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字词(共9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京市2020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课件:字词(共9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7-03 15:34: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92张PPT)
字词
1.[2019·北京第1题]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3分)
  公元前119年,张骞奉汉武帝之命,率300多人的使团,带着牛羊、丝绸等物品出使西域。此后,汉朝和西域的使者开始相互往来。商人们载着汉朝的丝绸、漆器等货物,从长安(今西安)穿过河西走廊,经西域运往中亚、西亚,再转运到欧洲;又把西域的物产和奇珍异宝运到中原。这条 ① 通欧亚的陆上交通道路,就是载入史册的“丝绸之路”。后来,汉朝又开辟多条海上航线,逐渐形成了“海上丝绸之路”。二者交相辉映,共同谱写了人类交融互鉴、共同发展的历史篇章。近年来,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为 ② 续丝绸之路的辉煌历史、开创灿烂未来而贡献的卓越智慧。?
·
·
(1)依次给这段文字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1分)
A.载(zǎi) 载(zài)
B.载(zài) 载(zài)
C.载(zài) 载(zǎi)
D.载(zǎi) 载(zǎi)
[答案](1)C
[解析](1)题考查字音。“载”是个多音字,读“zǎi”时,有如下解释:①年:一年半载、三年五载、千载难逢。②刊登:登载、刊载、转载、载入史册、载于该刊第五期。读“zài”时,有如下解释:①装载:载客、载货、汽车上载满了乘客、载誉归来。②运输工具所装的东西:卸载、过载。③充满(道路):风雪载途、怨声载道。④姓。⑤又;且:载歌载舞。
(2)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汉字,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①勾  ②沿
B.①勾  ②延
C.①沟  ②沿
D.①沟  ②延
[答案](2)D
[解析](2)题考查词义辨析。沟通:多用以泛指使两方面相通连,也指疏通彼此的意见;勾通:多指暗中串通。沿续:是沿着一个固定的模式走下去;延续:多指不断地发展。
2.[2019·北京第4题]国家博物馆举办“丝绸之路国家博物馆文物精品展”。展览展出的是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珍藏的文物精品。右图是展览的宣传海报,上面有“殊方共享”四个字。一位同学查字典得知“殊方”的意思是“他乡,异域”。结合展览的内容,你认为“殊方共享”在这里的意思是? ? ? ? ? ? ? ? ??。(1分)?
[答案]丝绸之路沿线的国家共享精品文物,交流互鉴
[解析]本题考查词语含义的理解。“殊方”即为“他乡、异域”,共享即“共同享用,交流互鉴”,题目中通过博物馆文物展览体现殊方共享。
3.[2018·北京第2题]
阅读这段文字,完成(1)(2)题。(2分)
  武陵春色,圆明园四十景之一,建自康熙朝后叶,是一处摹自陶渊明《桃花源记》艺术意境的园中园。该景园林植物号称山桃万株,东南部以 ① 石为胜,可乘舟沿清溪而上,穿越桃花洞,进入“ ② ”。该景群四周环山,山外东临巨池,余皆清溪环绕。园林主体部分南北长220米,东西宽105米,占地2.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
·
(1)给加点的字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做出判断,
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1分)
A.摹(mú) “巨”字的笔顺是:
B.摹(mú) “巨”字的笔顺是:
C.摹(mó) “巨”字的笔顺是:
D.摹(mó) “巨”字的笔顺是:
(2)结合语境,在这段文字横线处填入的汉字和
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1分)
A.①叠 ②世外桃源
B.①迭 ②洞天胜境
C.①迭 ②世外桃源
D.①叠 ②洞天胜境
[答案]
(1)D (2)A
[解析]本题考查对汉字书写笔顺和汉字字音、字形,词语的理解。“摹”只有一个读音“mó”,“巨”字笔画顺序:横、横折、横、竖折。“迭”指交换,轮流;屡次,连着。“叠”指重复,累积。所以第①个空选“叠”。根据“清溪”“桃花”,第②个空选“世外桃源”。
4.[2017·北京第11题节选]下列三则材料中两个加点字的注音和在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1)2016年,世界风能协会发布全球风电发展报告,用详细数据阐说了近年来风电在全球的显著增长情况。
(2)光热转换是指将太阳辐射能 ① (收集 收敛)起来,直接或间接转化成热能加以利用,生活中使用最多的是太阳能热水器。?
(3)我国位于亚洲的东部,濒临太平洋,海岸线长且港湾交错, ② (蕴含 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潮汐能源。?
·
·
A.阐说(chǎn) 濒临(pín) ①收集 ②蕴含
B.阐说(chǎn) 濒临(bīn) ①收集 ②蕴藏
C.阐说(shàn) 濒临(bīn) ①收敛 ②蕴含
D.阐说(shàn) 濒临(pín) ①收敛 ②蕴藏
[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和词语运用。本题通过“阐说”和“濒临”可以确定正确答案。“阐”读chǎn,“濒”读bīn。词语运用考查了近义词“收集”和“收敛”、“蕴含”和“蕴藏”的区别。解答本题,先要知晓这两组词语的意思。收集,是使聚集在一起。收敛,指减轻放纵的程度;减弱或消失。蕴含,包含在内。蕴藏,蓄积而未显露或未发掘。
·
·
·
·
·
·
·
·
5.[2016·北京第5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4分)
  生肖也叫属相,是代表十二地支而用来记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十二属相之说在东汉时已有记载。在十二属相中,猴位列第九,即“申猴”。由于“猴”与“侯”同音,人们就通过创作一只猴子骑在马背上的吉祥画、玉雕、木刻、剪纸等艺术作品寓意“马上封侯”。猴子的形象也常出现在文学作品
里,童话里有“猴子捞月”,寓言里有“朝三暮四”,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原本就是一只石猴。有关猴的成语也不少,如“猴年马
月”“沐猴而冠”。可见,“猴”在我国文化领域留下了诸多痕迹。
·
·
(1)
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生肖(xiāo)  记载(zǎi)
B.生肖(xiào)  记载(zǎi)
C.生肖(xiāo)  记载(zài)
D.生肖(xiào)  记载(zài)
[答案]
(1)
B 
[解析]本题对多音字进行考查,按照意思判断字音即可。
·
·
·
·
·
·
·
·
(2)对文中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与”字的笔顺是:
  
