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单元第6课时:综合练习
年级:二年级
教材版本:北京版
一、教学背景简述
教材在总复习的编排上分为两个板块,板块一是整理与复习,主要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回顾与整理,包括数的认识、数的运算、解决问题、对称与方向、常见的量、探索规律、收集数据七个部分。本节课主要引导学生对“常见的量”、“探索规律”和“收集数据”的内容进行回顾和整理。使学生经历梳理本学期知识的过程,巩固所学知识,发展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二、教学目标
1.整理、归纳本册所学知识,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体会有关知识间的联系。(重点)
2.经历整理与复习所学知识的过程,发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难点)
3.回顾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和收获,逐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好习惯,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
三、教学过程
(一)课前准备,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昌平区实验学校的杨老师,很高兴和大家一起上今天的数学课。请你准备好学习用品,我们的课马上就开始了。今天,我们上一节总复习单元的综合练习课。
翻开数学书目录,整册书的内容都呈现在我们面前,请你小声地读一读,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内容?我们将这些内容进行整理。
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对数的认识、数的运算、解决问题和对称与方向等内容分别进行了回顾与整理。今天,我们将对第七、八单元“千克与克、时分秒”这些“常见的量”、“收集数据”和“探索规律”等内容进行综合练习。
(二)回顾与整理“常见的量”
活动一:回顾与整理“千克与克的认识”、“时、分、秒的认识”单元内容
活动要求: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种量进行整理,用你喜欢的方式,清楚地表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
根据学生整理成果,从四个方面进行回顾与整理:
1.千克与克的认识——质量单位、单位之间的进率、质量的感知和知识应用四个方面
质量单位:称比较重的物体用“千克”作单位,“千克”字母“kg”;
称比较轻的物体用“克”作单位,“克”字母“g”。
举例:一个西瓜约重4千克,1袋白糖重500克。
单位之间的进率:
1千克=1000克
质量的感知:
动手量一量、用手掂一掂,感觉1千克和1克的质量。2瓶500毫升的矿泉水大约重1千克,1枚2分硬币约重1克。你能想到什么?
知识应用:
比较大小
2kg〇3kg
1kg〇800g
4600g〇3kg
计算
420克-60克=
48千克-25千克=
1000克+400克=
2.时、分、秒的认识——认识钟面、单位进率、建立时间观念、应用知识四方面
认识钟面:短的针是时针,时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1时;长的针是分针,分针走1小格是1分;时针走1时,分针正好走一圈,是60分。钟面上还有12个数,每两个数之间有5个小格,一共有60个小格。老师还想问问大家,你知道分针从一个数走到下一个数是多长时间吗?对,是5分。
时间单位之间的关系:1时=60分,1分=60秒。例如:1时10分=(
)分,90分=(
)时(
)分。
建立1时、1分、1秒的时间观念。1分钟能拍几下球?能写几个字?1分钟心跳多少下?你1分钟能做哪些事?
怎样感受1秒?丽丽说,1秒能眨一下眼睛,东东说,1秒能拍手一下,我深呼吸1次用8秒。因此,我们感受到1秒的时间是很短暂的。
对1小时的体验,在学校里上1节课加上两个课间的时长就是1小时,丁丁说我每周学习书法课的时间是1小时。是啊,1小时能做很多事,同学们要学会珍惜时间。
应用知识解决问题,会计算经过时间:
小熊3时07分开始吃蜂蜜,3时33分吃完蜂蜜,问小熊吃蜂蜜花了多长时间?
3.建立联系
根据质量单位和时间单位整理的成果,有的同学还有了新的发现,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虽然千克与克是质量单位,时分秒是时间单位,两者之间是有关联的。它们都有单位;建立1个单位——1千克、1克……有多重,1时、1分、1秒……有多长,很关键;它们都是用来计量的单位,不论是计量物体的质量,还是计量时间的长短。
以上,经过全面的回顾与整理之后,相信同学们对质量单位和时间单位这两种常见的量一定有了更全面、清晰的认识。下面,我们做一些练习。
活动二:巩固练习
1.在(
)里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2.在(
)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1)小刚跑50米用了9(
)。
(2)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通常是30(
)。
(3)小明每天睡眠9(
)。
3.把动物和“各自”合适的体重连起来。
提示:这里的关键词是什么?重一些、轻得多和最重的。请你根据这些信息,试着写一写、画一画、连一连。
根据题目中的条件,用直观图来演示。大家请看!
