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0张PPT)
书法鉴赏
1.
[2019·北京第6(1)题]西安是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碑林是中国书法的宝库。下面是一位同学收集的四幅西安碑林书法图片。对这四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
·
·
A.《皇甫诞碑》的字体属于楷书,形体方正,刚健坚劲。
B.《怀素千字文》的字体属于草书,连绵回绕,自由飘逸。
C.《争座位帖》的字体属于行书,结构匀整,端庄通畅。
D.《熹平石经》的字体属于隶书,体态宽扁,古朴典雅。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书法鉴赏。题中各项书体判断正确。《争座位帖》这幅作品字体大小相间、收放结合、疏密得体,风格劲挺豁达、灵动流畅,与选项“结构匀整、端庄通畅”的特点不符。
2.
[2018·北京第5题]
当活动进行到“缅怀先烈”的环节时,校团委书记拿出了一枚珍藏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小全张①,与同学们共同缅怀自鸦片战争以来为民族解放而牺牲的先烈。下面对小全张中的题词和碑文的理解,都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题词的字体属于楷书,端正典雅;碑文内容由远及近,缅怀了自1840年以来各个历史阶段牺牲的人民英雄,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B.题词具有行书的特点,刚劲有力;碑文内容由远及近,缅怀了自1840年以来各个历史阶段牺牲的人民英雄,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C.题词的字体属于楷书,端正典雅;碑文内容由近及远,缅怀了自1840年以来各个历史阶段牺牲的人民英雄,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D.题词具有行书的特点,刚劲有力;碑文内容由近及远,缅怀了自1840年以来各个历史阶段牺牲的人民英雄,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
《人民英雄纪念碑》小全张
小全张中的题词(左)和碑文(右)
[注释]①《人民英雄纪念碑》小全张:为纪念人民英雄纪念碑建成而发行的小全张。小全张右上方主图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正面全景,主图下是镌刻在纪念碑正面的毛泽东的题词,左面是刻在纪念碑背面的由周恩来书写的碑文。
[答案]
D
[解析]
题词“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不是楷书,具有行书的特点,排除AC两项,碑文内容“三年以来”“三十年以来”“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是由近及远,排除B项,故选D。
3.
[2017·北京第1题]
欧阳询的字点画工妙,骨硬肉丰。古人评价其字的笔画“
(斜钩)”具有“险而劲”的特点。请你欣赏下面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选帖,完成(1)(2)题。(5分)
(1)欧阳询的这幅字帖属于
体(字体)。
其中“武”字第 笔的“
(斜钩)”体现了
“险而劲”的特点。(2分)?
[答案]
(1)楷 7
[解析](1)本题考查的是考生对书法体式的掌握,同时兼顾笔顺考查及书法作品鉴赏。《九成宫醴泉铭》充分体现了欧阳询的书法结构严谨、圆润中见秀劲的特点。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由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这种汉字字体,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据此可知字帖中的字是楷书。武的笔顺:横、横、竖、横、竖、提、斜钩、点。
(2)下面是古人评价书法的四句话。根据这幅字帖的特点,判断其中属于评价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书法作品的一项是( )(3分)
A.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行间茂密,实亦难过。
B.翰林苏子瞻书法娟秀,虽用墨太丰而韵有余,于今为
天下第一。
C.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能令王者屈膝,
非他刻可方驾也。
D.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
[答案]
(2)C
[解析]
(2)本题考查学生对书法的掌握。在这四个选项中,A项形容钟繇的字“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行间茂密,实亦难过”;B项是苏子瞻“书法娟秀,虽用墨太丰而韵有余,于今为天下第一”;C项是明陈继儒对欧阳询《九成宫醴泉铭》的评论,“瘦硬清寒,而神气充腴”充分体现了其书法特点;D项形容的是张芝的“一笔书”,“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据此即可得出答案C。
4.
[2016·北京第1题]
下面是四幅不同书体的“福”字。请你选择一幅贴在自家的门上,向家人说明你选择的这幅字属于哪种书体,并结合这幅字的书体特点说明你选择的理由。(3分)
第一幅
第二幅 第三幅
第四幅
刘炳森书 颜真卿书 怀素书
王羲之书
你选择:第 幅 ?
书体: ?
理由: (限4个字)?
[答案]示例:一 隶书 古朴典雅 二 楷书 豪壮有力 三 草书 飘逸洒脱 四 行书 自然流畅(选择一个即可)
[解析]隶书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具有古朴典雅、气势浑厚的特点。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草书笔画连绵,一气呵成。行书线条追求畅快,动感,介于楷、草之间,写得端正平稳。
5.