“出”字的笔顺是:
B.“与”字的笔顺是:
  
“出”字的笔顺是:
C.“与”字的笔顺是:
  
“出”字的笔顺是:
D.“与”字的笔顺是:
  
“出”字的笔顺是:
[答案]
(2)C 
[解析]本题对笔顺进行考查,遵从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的原则即可。
6.[2016·北京第4题改编]
为响应校团委“新春致敬子弟兵”的倡议,有位同学给边防战士写了一封慰问信。下面是信中的一段文字,其中字、词各有一处错误,请你找出来。(2分)
  新春佳节,万家团圆,你们却依然艰守在祖国最北端的边防线上。那里风雨交加,天气恶劣,但你们舍小家为大家,克服重重困难,为我们站岗巡逻。
  字:      词:    ?
[答案]艰 风雨交加
[解析]本题对易混字、易混词进行考查,综合度较高。“坚守”的意思是坚决守卫,故用“坚”。根据“新春佳节”和“最北端的边防线上”可知应为“风雪交加”。
7.[2016·北京第14题改编]
在下面材料的①②两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在京剧发展的历程中,产生过许多优秀的演员。早期有“老生三杰”程长庚、余三胜、张二奎;光绪年间,有被称为“伶界大王”的谭鑫培;之后,又有“武生泰斗”杨小楼,“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等等,可谓 ① 。在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中,他们不断创新,在表演、音乐、剧本等诸多方面均大胆变革,将京剧推向新的高度。二十世纪初,京剧进入繁荣期,出现了 ② 的繁盛局面。?
A.人才云集  百家争鸣
B.人才云集  流派纷呈
C.名家辈出  百家争鸣
D.名家辈出  流派纷呈
[答案]
D 
[解析]这道题的难度并不大,首先要知道这四个词的本义,再结合横线处的上下文内容进行选择。这四个词的本义分别为:“名家辈出”形容有才能的人不断地大量涌现。“人才云集”的含义是专业高级人才聚集到了一起或博学多才的人像云一样聚集在一起。“百家争鸣”含义是各种学术流派的自由争论,相互批评。也指不同意见的争论。“流派纷呈”的含义则是流派很多,纷纷呈现。①处上文列举了戏剧名家,所以可用“名家辈出”。②处强调的是流派繁多,纷纷呈现,所以此处应选择“流派纷呈”。
8.[2015·北京第2(1)题]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中国抗日战争从1931年开始到1945年结束,经历了14年艰难曲折的历程,是中国近代以来抗击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国人民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反侵略战争的历史丰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抗击日军最多、付出代价最大,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抗日战争不仅关乎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而且关系到人类社会的前途和命运,值得铭记,并永载史册。
·
A.曲折(qū) “华”字的笔顺是:
B.曲折(qǔ) “华”字的笔顺是:
C.曲折(qū) “华”字的笔顺是:
D.曲折(qǔ) “华”字的笔顺是:
[答案]
A 
[解析]“曲”有两个读音,义项与歌曲有关时读三声qǔ,其余都读一声qū。“华”注意第三、四笔的笔顺为:撇,竖弯钩。
·
·
·
·
9.[2015·北京第15题改编]
在下面两句话的括号内分别选择词语填入横线处,①处应填   ,②处应填    。(2分)?
  东线、中线一期工程已分别于2013年和2014年通水,以南方充盈之水  ①  (滋润 滋养)北方干渴大地的梦想已经实现。?
  南水北调工程通水后,北京将逐步关闭大部分自备井,通过天然和人工  ②  (回填 回补),有效遏制地下水位的大幅下降。?
[答案]
①滋润 ②回补
[解析]滋养:①养育;培养。如滋养身体。②养分;养料。如丰富的滋养。滋润:①湿润,不干燥。如滋润的土地。②浸润;使湿润。如雨露滋润禾苗壮。滋养,一般做拟人的修辞,所以选滋润。回填,一般用于土石方,填埋;回补,一般用于液体方面,补充水体,所以选回补。
【考情总结】
(1)北京中考对汉字的考查近五年涉及字音、字形和笔顺(汉字结构)的考查,分值一般为2~4分。
(2)近几年北京考试说明特别指出“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考查形式多为语言环境下对汉字字音、字形等知识的综合考查。对汉字字音的考查,明确规定考查范围为3500个常用字,5年5考,多涉及多音字、形近字和易读错字。对汉字字
形的考查,5年2考,分别在2018年和2016年做了考查。对汉字笔顺的考查5年4
考,2015-2018年均有考查。
(3)北京中考对词语的考查,包含成语与俗语、关联词的考查。近五年多侧重于词语在语境下的含义(2019年)、近义词辨析(2018、2017、2016、2015),2015年还出现了三十六计中的词语和修辞(比喻)的综合考查,以及关联词语(既……又……)的运用。
内容见Word版资源:
专题01
字词
考点一 字音字形
一、汉字笔顺规范
笔画、笔顺
汉字规则
例字
笔画序列
基本规则
 先横后竖

