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3 氧气(共25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鲁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 4.3 氧气(共25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7-02 09:46: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5张PPT)
氧气的制法
学习目标
1.初步学会制取氧气的方法。
2.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
望,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学习重点:氧气的制法
学习难点:有关氧气制法的实验设计
气体的制法
实验室制法
工业制法
气体的实验室制法
药品
反应原理
收集方法
仪器装置
检验和验满
一、氧气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
过氧化氢(H2O2)和二氧化锰(MnO2)
无色溶液
黑色固体
过氧化氢、二氧化锰哪个能放出氧气?
二氧化锰起什么作用?
使过氧化氢迅速放出氧气
即二氧化锰可以改变过氧化氢的反应速率。
过氧化氢
在化学反应里能改变其它物质的化学反应速率,而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前后都没有变化的物质叫做催化剂(或叫做触媒)。
催化剂:
质量和化学性质
催化作用:
2.反应原理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所起的作用叫催化作用。
过氧化氢

+氧气
二氧化锰
H2O2
MnO2
H2O
+
O2↑
回忆:
1、氧气的溶解性如何?
氧气不易溶于水。
2、氧气的密度与空气比较,怎样呢?
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气体的收集方法与它的物理性质有关。
排水集气法。
瓶口向上排空气取气法
3.收集方法
排水集气法
瓶口向上排空气取气法
(因为氧气的密度比
空气略大)。
(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反应物的状态
反应的条件
收集方法
选择制取气体的仪器装置应考虑:
反应物的状态
反应的条件
锥型瓶
分液漏斗
(长颈漏斗)
橡皮塞
导管
发生装置
氧气的制取
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实验装置图
排水集气法
瓶口向上排
空气取气法
水槽
集气瓶
玻璃片
集气瓶
玻璃片
收集装置
收集装置:
排水集气法
瓶口向上排空气取气法
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把导管的一端浸在水中,两手紧贴容器的外壁
④收集气体
但要待气泡连续均匀后。
③装入药品。
1.连接仪器。
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3.装入药品。
4.收集气体,但要带气泡连续均匀以后。
4.检验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
5.验满的方法:
将带火星的木条接近瓶口
(二).工业制法
1.此方法叫分离液态空气法.是物理方法.原理是利用液态氮气和液态氧气的沸点不同进行分离.
2.从图中分别从组成\结构\变化\性质方面总结出一点内容:
组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结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变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气主要由氧气和氮气组成.
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
分离液态空气制取氧气是物理变化
液态氮气的沸点比液态氧气沸点低.
小结:
课堂练习
1.检验氧气的方法是


(A)用火柴去点
(B)用带火星木条伸入瓶中
(C)用带火星木条放在瓶口
(D)用天平称量
B
2.加热下列物质,能发生化学变化,且有氧气生成的是(
A

A、双氧水
B、液态空气
C、碱式碳酸铜
D、二氧化锰
3.二氧化锰在双氧水分解制取氧气的反应中,所起的作用是(

A、增加氧气的产量
B、提高氧气的纯度
C、使双氧水放出氧气的速度加快
D、干燥生成的氧气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