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1张PPT)
总复习: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
四年级
数学
四则运算
加法
减法
乘法
除法
晴晴
你能用加法、减法、乘法、
除法讲讲故事吗?
悦悦
悦悦
琪琪
琪琪
晴晴
林林
146+17=163(厘米)
琪琪
55-25=30(人)
晴晴
22×3=66(只)
12×8=96(平方米)
林林
悦悦
240204÷008÷=380=03(00米()米)
2400÷8=300(米)
悦悦
晴晴
300×8=2400(米)
22×3=66(只)
300×8=2400(米)
12×8=96(平方米)
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
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林林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
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晴晴
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四则运算之间有联系吗?
有什么联系呢?
晴晴
1.2+0.6=1.8
1.8-0.6=1.2
1.8-1.2=0.6
晴晴
5
×
24
=120
120
÷
24
=
5
120
÷
5
=24
琪琪
25+25+25+25=100(元)
加法和乘法
也有关系。
12÷3=4
12-3-3-3-3=0
悦悦
减法和除法也有
关系。
请你任选其中的4个数组成四
则混合运算的算式,写在学
习单上。
2
3
4
6
8
琪琪
晴晴
林林
悦悦
没有括号
有括号
晴晴
你能说说每种情况的运
算顺序吗?
林林
请你说一说四则混合
运算的运算顺序。
计算下面各题。
①160÷[(73-68)×4]
②25×125×4
琪琪
林林
晴晴
浩浩
阳阳
回忆所学的运算定律,把它们整
理在学习单上。
琪琪
悦悦
任意选择一个运算定律,说
说你是怎么理解的?
1千克
2千克
5千克
(1(+
2)+
5)
琪琪
晴晴
(a+b)×c
=
a×c+b×c
(12
+7)×6
12×6
+
7×6
林林
晴晴
①
张阿姨购进了88套这种运动服,花了多少钱?
这套运动服125元。
乘法分配律
乘法结合律
林林
丽丽
涵涵
硕硕
乘法结合律
晴晴
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
丽丽
涵涵
硕硕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
丽丽
涵涵
硕硕
悦悦
乘法结合律
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
丽丽
涵涵
硕硕
②李叔叔用木条制作长10分米,宽6分米的长方形画框。共有96
分米的木条,最多能做几个这样的画框?(木条损耗忽略不计)
②李叔叔用木条制作长10分米,宽6分米的长方形画框。共有96
分米的木条,最多能做几个这样的画框?(木条损耗忽略不计)
晴晴
②李叔叔用木条制作长10分米,宽6分米的长方形画框。共有96
分米的木条,最多能做几个这样的画框?(木条损耗忽略不计)
林林
②李叔叔用木条制作长10分米,宽6分米的长方形画框。共有96
分米的木条,最多能做几个这样的画框?(木条损耗忽略不计)
琪琪
②李叔叔用木条制作长10分米,宽6分米的长方形画框。共有96
分米的木条,最多能做几个这样的画框?(木条损耗忽略不计)
悦悦
琪琪
悦悦
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
林林
晴晴
作业:
请你分别根据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意义讲讲小故事。
数学书第111页第3题。
再
见第十单元第2课时: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
年级:
四年级
教材版本:人教版
一、教学背景简述
“数的运算”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内容,贯穿小学整个阶段的学习。运算能力是重要的数学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计算的能力。培养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洁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
本节课的复习内容是“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重点是通过整理与复习,进一步加深对四则运算的意义、运算之间的联系、运算顺序、运算定律的理解,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经历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在整理与复习中提升运算能力,积累自主梳理、建构的数学活动经验。
二、教学目标
1.在整理和复习中深入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感知运算间的联系,熟练掌握运算顺序;进一步理解运算定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解决实际问题。(重点)
2.经历整理复习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的意义、方法、联系、应用的过程,提升运算能力,积累自主梳理建构的数学活动经验。(难点)
3.感知四则运算和简便运算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作用,发展运算能力和应用意识。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唤起认知
提问: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复习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提到四则运算,你想到什么了?
预设:我想到了加法、减法、乘法、除法。
(二)复习四则运算的意义及联系
1.讲故事感知意义
(1)讲故事,理解意义
提问:你能用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讲讲故事吗?先想一想,然后写一写。
预设:
提问:明明用这四个小故事表达出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在他心目中的样子。你能读懂吗?