 先撇后捺

 从上到下

 从左到右

考点二 笔顺笔画
汉字规则
例字
笔画序列
基本规则
 先外后里

 先外后里再封口

 先中间后两边

补充规则
带点的字
点在正上及左上先写点

点在右上后写点

点在里面后写点

(续表)
汉字规则
例字
笔画序列
补充规则
两面包围
结构的字
 右上包围结构,先外后里

 左上包围结构,先外后里

 左下包围结构,先里后外

三面包围
结构的字
 缺口朝上的,先里后外

 缺口朝下的,先外后里

 缺口朝右的,先里后外

(续表)
二、笔顺笔画易错字汇总
一、北京中考常考易混二字词语辨析
1.安适/安详
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我们时常可以看到老人们三五成群地凑在一起晒太阳、搓麻将、下棋,阳光洒在他们布满皱纹的脸上,看上去是那样从容而    。?
安适——强调环境舒适。
安详——多用来形容人的面容、举止。
考点三 词语与俗语
安详
2.包含/包涵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汉族、壮族、满族、苗族、彝族等56个民族。?
包含——指里边含有。
包涵——客套话,指请人原谅。
3.迸射/迸发/迸溅
把不满表达成上进,把委屈升华为不屈,把失意改写成冷峻。从一时的压抑中酝酿出一生的执着,从一时的失意中    出一生的激情。?
迸射——强调射出的强烈。
迸发——主要强调发出的突然。
迸溅——主要用来指流体物质。
包含
迸发
4.保障/保证
社会危害性通过发挥其在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和刑法解释上的功能,具有
    人权的作用。?
保障——强调保护生命、财产、权力等,使其不受侵犯和破坏;或作名词,指起保障作用的事物。
保证——指担保,确保既定的要求和标准不打折扣。
5.必须/必需
老师教育我们,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并做好,如果做不到,    要学会拒绝。?
必须——副词,表示事理上和情理上的必要,有强调的语气。
必需——动词,指一定要有的,不可缺少的。
保障
必须
6.变换/变幻
纵观全球,政治风云    莫测。?
变换——事物的形式(内容)换成另一种,能带宾语。
变幻——事物的形式(内容)不规则或奇异地变化,不能带宾语。
7.处事/处世
他    十分冷静,好几次都帮我们渡过了难关。?
处事——处理事务。
处世——在社会上活动,与人相处交往。
变幻
处事
8.沉浸/沉湎
新年联欢晚会上,同学们载歌载舞,大家都    在欢快、热闹的氛围中。?
沉浸——多比喻人处在某种气氛或思想活动中。
沉湎——沉溺,表示不能自拔。比“沉浸”的程度深。
9.承载/承担
传统书信    了太多的文化内涵,一封信,就是一份沉甸甸的敬意。?
承载——承受,装载;也可作“继承”来讲。
承担——担负,担当。
沉浸
承载
10.筹备/筹办
为开展新年联欢晚会,各项    工作都在有序地进行着。?
筹备——为办某事,事先进行筹划准备,侧重“准备”。
筹办——筹划、办理的意思,近期要做的事,侧重“办理”。
11.传递/传承
这场爱心接力赛,    着人间最朴实的爱与真情。?
传递——侧重“递送”,主要指物质形式的东西。
传承——主要指非物质形式的东西。
筹备
传递
12.怅恨/怅惘
站在人生的岔路口,我感到    ,不知该选择怎样的路才能通往成功。?
怅恨——侧重“怨恨”。
怅惘——侧重“迷惘”。
13.崇尚/崇拜/崇敬
中华民族是    和平的民族,我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维护世界和平。?
崇尚——一般指抽象的“正义”“道义”等。
崇拜——因尊崇而拜服,甚至陷入迷信。
崇敬——推崇尊敬,一般形容对人、事的敬仰。
怅惘
崇尚
14.篡改/窜改
任何歪曲事实,    历史的行为都会让人感到义愤填膺。?
篡改——用作伪的手段对经典、理论、政策等进行改动或曲解。
窜改——改动(成语、文件、古书等)。
15.度过/渡过
为了顺利    经济危机,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度过——通常用于时间方面。
渡过——通常用于通过江河、湖海或通过困难、难关、危机等。
篡改
渡过
16.遏止/遏制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终于    了这场经济危机。?
遏止——运用压力使之停止,语意上比“遏制”重,常用于猛力阻止事物的发展。侧重“止”,已经阻止,指结果。
遏制——用力限制、控制,常跟情绪配合。侧重“制”,去阻止,指阻止的过程。
17.反应/反映
不管何时何地,群众    的问题都是值得重视的。?
反应——指机体受到体内或体外的刺激而引起的相应活动,或由某事所引起的意见、态度或行动;大多用作名词,也可作动词。
反映——把客观事物的实质表现出来;把客观情况报告给上级。两种含义都作动词。“反映”的另一种用法是作名词,指对人或事的批评性意见。
遏止
反映
18.分辨/分辩
大雾弥漫,出门连方向都    不清了。?
分辨——区分,辨别差别。
分辩——解释清楚理由。
19.丰厚/丰盛
经过不断实践,他在教育行业积累了    的经验。?
丰厚——多而厚实;丰富,多。
丰盛——丰富(指物质方面)。
分辨
丰厚
20.浮躁/烦躁
心情     的时候,听音乐是不错的选择,可以听一些纯音乐,或者音律比较缓和的音乐。?
浮躁——强调急躁,不沉稳。
烦躁——指心中烦闷不安,急躁易怒,甚则手足动作及行为举止躁动不安的表现。
21.干预/干涉
家长应该给学生选择个人兴趣的自由,不应过多    。?
干预——过问别人的事。
干涉——过问或制止。多指强硬制止不该管的事。
烦躁
干涉
22.过度/过渡
她因    劳累而病倒了。?
过度——形容词,指超过适当的限度。
过渡——动词,指事物由一个阶段逐渐转入另一个阶段。
23.功夫/工夫
他三天    就学会了游泳。?
功夫——本领,造诣。
工夫——占用的时间;空闲时间。
过度
工夫
24.汇合/会合
人民的意志    起来,就是一股巨大的力量。?
汇合——指抽象事物(意志、力量等)汇聚在一起。
会合——侧重人的相会聚拢。
25.荒谬/荒诞
贾平凹在新作《老生》中,融入了对《山海经》的解读,把现实与    、神话与革命联系在一起写,产生的效果令人忍俊不禁,又不禁哑然。?
荒谬——指做法不合情理。
荒诞——强调虚妄,不真实。
汇合
荒诞
26.截止/截至
报名工作已于昨天    。?
截止——到一定时期停止,不再进行了。强调“停止”,一般用于时间词语之后。
截至——截止到某个日期,可能还要延续下去。强调“时间”,后面须带时间词语作宾语。
27.界限/界线
这种事情,你必须和他划清    。?
界限——指不同事物的分界,意义较抽象。
界线——指两个地区分界的线,意义较具体。
截止
界限
28.精致/精湛
人们纷纷赞叹这件石雕    的工艺。?
精致——指工艺品、艺术品等精巧细致。
精湛——主要指做工、技术等的精良。
29.角斗/角逐
三位候选人正在    总统这个职位。?
角斗——侧重双方身体的接触。
角逐——侧重双方在局势上的较量。
精湛
角逐
30.考查/考察
这次测验主要为了    学生的应变能力。?
考查——对象多为人的活动,如学习、工作、业务、活动、言论、成绩等。
