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9分)
1.今年夏天ɡān
hàn(
),因此村民们想方设法地引水来ɡuàn
ɡài(
)田地。
2.他是我们班上wéi
yī(
)一个参加这场jìnɡ
xuǎn(
)的人。
3.zhū
wèi(
)请pǐn
chánɡ(
)一下我们这儿的特色美食吧!
4.洪水渐渐bī
jìn(
),最后yān
mò(
)了这片fù
ráo(
)的土地。
二、选一选。(18分)
1.下列汉字中与动物有关的是(
)。
A.骗
B.娶
C.豹
D.绅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拜见(bài)
骨髓(suǐ)
B.吊灯(dào)
皮肤(fū)
C.官绅(shēn)
开凿(zháo)
D.娶妻(qǔ)
剂量(jǐ)
3.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茂盛
投降
赞叹
麻雀
B.胸怀
既然
募色
拨打
C.裤子
出塞
仍下
骗钱
D.媳妇
漂浮
派遣
徙弟
4.下列词语不是同一类的一组是(
)
A.文质彬彬
风度翩翩
B.浓眉大眼
慈眉善目
C.唇红齿白
虎背熊腰
D.田地荒芜
面如土色
5.《西门豹治邺》一文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下列排序正确的是(
)
①调查原因,掌握证据
②兴修水利,改变面貌
③邺县田地荒芜,人烟稀少
④严惩首犯,为民除害
A.③①④②
B.①④③②
C.④②③①
D.②③④①
6.关于复述课文,下列表述不当的一项是(
)
A.复述前多读几遍课文,熟悉课文内容。
B.可按照事情发展顺序进行复述。
C.不管是重点内容,还是其他内容,都要进行详细复述。
D.复述时要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将下列词语补充完整。(10分)
(
)(
)目秀
(
)眸皓(
)
亭亭(
)(
)
相貌(
)(
)
鹤(
)童(
)
(
)(
)精悍
(
)大(
)圆
(
)(
)凛凛
(
)(
)焕发
(
)(
)龙钟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1.《王戎不取道旁李》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王戎自幼聪慧,是“______________”之一。(2分)
2.《扁鹊治病》这个故事主要讲名医扁鹊____次想要给________治病却遭到拒绝,最后______________。故事警示人们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3.《纪昌学射》讲的是纪昌拜______为师学习射箭的故事,阐明了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2分)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3分)
虎求①百兽而食②之,得狐。狐曰:“子③无敢食我也!天帝使④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⑤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⑥,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⑦,故⑧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释】①求:寻求,寻找。②食:吃。③子:你。④使:派遣,命令。⑤逆:违抗。⑥不信:不诚实,不可靠。⑦然:正确。⑧故:所以。
1.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天帝使我长百兽
长:长官,首领。
B.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遂:于是,就。
C.兽见之皆走
皆:都。
D.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
畏:害怕。
2.下面的停顿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B.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C.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D.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3.对下面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2分)
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A.你跟随在我后面,看各种野兽见了我,有敢不逃跑的。
B.你跟随在我后面,看各种野兽见了我,没有敢逃跑的。
C.你跟随在我后面,看各种野兽见了我,有敢不逃跑的吗?
D.你跟随在我后面,看各种野兽见了我,有没有敢逃跑的?
4.从这则寓言故事中可概括出的成语是________________,常用来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列与所概括出的这个成语意思相近的词语是(
)。(4分)
A.如虎添翼
B.鸡飞狗跳
C.狗仗人势
D.狐朋狗友
5.你如何评价文中的这只狐狸?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2分)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明朝著名文学家张溥,有一个闻名八方的“七录斋”。关于这个书斋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小时候的张溥,天资并不聪明,(
)是记忆力很差,读过的书转眼就忘了。但他是个有志气、有毅力的人。他知道自己的记忆力不如别人,并没有垂头丧气,(
)努力设法克服这个缺点,心想:别人读一遍,我读十遍还不行吗?所以,每天放学后,别的小孩都出去玩了,他还在大声地背诵着课文。坚持练了一段时间后,确实进步不小,他感到很高兴。
有一天上课,老师叫他背诵课文,开始几段背得还比较流利,可一会儿就背不出来了。老师很生气,就用戒尺狠狠地打了张溥的手心,并罚他把这篇课文抄写十遍。
第二天,张溥把抄好的课文交给老师,老师又让他重新背诵,没想到全篇课文竟顺利背完了。老师非常满意。
回家的路上,张溥心想:奇怪,为什么这篇文章会背得这样熟呢?是不是昨晚抄写十遍的缘故呢?他决定用今天的作业试一试。回到家中,他先把课文通读一遍,然后就开始抄写,他一边写,一边在心里默读。当抄到第五遍时,已基本能背诵了。抄到第七遍时,他感觉到自己已全部领会了课文的意思,并能熟练地背诵了。他高兴地说:“原来真是‘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呀!”
张溥终于找到了提高自己记忆力的方法,从此(
)数九寒冬,烈日酷暑,他都坚持不懈地抄书、背书,学到了许多知识,成为很有名望的文人。为纪念他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张溥把自己的书房取名为“七录斋”。他写的大部分诗文,都收集在《七录斋集》里,一直流传至今。
1.在括号中依次填入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可能而是不论
B.尤其况且不论
C.尤其而是至于
D.尤其而是不论
2.读文中画“_______”的句子,从中可以看出小时候的张溥是一个(
)的孩子。(2分)
A.十分倔强
B.积极乐观,有志气,有毅力
C.不达目的不罢休
D.爱钻牛角尖
3.对“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因为写字的过程就是大脑学习的过程,张溥不停地抄写时,大脑也在慢慢地消化着文章的内容,所以多抄几遍就能把文章背下来。
B.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上不愿动脑筋的同学,可以采用重复抄书的方法,同样能取得好成绩。
C.学习不能单凭死记硬背,还要勤于动手。
4.张溥为什么将自己的书房取名为“七录斋”?请结合短文内容来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这篇短文后,你有什么收获?(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习作。(30分)
题目:那天,我真_________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可以填“难过、烦恼、后悔、高兴……”2.围绕题目选择一件自己亲身经历的事,把经过写具体,写清楚当时的感受。3.做到语句通顺,标点正确,书写工整。
参考答案
一、1.干旱
灌溉
2.唯一
竞选
3.诸位
品尝
4.逼近
淹没
富饶
二、1.C
2.A
3.A
4.D
5.A
6.C
三、眉
清
明
齿
玉
立
堂
堂
发
颜
短小
膀
腰
威
风
容
光
老
态
四、1.世说新语·雅量
竹林七贤
2.三
蔡桓侯
蔡桓侯病死了要善于听取别人正确的意见
3.飞卫
无论学什么技艺都要从基本功入手,勤学苦练
五、1.A
2.B
3.C
4.狐假虎威
倚仗别人的势力来欺压人
C
5.示例:①狐狸假借别人的势力获得自己的利益,太狡猾了。②狐狸擅长利用各种有利条件,为自己获得最大的利益。(从正反两方面评价都可以)
六、1.D
2.B
3.B
4.“七录斋”这个名字中的“七录”指的是把课文抄写七遍,张溥给自己的书斋取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
5.学习要讲究方法,要手脑并用,还要有顽强的意志和坚持不懈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