追问:故事读完了,你有什么感受吗?我们再来看看其他同学的故事。
预设:
①关于身高的加法故事;
②社团中的减法故事;
③动物园里的乘法故事;
④菜园里的除法故事;
⑤骑行中的除法故事。
追问:你还能再讲一个乘法故事吗?
追问:几个几相加的故事,有关“倍”的故事,关于面积的故事,以及数量关系中的故事。看来乘法能帮我们解决这么多问题呢。那加法、减法和除法又能帮助我们解决怎样的问题呢,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研究。
(2)回顾复习意义
提问:通过讲生活中的故事,我们感受到了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意义。那究竟什么是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呢?
预设: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2.勾连四则运算的联系
(1)提问:我们回忆了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意义,他们之间有联系吗?有什么联系呢?
(2)呈现学生作品
提问:你能读懂他的想法吗?
预设:
①加法和减法有关系,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②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③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3)小结:讲讲故事、画画图,不仅能帮助我们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还能帮助我们找到它们之间的联系,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明白了意义,找到了联系,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
(三)复习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1.组算式
提问:同学们,看,这里有2、3、4、6、8五个数,请你任选其中的4个数组成四则混合运算的算式,并把它写在学习单上。
2.分类
提问:请你读一读这些算式。读完你想做点什么呢?
追问:看来三位同学都有自己的想法,大家觉得呢?
追问:你们打算怎么分类呢?请你试一试!
预设①:分为没有括号和有括号两类。
预设②:分为没有括号和有括号两类,其中没有括号的一类中分为同级运算和不同级运算。
追问:你是怎么分类的?
你能具体说说每类算式的运算顺序吗?
小结:同学们对这些算式进行了分类,明确了每类算式的运算顺序。
3.练习
(1)提出要求:这里有两道题,请你在学习单上算一算。
①160÷[(73-68)×4]
②25×125×4
(2)独立解决
(3)交流研讨
监控:①按顺序计算。
②运用运算定律简算。
(四)复习运算定律
1.自主整理运算定律
提问:请大家回忆一下,这学期我们都学了哪些运算定律呢?请你把它们整理在学习单上。
预设①:
预设②:
2.深入理解运算定律
提问:你能从这些运算定律中任意选择一个,具体说说你是怎么理解它的吗?
预设:举例或画图说明。
(五)解决问题
培养应用意识
师:下面我们来解决两个实际问题。
1.
提问:请你边解决边思考,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呈现学生资源:
提问:这是3位同学的做法。你同意吗?从中你有什么发现吗?
预设:
①计算方法不同。有的是竖式计算,有的是简算。
②计算方法不同。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③通过解决这个问题我明白了,计算一道题,可能有不同的方法。所以做题前要观察算式,根据算式中数的特点,再结合运算符号去思考怎样计算,能不能简算,如果能简算,可以用什么运算定律进行简算。
小结:大家说的真好,计算前要观察算式的特点,根据算式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计算完可千万别忘了检查这个重要的环节。
2.李叔叔用木条制作长10分米,宽6分米的长方形画框。共有96分米的木条,最多能做几个这样的画框?
呈现学生资源:
研讨:对于这4位同学的做法,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预设:
①第1个同学的做法是错的,画框的周长计算错误。
②第2个同学的做法是对的。
③第3个同学的和第4个同学列式都是正确的,但结果却不一样,因为他把16乘2,这里的中括号给丢掉了。
小结:正像大家说的那样,解决问题前我们要认真读题,理解含义,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合适的方法来解答,解答完成后还要回顾反思,就是你们刚才说的仔细检查。
3.回顾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提问:请你回顾一下,我们是怎么解决实际问题的呢?
预设:
①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首先要认真读题,理解题目中所给的每个数量的含义,分析数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再根据数量关系进行列式解答。
②解答完了可别忘了回头看一看,仔细检查自己做的对不对。
小结:正像大家说的那样,解决问题前我们要认真读题,理解含义,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合适的方法来解答,解答完成后还要回顾反思,就是你们刚才说的仔细检查。
(六)全课总结
提问: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复习你对四则运算和运算定律又有了怎样的认识呢?
(七)布置作业
1.请你分别根据加法、减法、乘法、除法的意义讲讲小故事。
2.数学书第111页第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