考察——实地观察、调查,细致深刻地观察;“考察”的对象多是重大的客观事物,也可指干部、领导者、工作人员等。
31.窥探/窥伺
这些“穿越”而来的民间陪葬器物,让人    到两千年前先民的生活状态。?
窥探——侧重查看实际情况。
窥伺——重点强调等待时机。
考查
窥探
32.留传/流传
雷锋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到处    ,影响深远。?
留传——遗留下来传给后代,大多指物。
流传——传下来或传播开,大多指事或作品。
33.敏锐/敏捷
猴子的动作十分    ,一会儿就爬到树上去了。?
敏锐——侧重形容人或动物的反应。
敏捷——侧重形容动作灵敏。
流传
敏捷
34.牟取/谋取
避免企业    暴利,政府必须对燃气价格实行管制。
谋取——?为正当、非法的手段取得,贬义词。
牟取——用不设法取得,中性词。
35.内涵/内含
他的父母都是教师,受父母的影响,他是个很有    的人。?
内涵——指概念的内容,又指人的内在涵养,名词。
内含——指内部含有。
牟取
内涵
36.品味/品位
不经历风雨,怎么能    到成功的喜悦??
品味——作动词,指品尝;作名词,指物品的品质和风味、格调趣味。
品位——名词,人或事物的品质、水平。
37.启示/启事
地下森林——我们古老的地球生命新崛起的骄子,谢谢你的    。?
启示——指启发,使人有所领悟,动词。
启事——指为了声明某事而登在报刊或贴在墙壁上的文字,名词。
品味
启示
38.启用/起用
这个工厂自去年年底    了许多下岗的老技术员。?
启用——开始使用。
起用——重新任用。
39.审视/审查
对成功者而言,客观地    自己很重要。?
审视——仔细察看,重点是看。
审查——检查、调查、分析核对有关情况,重点是调查、核实。
起用
审视
40.煽动/鼓动
法制观念不强的人,很容易在坏人的    下干违法乱纪的事。?
煽动——指鼓动别人去做坏事,含贬义。
鼓动——用语言、文字激发人们的情绪,使其行动起来。
41.耸立/伫立/屹立
中国像巨人一样    在世界的东方。?
耸立——强调空间高。
伫立——强调时间长。
屹立——高耸挺立,比喻坚定不动摇。
煽动
屹立
42.停止/停滞
科学的发展永远不会    不前,近几年的科研成果足以令人惊叹。?
停止——表示不再前进的意思,行为动作终止。
停滞——因受阻碍而处于原来的状况下不能继续发展前进。
43.推卸/推谢
我们做事要敢于承担,不能    责任。?
推卸——不肯承担责任、义务等。
推谢——借故推辞邀请、荣誉等。
停滞
推卸
44.消失/消逝/消释
陌生人的援助瞬间    了她内心的恐慌。?
消失——逐渐减少以至没有,不存在了。
消逝——指失去、失掉或离开,未必不存在;常用于时间、声音等。
消释——多用于疑虑、痛苦等消除。
45.熏陶/陶冶
在父母的    下,她从小就喜欢音乐。?
熏陶——长期接触的人或事物对人的生活习惯、思想行为、品行学问等逐渐产生某种影响(多指好的)。
陶冶——烧制瓷器和冶炼金属,比喻给人的思想、性格以有益的影响。
消释
熏陶
46.形式/形势
我们做事要脚踏实地,不能搞    主义。?
形式——指事物的形态、结构等。
形势——指事物发展的状况。
47.制订/制定
    法律法令,就是为了制止有的人做事时横行霸道。?
制订——创制拟定,侧重“订”,用于一般的具体事项。
制定——定出法律、政策等,侧重“定”,用于有关全局的重大问题。
形式
制定
48.珍藏/珍爱
祖母留下的那个手镯,她    了很多年。?
珍藏——侧重“珍视、保藏”,其对象多为有价值、有纪念意义的具体事物,也可以是感情等抽象事物。
珍爱——侧重“保护、爱惜”。
49.整顿/整治
为了净化整个音像市场,扫黄打黑领导小组最近    了一批音像批发集散地。?
整顿——使紊乱变为整齐,不健全的健全起来。
整治——侧重对不法之人的惩治。
珍藏
整顿
50.终止/中止
由于某些原因,他们决定    合同。?
终止——结束,停止。
中止——中途停止。
51.震撼/震动
秦始皇陵兵马俑阵容庞大,    人心,用何种语言赞美也不为过,不愧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震撼——指由于受到外物冲击而内心震动。
震动——主要指重大的事情、消息等使人内心不平静。
终止
震撼
52.逐步/逐渐
她正在    成长为一名优秀的钢琴家。?
逐步——一步一步地,有明显的阶段性,多指有计划地努力。
逐渐——渐渐,只用于事物的变化,且变化不具备明显的步骤。
53.调节/调解
那年月,时常有打群架的,但是总会有朋友出头给双方     。?
调节——从数量上或程度上调整,使适合要求。
调解——劝说双方消除纠纷。
逐步
调解
54.推脱/推托
出了差错,要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要老是埋怨别人,     责任。?
推脱——推卸、推辞,不愿意承担任务、责任等。
推托——指借故拒绝。
55.徜徉/徘徊
某市房价     在历史最高点附近,新楼盘被一抢而空是常态。?
徜徉——多用于表示安闲自在地步行。如:徜徉花海。
徘徊——比喻犹豫不决或比喻事物在某个范围内来回浮动、起伏。
推脱
徘徊
二、北京中考常考易混四字词语辨析
1.随机应变/见风使舵
变色龙的颜色能够随着环境的颜色而改变,奥楚蔑洛夫就像变色龙一样
    ,随着对狗主人判断的不断变化,他的态度也在不断变化着。?
随机应变——侧重在灵活机动,褒义词。
见风使舵——侧重在投机取巧,贬义词。
见风使舵
2.口若悬河/滔滔不绝
很多人羡慕他的    ,但他的丈人却为此瞧不起他,他为此十分苦恼。?
口若悬河——形容能说会辩,口才很好,口齿伶俐。
滔滔不绝——形容像流水一样连续不断。多比喻人说话连续不断,十分健谈。
3.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五年的话剧舞台生涯为她打下了坚实的表演基础,她扮演的老太婆,言语、动作无不    。?
惟妙惟肖——指描写或模仿得美妙逼真。
栩栩如生——强调描述对象不是有生命的,多用于雕塑、画像之类。
口若悬河
惟妙惟肖
4.深思熟虑/处心积虑
不管日方如何  
  地宣传自己的右翼立场,都无法改变钓鱼岛是中国固有的领土这个事实。?
深思熟虑——形容反复深入地思考,褒义。
处心积虑——形容长期谋划要干某件事,贬义。
处心积虑
5.荡然无存/付之东流/销声匿迹
一场暴雨过后,田地里的菜苗全部被水冲走了,妈妈的辛苦又 
   了。?
由于人类活动范围不断扩大,动物的生存环境显得更加艰苦卓绝,大量的珍稀物种都已   
 ,幸存下来的动物,也只能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荡然无存——是指原来有的东西完全失去。
付之东流——强调希望落空,成果丧失,前功尽弃,好像随着流水冲走了一样。
销声匿迹——形容隐藏起来不出声不露面。
付之东流
销声匿迹
6.各执一词/各抒己见
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也是孩子成长的终身老师。如何维持老师身份的新鲜感,大家 
   ,互不相让,这使得年轻的父母们无所适从。?
各执一词——指各人坚持各人的说法,意见不一致,但都有明确的观点或态度。
各抒己见——指各人充分表达自己的意见。
各执一词
7.耸人听闻/骇人听闻
天灾人祸已然让人痛心,而随后一些不良媒体或别有用心之人制造出
 
