开始我看得津津有味,天长日久,就感到不过瘾了。
“美差”是指给大人买烟,可以赚得被孩子们叫作“香烟人”的小画片。
“眼羡”则突出表现了作者当时对小画片的向往与喜爱,从侧面说明了作者对读书的热爱。
“卖力”一词形象生动地表现了“我”当时的童真,写出了我”对小画片的喜爱,为了能饱览画片而卖力地呐喊,一个天真、活泼、爱书心切的小女孩形象跃然纸上。
27* 我的“长生果”
  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这个比喻,我觉得特别亲切。
  像蜂蝶飞过花丛,像泉水流经山谷,我每忆及少年时代,就禁不住涌起愉悦之情。在记忆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恰似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页,也似一阕跳跃着欢快音符的乐章。
开篇作者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书比作“长生果”,意思是书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人类文明延续的营养,充分表现了书与人类文明发展关系密切。
开篇的第一句话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在全文当中起到什么作用?
  后来,我看到几本真正的连环画。一位爱好美术的小学教师,他有几套连环画,我看得如醉如痴:《七色花》引得我浮想联翩,《血泪仇》又叫我泪落如珠。后来,哥哥的朋友们送了我几册小书:《刘胡兰小传》《卓娅和舒拉的故事》《古丽雅的道路》……只要手中一有书,我就忘了吃忘了睡。
说说你对“如梦如痴”的理解。
你还知道哪些“如…如…”格式的词语?
说明作者对读书的酷爱。
在作者的记忆当中,少年时代的读书生活是什么样的?用课文中原句回答。
  渐渐地,连环画一类的小书已不能使我满足了,我又发现了一块“绿洲”——小镇的文化站有几百册图书!我每天一放下书包就直奔那里。几个月的工夫,这个小图书馆所有的文艺书籍,我差不多都借阅了。我读得很快,囫囵吞枣,大有“不求甚解”的味道。吸引我的首先是故事,是各种人物的命运遭遇,他们的悲欢离合常常使我牵肠挂肚。
  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像我这样对阅读如饥似渴的少年,它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醉心阅读使我得到了报偿。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的作文便常常居全班之冠。阅读也大大扩展了我的想象力。在家对着一面花纹驳杂的石墙,我会呆上半天,构想种种神话传说。  
记得有一次,作文的题目是“秋天来了”。教师读了一段范文之后,当大多数同学千篇一律地开始写“秋天来了,树叶黄了,一片一片地飘到了地上”时,我心里忽然掠过了不安分的一念:大家都这样写多没意思!我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秋天,用自己的感受去写秋天。
在写作文时,将同学们和“我”的不同表现进行对比,这一对比,写出了读书带给“我”与众不同的收获。即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写出真情实感。
引用
找出文中描写秋天的排比句,并仿写一个句子。
  我把秋天比作一个穿着金色衣裙的仙女,她那轻飘的衣袖拂去了太阳的焦热,将明亮和清爽撒给大地;她用宽大的衣衫挡着风寒,却捧起沉甸甸的果实奉献人间。你们都爱秋天,爱她的天高气爽,爱她的云淡日丽,爱她的香飘四野。秋天,使农民的笑容格外灿烂。
  于是,我的作文得到了个“甲优”,教师在文中又圈又点,并将它作为范文在班上朗读。
  这小小的光荣,使我悟得一点道理: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这些领悟自然是课外读物的馈赠。
  后来,我又不满足于只看一般的故事书了,学校图书馆那丰富的图书又像磁石一样吸引着我,那些古今中外的大部头小说使我着迷,我把所有课余时间都花在借阅图书上。这时我养成了做笔记的习惯:记书中优美的词语,记描写的精彩段落。做笔记锻炼了我的记忆力,也增强了我的理解力。
这段话的第一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这是一个过渡句,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能承接上文对一般故事书的描写,又引起下文对图书馆图书阅读的描写。
这个“嵌”字为什么用得特别传神?
一个“嵌”字,将月亮与天空融为一体,给人一种宁静恬美的感觉。
  有一次命题作文写,“一件不愉快的往事”,我的情绪分外激动,觉得自己得到了一个大显身手的好机会:小时候受过的一次委屈,平常积累的那些描写苦恼心境的词语,像酵母似的发挥了作用。我从一个清冷的黄昏开始写,以月亮的美丽皎洁和周围人的嬉笑来反衬一个受委屈的小女孩的孤独和寂寞。写着写着,我禁不住眼泪汪汪。这篇充满真情实感的作文又得到了好评,被用大字誊抄出来贴在教室的墙上。可是看到老师用红笔圈出我写的月亮“像一轮玉盘嵌在蓝色的天幕中”这句话,说这个“嵌”字用得特别传神时,我脸红了。我不能心安理得地接受这个赞誉——因为这句描写和这个“特别传神”的“嵌”字,是我看了巴金先生的《家》后念念不忘的词句。
作者从童年读书、作文中悟出了哪些道理?作者通过自己成功的习作经历,告诉了我们什么样的道理?
读书中悟出的道理:要博览群书,勤做笔记、广泛积累。
写作中悟出的道理:作文首先构思要别出心裁,落笔也要有点与众不同的“鲜味”才好。
告诉我们:想要将作文写好,就要打破千篇一律的模式,学会创新,写出真情实感。
  于是,我又悟出了一点道理:作文,要写真情实感;作文练习,开始离不开借鉴和模仿,但是真正打动人心的东西,应该是自己呕心沥血的创造。
课后练习
联系实际情况,写一写你自己读书和习作的经历。
板书设计
书——人类文明的“长生果”
少年时代的读书经历
两次成功的习作经历及悟出的道理
热爱读书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