这样,直观图可以清晰地帮助我们进行判断,把每种动物与各自合适的体重连起来,解决了动物的体重问题。
4.爬山:
提示:理解“开始上山”、“到山顶”与“开始下山”、“到山下”这些词语的意思,也可以用手势表示出来。理解了这些词语,再独立思考,并说出你的思考过程。
小结:我们回顾整理了常用的时间单位和质量单位,并应用这些知识解决了一些问题。
(三)探索规律
先请同学们说一说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先观察彩灯的排列规律,再填空。
活动要求:
1.先猜一猜,从左数第38盏和第54盏彩灯分别是什么颜色的?
2.独立思考,想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想。
3.想一想、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你有哪些验证的方法呢?
分析过程:小红猜想第38盏彩灯是黄色的,第54盏彩灯是红色的。怎样验证呢?
我们用摆一摆、画一画的方法来验证。从图上可以直观地看出,每5盏一循环,画7组是35盏,第38盏是第8组的第3个,是黄色的。第54盏呢?画10组是50盏,第54盏灯是第11组的第4个,是红色的。小红的猜想正确。
芳芳说,我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验证。
我们能用多种方法探索出彩灯的排列规律。成功探索规律以后,我们再来看有关“收集数据”的问题。
(四)收集数据
如果想知道你们班同学最喜欢吃什么水果,有什么办法吗?请你小声地阅读题目。选择下面哪种方法收集数据更合理,在相应的□内画“√”,简单说说你的理由。
小莉的方法“请每一位同学写下自己最喜欢吃的一种水果”,这种方法能够准确地了解到每一个人。
每一位同学写下自己最喜欢吃的一种水果以后,全班同学最喜欢吃什么水果呢?我们再进行整理。你能想到怎样整理数据吗?
整理方法:把整理的结果用图表示,把整理的结果填在表里,用不同的符号来记录,画“正”字的方法来记录。最后,我们就能看出“一共调查了多少名同学”、“喜欢哪种水果的人数最多、有多少人”等信息。由此可见,选择合理的方法收集数据很重要。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复习了“常见的量”、“收集数据”和“探索规律”等内容。通过这节课的复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还有什么想要继续研究的问题吗?请把你的想法说给家人听。
(六)课后实践活动
本学期,我们的数学课即将结束,交流学习中最有趣的事。
回忆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节数学课、最喜欢的一个数学活动,或用数学知识解决了一个问题等(欣赏学生作品)。
总结:你想表达什么呢?可以和父母、家人说一说,也可以把你的想法画出来,试着整理一下自己复习的好方法。相信你的作品会更加富有创意!