[2015·北京第1题]
欣赏下面这幅书法作品,完成问题。(3分)
(1)对这幅书法作品的欣赏,不恰当
的一项是
( )(2分)
A.线条奔放,笔力雄健。
B.五字错落有致,收放有度。
C.气韵贯通,展现书者胸襟。
D.采用隶书书体,方正典雅。
(2)请用规范的正楷字将“为人民服务”5个字抄写在田字格内。(1分)
·
·
·
[答案]
(1)D
(2)略
[解析]隶书是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很明显与图片文字特点不符。
【考情总结】
(1)《考试说明》要求:认识篆、隶、草、楷、行五种字体,了解其大致演变过程,了解一些最具代表性的书家和作品,能从笔画、结构、章法以及内涵等方面初步感受书法之美。
(2)题量分值:北京中考从2015年开始考查书法鉴赏,分值2~4分。
(3)考查内容:主要是辨书体、赏风格、析内容、练书体,2次选材为当代内容,3次选材为古代内容,都在五大书体范围内,主要考查楷书,其次考查行书。
一、汉字的形体演变
甲骨文(商朝)→金文(商、周)→大篆(战国)→小篆(秦朝)→隶书(汉朝)→草书、楷书、行书。
二、五种字体特点
字体
风格
范例
篆书
体势修长,体正势圆,整齐流畅,笔画均匀,小篆没有撇、捺、钩等笔画,只有直线和弧线
隶书
字形多呈宽扁,横画长而竖画短,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
草书
结构简省、笔画连绵,以点画作为基本符号来代替偏旁和字的某个部分,笔画之间、字与字之间相互连带呼应
字体
风格
范例
楷书
“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结体整齐,多呈长方形,横平竖直
行书
起源于楷书,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难于辨认而产生的,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续表)
三、书法名家及作品赏析
(一)东晋二王
1.王羲之(书圣)
风格特点:善隶、草、楷、行各体,用笔细腻,结构多变,风格平和自然、冲和雅致,笔势委婉含蓄、遒美健秀。后人评价他的书法“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
代表作品:行书有《兰亭集序》(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快雪时晴帖》《丧乱帖》等;草书有《十七帖》《初月帖》《长风帖》《平安帖》等;楷书《曹娥碑》《黄庭经》《乐毅论》等。
《兰亭集序》
《黄庭经》(选帖)
2.王献之(小圣)
风格特点:擅长行书、草书,以“奇”“险”见长,创造了“一笔书”,变其父王羲之上下不相连之草为相连之草,往往一笔连贯数字,气势宏伟、洒脱豪迈。
代表作品:行草《鸭头丸帖》等;草书《中秋帖》等;楷书《洛神赋》等。
书法欣赏:
《洛神赋》
《中秋帖》
(二)楷书四大家
1.欧阳询
唐代书法家,以楷书和行书著称,其字体被称为“欧体”。
风格特点:方圆兼施,以方为主;点画劲挺,平正峭劲;有疏有密,笔力凝聚,气韵生动;字形虽稍长,但分间布白,整齐严谨;中宫紧密,主笔伸长,显得气势奔放;字体大都向右扩展,但重心稳固。欹侧中保持稳健,紧凑中不失疏朗。
代表作品:楷书《九成宫醴泉铭》(2017)《皇甫诞碑》(2019)《化度寺碑》,行书《仲尼梦奠帖》《千字文》。
书法欣赏:
《九成宫醴泉铭》(选帖)
《仲尼梦奠帖》(选帖)
2.颜真卿
唐代书法家。其字体被称为“颜体”,擅长楷书、行书。
风格特色:其楷书结体阔大端正,笔画横轻竖重、丰厚饱满,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大气磅礴。其行草纵横跌宕中具凝练浑厚之势。
代表作品:楷书《多宝塔碑》《颜勤礼碑》《颜家庙碑》《麻姑仙坛记》;行书《祭侄文稿》(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刘中使帖》《争座位帖》(2019)《裴将军诗》。
书法欣赏:
《多宝塔碑》
《祭侄文稿》
3.柳公权
唐朝中期著名楷书家。其字体被称为“柳体”。
风格特色:方笔圆笔并用,短画粗而上昂、长横细
而下覆,点画爽利挺秀,内紧外疏、匀衡瘦硬,骨力遒劲,
结体严紧。
代表作品:楷书《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等;
行书《兰亭诗》《蒙诏帖》(《翰林帖》)。
《玄秘塔碑》
4.赵孟頫n 元代初期书法家,擅长楷书,其字体被称为“赵体”。
风格特色:笔圆带方,圆润端秀、方正谨严、撇捺舒展;点画遒劲、呼应紧密;骨架劲挺,结体宽绰秀美,外似柔润而内实坚强。楷书掺用行书的笔法,流美动人。
代表作品:《胆巴碑》《三门记》《寿春堂记》
书法欣赏:
《胆巴碑》 孟睢短???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