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时
教
案
设
计
第
1周第
1
课时
课
题
面的旋转(1)
课
型
新授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通过由面旋转成体的过程,认识圆柱和圆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和圆锥的各部分名称。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等,初步体会“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提高验证结论能力及敢提异议精神。3
情感与态度:通过初步认识圆柱和圆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重、难点
在生活中辨认圆柱和圆锥体的物体,并能抽象出几何图形的形状来。通过观察,初步了解圆柱和圆锥的组成及其特点。
教学准备
教师
课件
学生
平面图形等相关学具
环节
时间
教学内容
教师行为设计
学生行为设计
复
案
一、情境导
入二探究发
现
3分20分
感受旋转初步认识圆柱和圆锥进一步认识圆柱和圆锥
1、课件显示:将自行车后轮架支起,在后车车条上系上彩带。转动后车轮,观察并思考彩带随着车轮转动后形成的图形是什么?2、观察课本主题图,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呈现立体图形1、观察课本主题图:用纸片和小棒做成下面的小旗,快速的旋状小棒,观察并想象旋转后形成的图形2、介绍:圆柱、圆锥、球的名称。3、结合圆柱、圆锥实物演示帮助学生理解4、小结:圆柱、圆锥和球立体图形特点
学生根据发现的现象(彩带随着车轮的转动形成了圆)说明自己的想法,并体验:点动成线学生说说发现并体验:线动成面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然后根据想象的图形连线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介绍一下这几个立体图形的特点。(其他人补充)
如果把这个小球看成是一点,那么它运动的轨迹形成了什么?能用四个字概括一下吗?引导学生回忆学过哪些面?(平面图形)运用手中的图形沿着指定的轴进行旋转,能转出怎样的立体图形?
三、巩固练习四、总结
15分2分
圆锥和圆柱的相关练习题课件出示
圆柱、圆锥各部分名称5、画出平面图进行讲解,并在图上标出各部分的名称出示练习题1、练一练找一找,下图中哪些部分的形状是圆柱或者圆锥?(教材)下面图形中是圆柱或圆锥的在括号里写出图形的名称,并标出地面的直径和高。(教材)3、想一想,连一连(教材)引导学生找生活中的圆柱和圆锥出示课件判断引导学生说收获和体会
进行理解、体会认识圆柱和圆锥运用手中的圆柱通过看、滚、剪、切等多种方式来感受特征组内相互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形状是圆柱或者圆锥的完成练习集体交流相互订正回报说清楚哪部分学生出手势
生活中还有哪些这样的立体图形?(思渗)为这个易拉罐设计一个包装纸。需要哪些数据?
板书设计
面的旋转?????????????
圆柱??????????????????????????????
圆锥特点:
作业
预习
圆柱的表面积
必做
教材4页3、4、5
选做
能力培养拓展应用
课后反思
?
旋转是生活中处处可见的现象,教材的重点不仅限于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为了能更好的达成教学目标,通过观察情境图1和图2,感受“点动成线”,通过学生用笔代替线段在桌面上平移,感受“线动成面”,通过转动竖立的数学书(代替一个长方形的面),感受“面动成体”。在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使学生感知和初步认识平移和旋转,并渗透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