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同学们再见。(共45张PPT)
总复习:综合练习
二年级
数学
总复习:综合练习
五、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六、解决问题
七、千克与克的认识
八、时、分、秒的认识
九、收集数据
三、对称与方向
二
年
级
下册数学
四、万以内数的认识
数的认识
数的运算
一、有余数除法
二、混合运算
综合与实践
五、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六、解决问题
七、千克与克的认识
八、时、分、秒的认识
九、收集数据
三、对称与方向
综合与实践
二
年
级
下册数学
四、万以内数的认识
数的认识
数的运算
一、有余数除法
二、混合运算
五、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六、解决问题
七、千克与克的认识
八、时、分、秒的认识
三、对称与方向
二
年
级
下册数学
四、万以内数的认识
数的认识
数的运算
一、有余数除法
二、混合运算
常见的量
综合与实践
九、收集数据
五、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
六、解决问题
七、千克与克的认识
八、时、分、秒的认识
三、对称与方向
二
年
级
下册数学
四、万以内数的认识
数的认识
数的运算
一、有余数除法
二、混合运算
探索规律
常见的量
综合与实践
九、收集数据
综
合
练
习
一、常见的量
二、探索规律
三、收集数据
千克与克的认识
时、分、秒的认识
综
合
练
习
一、常见的量
二、探索规律
三、收集数据
千克与克的认识
时、分、秒的认识
活动要求:
请你选择其中的一种量进行整理,
用你喜欢的方式,清楚地表达出知识之
间的联系。
丽丽
亮亮
芳芳
军军
零
零
丽丽
亮亮
千克与克
亮亮
千克与克
亮亮
2000
4
3000
千克与克
亮亮
千克与克
亮亮
<
<
>
1kg=1000g
千克与克
1kg=1000g
360克
23千克
1400克
亮亮
<
>
>
芳芳
军军
芳芳
时、分、秒
1时10分=(70)分
60分
90分=(1)时(30)分
60分+30分
时、分、秒
芳芳
芳芳
时、分、秒
芳芳
时、分、秒
芳芳
时、分、秒
?
芳芳
7
时间单位
质量单位
千克、克
……
1千克、1克……
时、分、秒
……
1时、1分、1秒……
军军
在(
)里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2(
)
500(
)
180(
)
5(
)
罐头
色拉油
在(
)里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
2(
kg
)
500(
g
)
180(
g
)
5(
kg
)
罐头
色拉油
小刚跑50米用了9(
秒)。
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节目通常是30(
分钟
)。
小明每天睡眠9(小时)。
在(
)里填上合适的时间单位。
把动物和“各自”合适的体重连起来。
6000克
90千克
100千克
4000千克
6000克
90千克
100千克
4000千克
鸵鸟的体重比我
重一些。
我是世界上最大的鸟,
我的体重大约有100千克。
我的体重是
最重的。
我的体重比鸵鸟
轻得多。
把动物和“各自”合适的体重连起来。
6000克
=6千克
?
90千克
100千克
4000千克
?
把动物和“各自”合适的体重连起来。
6000g=6kg
100kg
90kg
500kg
500kg
500kg
500kg
500kg
500kg
500kg
500kg
500kg+500kg=1000kg
500kg+500kg=1000kg
500kg+500kg=1000kg
500kg+500kg=1000kg
把动物和“各自”合适的体重连起来。
6000克
90千克
100千克
4000千克
7
15
8
15
上山用了60分钟
8
15
8
30
8
55
7
15
上山用了60分钟
下山用了25分钟
探索规律
先观察彩灯的排列规律,再填空。
从左数第38盏彩灯是(
)色的,第54盏彩灯是(
)色的。
探索规律
从左数第38盏彩灯是(
)色的,
第54盏彩灯是(
)色的。
活动要求:
先猜一猜,第38盏和第54盏分别是什么颜色的?
独立思考,想办法验证自己的猜想。
想一想、摆一摆、画一画、算一算,你有哪些验证的方法呢?
探索规律
先观察彩灯的排列规律,再填空。
从左数第38盏彩灯是(
)色的,第54盏彩灯是(
)色的。
10组
从左数第38盏彩灯是(黄)色的,第54盏彩灯是(
红)色的。
?
?
探索规律
先观察彩灯的排列规律,再填空。
从左数第38盏彩灯是(黄)色的,第54盏彩灯是(红)色的。
收集数据
如果想知道你们班同学最喜欢吃什么水果,选择下面哪种方法收
集数据更合理,在相应的□内画“√”。简单说说你的理由。
收集数据
如果想知道你们班同学最喜欢吃什么水果,选择下面哪种方法收
集数据更合理,在相应的□内画“√”。简单说说你的理由。
收集数据
全班同学最喜欢
吃什么水果?
一共调查了(
)名同学。
喜欢(
)的人数最多,有(
)
人。
……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还有什么想要继续研究的问题?
回忆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节数学课、最喜欢的一个数学活动,
或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个问题等。
回忆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一节数学课、最喜欢的一个数学活动,
或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个问题等。
再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