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有的人 课件(共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7 有的人 课件(共14张PPT)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7-02 13:23: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有的人
——纪念鲁迅先生有感
*
1、理解诗歌深刻的内涵,了解诗歌中对比手法的运用。
2、学习鲁迅的伟大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
教学目标
走进作者
臧克家(1905年10月8日-2004年2月5日),山东潍坊诸城人,曾用名臧瑗望,笔名少全、何嘉。国立山东大学(今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大学)知名校友,闻一多的学生,现代诗人,爱国主义者,曾任中国民主同盟盟员,中国诗歌学会会长。
1933年出版的第一部诗集《烙印》,是他最具影响的作品。其他文学作品还包括《淮上吟》、《宝贝儿》、《在文艺学习的道路上》等。其创作的《有的人》这首诗是为纪念鲁迅逝世13周年,将读者引入对人生的更深层的思考。
写作背景
1949年,臧克家来到了北京。10月19日是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的纪念日,胜利了的人民在全国各地第一次公开地隆重纪念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先生。臧克家亲自参加了首都的纪念活动,并去瞻仰了鲁迅故居,睹物思人,百感交集,心中充满了对鲁迅先生的怀念和崇敬,故写下《有的人》这首短诗。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两个“有的人”分别指什么人?各有什么特点?
前一个指的是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这种人只是躯壳的活着,虽生犹死,生命毫无价值;后一个指的是一生为人民、甘愿做人民牛马的人,这种人虽生命不复存在了,但他们的思想、精神却永驻人间。
有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
有的人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两种人对待人民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骑在人民头上”的人压迫、奴役人民;“俯下身子”的人心甘情愿为人民服务。两种人对待人民的态度截然相反。
文中的“不朽”为什么要加引号?
此处引号的作用是表示讽刺与否定,表达了作者对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的人的嘲笑与仇恨。
有的人
把名字刻入石头,想“不朽”;
有的人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有的人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
有的人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
句解:“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指的是剥削统治阶级,“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指的是像鲁迅一样为劳苦大众而服务的人。
骑在人民头上的
人民把他摔垮;
给人民作牛马的
人民永远记住他!
写了人民对两种人的不同做法。
一个“摔”字,表现了人民的力量,“垮”字写出了反动统治者失败的命运。
把名字刻入石头的
名字比尸首烂得更早;
只要春风吹到的地方
到处是青青的野草。
句解:照应了第三节,写出了人生目标不同的两种人,结果也不同。反动统治者想“不朽”,事实上他们的名字比尸首烂的更早,“春风”“到处”“青春”这些感彩鲜明的词语,是作者对为劳动人民奋斗一生的革命战士蓬勃生命力和不朽精神的歌颂。
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
他的下场可以看到;
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的人,
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照应、反复:照应第四节,写出人生目的和境界不同的两种人,其结果也不同。表现了广大人民群众对鲁迅先生无限崇敬、无比爱戴的深厚感情,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起到了强调的作用。
这首诗是为纪念鲁迅先生逝世13周年而写的,为什么题目不直接用副标题“纪念鲁迅有感”,而是“有的人”?
这首诗不只是单纯写对鲁迅的怀念,而是通过和鲁迅截然相反的“有的人”的对比,批判了那些骑在人民头上的统治者和压迫者,热情歌颂了鲁迅先生为人民为人民无私奉献的可贵精神,号召人们做真正有价值的人。为了加强、突出主题的意义,丰富这首诗的内容,所以题目没有直接用副标题“纪念鲁迅先生有感”,而是用“有的人”。
说一说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