   的谣言,更是让人愤怒。?
耸人听闻——指故意夸大事实或做过于激动的表情,使人听到或看到感到震惊。
骇人听闻——形容事实使人听了非常震惊、害怕,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耸人听闻
8.畏缩不前/犹豫不决
青年人在困难面前不应该  
  ,而应该勇猛前进。?
畏缩不前——指畏惧退缩,不敢前进。
犹豫不决——迟迟疑疑下不了决心。
9.身临其境/设身处地
只要你能  
  为我想一想,就会同情我的处境,不会这样指责我了。?
身临其境——一般指听课时、看书时等,好像亲身经历过一样。
设身处地——指站在别人的处境替别人着想。
畏缩不前
设身处地
10.坚不可摧/无坚不摧
在地震灾难面前,基层党组织就是一个  
  的战斗堡垒,他们行动迅速,组织有力,帮助群众有序疏散,及时救治伤员,成为灾区百姓的主心骨。?
坚不可摧——非常坚固,摧毁不了。
无坚不摧——没有任何坚固的东西不能摧毁,形容力量强大。
11.鱼龙混杂/鱼目混珠
当今社会,   
 ,总有那么一些不知敬畏为何物的人,他们不敬生命,不敬自然,不敬道德,不敬传统,不敬历史,不敬民意,不敬信仰,完了还振振有词:“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鱼龙混杂——比喻坏人和好人混在一起。
鱼目混珠——比喻拿假的东西冒充真的东西。
坚不可摧
鱼龙混杂
12.不谋而合/不约而同
我们多么希望看到这样的一幅图景:一位老人跌倒,周围众多的路人
   
