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会写“寒、斜” 等13个生字,理解“坐、促织”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说出诗句的意思,感受秋天的美,体会诗人热爱祖国壮美山河的感情。
4、通过古诗的学习,感悟古诗选词炼句的精妙和丰富的内涵,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同学们,一年四季,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一年四季都有各自的美,现在,让我们一起学习三首关于秋天的古诗吧!
山行
杜牧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
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著有《樊川文集》。他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并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
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寒
hán
寒冷严寒寒冬
径
jìng
小径石径
斜
xié
斜路歪斜斜阳
霜
shuāng
冰霜霜雪下霜
径
斜
我会读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深秋季节的山
石子的小路
可理解为在形成白云的地方
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深秋时节,山间一条石头小路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
在山林深处白云缭绕的地方,隐隐约约有几户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轿子
因为
枫树的叶子经深秋寒霜之后变成了红色
比……更红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我停下车不走,是因为我喜欢这深秋时节枫林的晚景,要尽情观赏。
被秋霜打过的枫叶,比春天的鲜花还要红艳。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 行
《山行》是一首描写和赞美深秋山林景色的七言绝句。写的是诗人在山中小路上行走所看到的深秋时节的枫林景色。描绘了一幅由寒山、石径、白云、枫林构成的山林秋色图。
全诗构思新颖,布局精巧,于萧瑟秋风中摄取绚丽秋色,与春光争胜,令人赏心悦目。
这首小诗不只是即兴咏景,进而咏物言志,是诗人内在精神世界的表露。
1.这首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2.诗人笔下的这幅深秋山林美景图中,都写了哪些景物?
3.“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流传甚广,比起其他三句,为什么人们偏爱这句诗?
赠刘景文
赠
zèng
赠送
回赠
赠别
我会写
刘
liú
姓刘
我会写
盖
gài
掩盖
盖章
膝盖
我会写
菊
jú
菊花
金菊
残菊
我会写
残
cán
凶残
残暴
残忍
我会写
君
jūn
君王
君子
国军
我会写
橙
chéng
橙子
橙色
黄橙
我会写
傲
君
橙
橘
我会读
赠
刘
残
犹
北宋文学家苏轼有个朋友叫刘景文,他是一个有学问、不怕困难的人。当时他已经50多岁了,可是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所以整天闷闷不乐。他的好朋友苏轼就邀请他到家里做客。他们一边喝酒一边聊天,苏轼很想帮刘景文树立信心。于是,写了这首勉励诗。此诗前半首说“荷尽菊残”仍要保持傲雪冰霜的气节,后半首通过“橙黄橘绿”来勉励朋友困难只是一时的,要乐观向上,切莫意志消沉。
背景探究
赠刘景文
[宋] 苏轼
赠刘景文
[宋] 苏轼
诗句: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擎:举,向上托。
注释:
学古诗
诗句: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译文:
学古诗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
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诗句: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君:对对方的尊称,相当于“您”。
注释:
学古诗
诗句: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译文:
学古诗
一年中最好的景致你一定要记住,
那就是在橙子金黄、橘子青绿的秋末冬初的时节啊。
总 结
这首诗是诗人写赠给好友刘景文的。诗的前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此诗在表达上融写景、咏物、赞人于一体,含蓄地赞扬了刘景文的品格和秉性。
夜书所见
送
sòng
送花
送别
接送
挑
tiǎo
挑火
挑刺
挑
我会读
多音字
挑
( )
( )
挑水
挑刺
tiāo
tiǎo
叶绍翁,字嗣宗,号靖逸,龙泉(今浙江丽水市龙泉市)人,南宋中期文学家、诗人。其诗语言清新,意境高远,属江湖诗派风格。
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夜书所见
[宋] 叶绍翁
诗句: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萧萧:风声。
注释:
客:指漂泊在外的人。
学古诗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译文:
学古诗
萧瑟的秋风吹动梧桐的树叶,带来阵阵寒意。看着一江的秋水,听着风吹动树叶的声音,漂泊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家乡。
诗句: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挑:用细长的物件拨弄。
注释:
篱落:篱笆。
学古诗
促织:蟋蟀,蛐蛐。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译文:
学古诗
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点点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吧。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
诗人客游在外,看到秋风落叶,篱落灯明,不禁勾起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
斜
径
犹
刘
赠
傲
君
橙
橘
残
挑
11个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