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

文档属性

名称 江苏省盐城市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高一语文期末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素材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7-03 17:26:40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期终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现代的人有一种感觉,读书这件事好像已经不再像以往那样必要了。收音机,特别是电视,取
代了以往由书本所提供的部分功能,就像照片取代了图画或艺术设计的部分功能一样。但在这中间
还是有一个严肃的议题:到底这些新时代的传播煤体是否真能增进我们对自己世界的了解?或许我
们对这个世界的了解比以前的人多了,在某种范围内,知识也成了理解的先决条件,这些都是好事。
但是,“知识”是否那么必然是“理解”的先决条件,可能和一般人的以为有相当差距。我们为了“理
解”一件事,并不需要“知道”和这件事相关的所有事情。太多的资讯就如同太少的资讯一样,都
是一种对理解力的阻碍。换勺话说,现代的蝶体正以压倒性的泛滥資讯阻碍了我们的理解力。
会发生这个现象的一个原因是:我们所提到的这些煤体,经过太精心的设计,使得思想形同没
有需要了(虽然只是表象如此)。如何将知识分子的态度与观点包装起来,是当今最有才智的人在
做的最活跃的事业之一。电视观众、收音机听众、杂志读者所面对的是一种复杂的组成——从独创
的华丽辞藻到经过审慎挑选的资料与统计—一目的都在让人不需要面对困难或努力,很容易就筌理
出“自己”的思绪。但是这些精美包装的资讯效率实在太高了,让观众、听众或读者根本用不着自
己做结论。相反,他们直接将包装过后的观点裴进自己的脑海中,就像录影机愿意接受录影带一样
自然。他只要按一个“倒带”的钮,就能找到他所需要的适当言论。
(摘自莫提默·J·艾德勒《如何阅读一本书》)
材料二:
2018全年,今日头条数次被监管部门约谈、整改,大众和监管部门对今日头条系的不满,不仅
是因为其平台上充斥着大量低俗甚至恶劣的内容,还因为它正将其用户束缚于“信息茧房”内。
“信息茧房”的概念出现于2006年。凯斯·桑斯坦在其著作《信息鸟托邦》中提出:公众的信
包需求并非全方位的,公众只注意使自己愉悦的领域,久而久之,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
房”中。年轻人们在“信息茧房”中待的越久,对真实世界的感知能力也就越弱。
以抖音为例。这两年,抖音以专注于年轻人的短视频社交平台而自居。其在凭低俗内容疯狂收
割流量之际,更加剧了“信息茧房”对中国社会的危害。“信息茧房”背后是用户的自我“兴趣”
被不断固化,这些“兴趣”更多地会因为平台对流量的食婪而被恶俗化
2017年9月份,人民日报连发三篇文章批评今日头条的算法推荐,并指出:拥有精密算法和先
进数据抓取技术的智能信息平台,为什么屡屡游走在法律的灰色地带而不能自拔?为什么总在打规
则的擦边球?智能平台的身上也应流淌“道德的血液”,不能只为眼前的流量而放弃了长远。今日
头条凭自身掌握着平台技术的权利操控舆论的行为令人发指。即使技术本身没有价值导向,但其操
作者却有。技术操作者的价值观正是决定平台价值导向的最大变量。今日头条作为信息资讯平台,
用算法推荐为它的用户提供着多元信息,但带给用户的却是人为干预的“密闭空间”。
(摘自搜狐新闻《信息茧房背后,今日头条是这样操纵舆论的》)
高一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