 去搀扶、去问候;一个小偷行窃,车内无数的乘客毫不犹豫地去呵斥、去阻止。?
不谋而合——强调的是策划和计划。
不约而同——是指动作。
13.不翼而飞/不胫而走
中考改革的消息  
  ,大家都很关心这项和自己密切相关的政策。?
不翼而飞——比喻物品忽然丢失,也比喻事情传播得很迅速。
不胫而走——比喻事物无需推行,就已迅速地传播开去。
不约而同
不胫而走
14.另眼相看/刮目相看
她的领导能力实在太杰出了,难怪总经理一直对她   
 。?
另眼相看——用另一种眼光看待。指看待某个人不同一般,也指不被重视的人得到重视。
刮目相看——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15.不可理喻/不可思议
古埃及人用什么方法建筑起金字塔,至今仍让人  
  。?
不可理喻——没法跟他讲道理。形容蛮横或固执。
不可思议——原有神秘奥妙的意思。现多指无法想象,难以理解。
另眼相看
不可思议
16.不以为意/不以为然
老师批评了他,他还一副 
   的样子,明显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对事抱轻视态度。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17.不名一钱/不值一钱
依靠不法手段赚来的财富,在我看来 
   。?
不名一钱——名,占有。没有一文钱。形容穷困到了极点。
不值一钱——连一文钱也不值,形容没有一点价值。
不以为然
不值一钱
18.拈轻怕重/避重就轻
不少人对工作不负责任, 
   ,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拈轻怕重——指接受工作时挑拣轻松的,害怕繁重的。
避重就轻——避开重要的而拣次要的来承担,也指回避主要的问题,只谈无关重要的方面。
19.不求甚解/浅尝辄止
从此以后,以这种  
  的方式,我学会了拼写“别针”(pin)、“杯子”(cup)以及“坐”(sit)、“站”(stand)、“行”(walk)这些词。?
不求甚解——原意是读书只领会要旨,不过于在字句上花工夫。现在多指读书学习只求懂得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浅尝辄止——指对知识、问题等不做深入研究。
拈轻怕重
不求甚解
20.怪诞不经/荒谬绝伦
有些外行人批评研究动物行为的科学家实验的方法   
 。?
怪诞不经——离奇古怪,不合常理。诞,荒唐、离奇。不经,不正常。
荒谬绝伦——没有比这更荒唐不合情理的了。表示荒唐到没有可以与之相比的程度。
21.深恶痛绝/痛心疾首
青年人写信,写得太草率,鲁迅先生是  
  之的。?
深恶痛绝——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痛心疾首——形容痛恨(痛心遗憾)到极点,悲伤到极点。
怪诞不经
深恶痛绝
22.屏息凝神/全神贯注
这时舷窗已经烧得黑乎乎的,我坐在里面,怀抱着操作盒,  
  地等待着配合程序:到哪里该做什么,该发什么指令,判断和操作都必须准确无误。?
屏息凝神——暂时抑止呼吸,聚集精神,形容高度集中注意力。
全神贯注——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
23.油光可鉴/锃光瓦亮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  
  ,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
油光可鉴——形容非常光亮润泽。
锃光瓦亮——指光芒四射,十分明亮。
屏息凝神
油光可鉴
24.毋庸置疑/无可置疑
对此,屠格涅夫和高尔基等上百个人都做过  
  的描述。?
无可置疑——没有什么可被怀疑。
毋庸置疑——不必怀疑。
25.别具匠心/别具一格
大致说来,那些门和窗尽量工细而决不庸俗,即使简朴而  
  。?
别具匠心——指技巧和艺术方面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的构思。
别具一格——别:另外。另有一种独特的风格。
无可置疑
别具匠心
26.量体裁衣/因地制宜
设计者和匠师们 
   ,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不同。?
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措施。因,依照、根据;宜,适当、适宜。
量体裁衣——意为按照身材尺寸裁剪衣服。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办事。
27.强词夺理/胡搅蛮缠
名人  
  ,叫做雄辩,凡人就是狡辩了。?
强词夺理——本来没有理,硬说成有理。
胡搅蛮缠——不讲道理,纠缠不放。
因地制宜
强词夺理
28.不可设想/不堪设想
比尔·盖茨曾经讲过:“让一个60岁的老者来领导微软公司,这是一件
   
