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体与绝缘体》教学设计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常见的导体与绝缘体。
2、知道人体和自然界中的水都是导体。
3、知道导体和绝缘体在生活中的运用。
过程与方法:
1、利用电路检测器检测物体的导电性能
2、实施有关检测的必要步骤,并整理实验记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尊重事实的实证精神。
2、认识到井然有序的实验操作习惯和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是很重要的。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
利用电路检测器检测区分导体和绝缘体。
2、
知道人体和自然界中的水都是导体
教学难点:
1、
通过小组分工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2、
探究水的导电性能。
教学准备:
1、每组学生准备:木条、橡胶皮、铁片、铜片、塑料尺、回形针、布头和剪刀,一个电路检测器。一份
检测记录表。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请学生上台连接一个简单电路,点亮小灯泡。
2、让学生说一说电路中,电流是如何流通的?
3、切断电路,会发生什么情况?
4、谁有办法使小灯泡重新亮起来?
5、看来导线里面和外面的材料是不一样的,导线外的橡胶是绝缘体,不能使电流流通,导线里的铜丝是导体,可以导电。
6、在我们生活当中,也有很多这样的物体,有的容易导电,有的不容易导电,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容易导电的物体和不容易导电的物体都有哪些。(板书课题:导体和绝缘体)
二、检测各种材料的导电性
1、
猜测各种材料的导电性
出示材料:木条、橡胶皮、铁片、铜片、塑料尺、回形针、布头和剪刀,让学生进行猜测,并填写猜测表。
物体名称
木条
橡胶皮
铁片
铜片
塑料尺
回形针
布头
剪刀
猜测
2、
认识电路检测器
1
用什么工具检测呢?(电路检测器)
2
如何检测?
3、
检测各种材料的导电性
出示温馨提示:①、小组学会分工与合作。
②、在检测每个物体之前,先检测电路检测器是否正常工作,一定要严格检测,检测一次,再检测一次,如果不一样,还要进行第三次,四次的检测,然后才能做出判断。
③、如果检测完成,小组可以找一些身边的材料进行检测,比一比哪个小组检测的最多,最快,尽量将表格填满。
④、检测完之后,将这些物品分类放置。
检测表
物体名称
检测1
检测2
亮
不亮
亮
不亮
木条
橡胶皮
铁片
铜片
塑料尺
布头
回形针
剪刀
(1)学生开始实验。
(2)实验结束,学生交流,分别汇报小组的实验结果,学生边交流,教师将学生交流结果板书。
在讨论到剪刀时,学生之间产生不同的意见,有的说亮,有的说不亮。
(3)教师将剪刀解体,发现是由两部分构成,上面的金属部分是导电的,外面的塑料套不导电。
4、导体和绝缘体的区别
(1)让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的导体和绝缘体,导体和绝缘体二合一的物品,如:螺丝刀、充电器、电笔等。让学生想一想,要是没有绝缘体部分会怎样?
(2)找一找:教室里哪些电器设备用到了绝缘材料?
教师强调一定要保护好绝缘体部分,注意安全用电。
三、认识水和人体是导体
1、教师ppt出示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让学生说一说这么做对吗?
图片1:小女孩湿抹布擦电灯
播放视频:研究水是不是真的是导体
纯净水是绝缘体,自来水和矿物质水是导体。
图片2:攀爬高压电线
图片3:高压电下放风筝
图片4:用铅笔戳插座
2.如果你真的遇到触电该怎么办?
让学生选择:①用手拉开他
②用干木条
③树上这一根树枝下来
3、为什么不能用手直接去拉他呢?
4、我想请一位同学来大胆的尝试下,看看人体是不是真的导电?
(1)出示验电球,教师讲解:用手触碰验电球两端,如验电球亮,说明人体是能导电的。请一位学生上台测试,发现验电球亮了。
(2)师:其他同学想不想试一试呢?大家都想尝试,对不对?
教师请大家手拉手,然后其中两位同学触碰验电球,发现验电球亮了,说明人体是导体,所以当看见有人触电,千万不能直接去拉!
四、总结与延伸
1、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习到了哪些知识呢?
2、师:很好!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安全用电,牢记今天所学的知识。
七、板书设计
导体与绝缘体
安全用电!
绝缘体:不易导电
木片
橡皮
塑料尺
布头
纯净水
……
导体:易导电
铁片
回形针
铜片
自来水
人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