 的事情。”?
不可设想——不可以想象。
不堪设想——事情的结果不能想象,指会发展到很坏很危险的地步。
不可设想
29.振聋发聩/震耳欲聋
我在雾中想寻找想象中的飞瀑,但水浸沟岸,雾罩乱石,除了扑面而来的水汽,
    
的涛声,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只有一个可怕的警觉:仿佛突然就要出现一个洪峰将我们吞没。?
震耳欲聋——耳朵都快要震聋了,形容声音很大。
振聋发聩——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麻木的人,使他们清醒过来。
30.自吹自擂/自卖自夸
有教养的人必定从心里愿意尊重别人,待人处世绝不会  
  。?
自吹自擂——自己吹喇叭,自己打鼓,比喻自我吹嘘。
自卖自夸——自己卖什么就夸什么好,泛指自我吹嘘。
震耳欲聋
自吹自擂
31.自暴自弃/安于现状
慧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我们岂可以 
   呀!?
自暴自弃——意思是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
安于现状——对目前的情况习惯了,不愿改变。
32.根深蒂固/坚不可摧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 
  。
根深蒂固——比喻基础牢固不易动摇。
坚不可摧——非常坚固,摧毁不了。
自暴自弃
根深蒂固
33.掩人耳目/自欺欺人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  
  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
自欺欺人——自己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掩人耳目——遮掩别人的耳朵和眼睛。比喻用假象迷惑人,欺骗人。
34.夸大其词/哗众取宠
他其实只会做几首谈情说爱的山歌,时而说些  
  的大话罢了,并没有什么大本领。?
夸大其词——把事情说得超过原有的程度。
哗众取宠——用言论行动迎合众人,以博得好感或拥护。
自欺欺人
哗众取宠
35.哆哆嗦嗦/战战兢兢
  
  跨上角框,首领吼一声:“往下看不得,命在天上!”?
哆哆嗦嗦——形容因受外界刺激而身体不由自主地颤动。
战战兢兢——形容非常害怕而微微发抖的样子,也形容小心谨慎的样子。
36.不屑一顾/不屑置辩
旁人便又问道:“孔乙己,你当真认识字么?”孔乙己看着问他的人,显出
  
  的神气。?
不屑置辩——认为不值得分辩。
不屑一顾——认为不值得一看。
战战兢兢
不屑置辩
37.千钧之力/千钧负重
那索似有  
  ,扯住两岸石壁,谁也动弹不得,仿佛再有锱铢之力加在上面,不是山倾,就是索崩。?
千钧之力——三十斤为一钧,千钧系三万斤,常用来形容力量之大。
千钧重负——比喻很沉重的负担,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责任。
38.浮光掠影/走马观花
过去见一位作者出外写生,两个礼拜就画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  
  ,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
走马观花——比喻粗略地观察事物。强调过程。
浮光掠影——比喻印象不深刻,好像水面的光和掠过的影子一样,一晃就消逝。强调结果。
千钧之力
浮光掠影
39.手不释卷/开卷有益
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  
  。?
手不释卷——书本不离手。形容勤奋好学。
开卷有益——意为读书总会有收益。
40.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走进展览馆,我们立即被  
  的纺织品吸引住了。?
姹紫嫣红——形容各种花朵娇艳美丽。
花团锦簇——锦,有文彩的丝织品;簇,丛集、聚集。形容五彩缤纷,十分华丽的景象。也形容文章辞藻华丽。
开卷有益
花团锦簇
41.杳无音讯/无影无踪
一时间,漫天的大雾把什么都遮没了,远处的电线杆也躲得  
  。?
杳无音讯——意思是没有一点消息,形容信息断绝,了解不到对方的情况。
无影无踪——形容完全消失,不知去向。
无影无踪
中考常见关联词语
转折关系
虽然……但是……/尽管……还是……/……然而……/虽然……却……
假设关系
如果……就……/要是……那么……/即使……也……/要是……就……
并列关系
一边……一边……/既……又……/一面……一面……/有……有……
递进关系
不但……而且……/不仅……还……/不但不……反而……
考点四 关联词
中考常见关联词语
选择关系
是……还是……/要么……要么……/或者……或者……/与其……不如……
因果关系
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由于……因此……/既然……就……
条件关系
只要……就……/只有……才……/无论……都……/除非……否则……
承接关系
一……就……/首先……然后……/……于是……/……才……
1.一个民族和一个时代的质量,往往取决于这个民族和这个时代的审美愿望、审美能力和审美水平。    因为穷,我们就在心理上剔除了美,它的后果无非两个:一是对美的麻木,二是对美的误判。(即使  如果)?
|针对训练|
如果
2.填入下列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读书人的高贵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    的。有些人,就造物主创造的毛坯而言,    是没有魅力的,    是有缺陷、不完美的。然而,读书生涯使他们由内到外获得了新生。    还是从前的身材与面孔,却有了一种比身材、面孔高贵得多的叫“气质”的东西。?
A.造就 也许 甚至 当然
B.养就 也许 甚至 虽然
C.养就 因为 所以 即使
D.造就 因为 所以 虽然
[答案]
B 
[解析]“养就”是培植成功的意思,“造就”是培养使有成就的意思。而人的气质是靠阅读培植成功的。故第一空应填“养就”。第二句是表示猜测关系,第三句“不完美”是在“没有魅力”的基础上,程度又加深了些。第四句是表示转折关系。
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关联词语,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当你还是一棵幼苗的时候,别人不容易在远处看到你。    他们从你身边走过,    站在你身边,也可能对你视而不见,    你还不引人注目。而    你长成一株大树,哪怕在很远的地方,别人也会看到你,并且欣赏你。?
A.虽然 甚至 因为 如果
B.虽然 或者 除非 只有
C.即使 或者 除非 只有
D.即使 甚至 因为 如果
D
4.依次填入横线中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是
(  )
       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    不能朗照;    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
A.尽管  但   所以
B.虽然  所以  但
C.尽管  所以  但
D.虽然  但   所以
B
5.依次填入横线中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是
(  )
  一个民族,    丧失了艰苦奋斗的精神,    它暂时也可能很富
有,    是一个没有前途和希望的民族。?
A.只有 即使 也
B.由于 所以 还
C.除非 虽然 终究
D.如果 尽管 却
D
6.依次填入横线中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  )
  运动,自有其力量之美。而静,则是一种精神之美、觉悟之美、灵动之美。静,    自然之美的精彩呈现,    内心修为的    展示。平心静气、心无旁骛,方能专注于    本质、解析机理,从而抽丝剥茧,让问题迎刃而解。?
A.不是  而是 幽雅 探寻
B.不单是 更是 幽雅 探究
C.不单是 更是 优雅 探究
D.不是  而是 优雅 探寻
[答案]
C 
[解析]语段谈“静”,前两空从自然层面说到精神层面,是典型的递进关系,用“不单是……更是”,不能用表选择关系的“不是……而是”。同音近义词“幽雅”与“优雅”的区别,前者形容环境,后者形容人,第三空形容人的内心,用“优雅”。近义词“探寻”与“探究”的区别在不同的语素“寻”与“究”,前者有“找”的意思,后者有“钻研”的意思。从句意来看,“本质”需要“钻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