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5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7-03 08:04: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四大名著”是我国古代小说的经典之作。其中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崩溃的历史趋势,具有高度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堪称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的是
A.《三国演义》
B.《水浒传》
C.《西游记》
D.《红楼梦》
2.郑和是我国古代伟大的航海家,他的足迹最远到达(

A.菲律宾群岛
B.波斯湾沿岸
C.印度半岛
D.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3.明清时徽州商人富甲一方,商业的成功引发了文化消费的高涨,长期为某个徽州商人所用的戏曲班社被外人称为“徽班”,由此可见戏曲发展主要与下列哪个因素相关
A.皇帝的扶持
B.商品经济的发展
C.艺术家创新和改进
D.民间艺人口口相传
4.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宋代.下列情景不可能遇到的是
A.安装有指南针的海船出海远航
B.工匠使用泥活字印刷书籍
C.人们颂赞“画圣”吴道子的名画《送子天王图》精美绝伦
D.人们在瓦子中谈论军机处成立、议政王大臣会议名存实亡的事情
5.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由汉人建立的封建王朝是
A.汉朝
B.宋朝
C.明朝
D.清朝
6.下列四个人物生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他们对科举制度发出了各自的表白和感慨。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A.汉朝人:我是历史上最早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很荣幸
B.隋朝人:我参加了武举考试,高强的武艺得到施展,很得意
C.唐朝人:我因为吟诗作赋水平高,考中了新科进士,很高兴
D.明朝人:我埋头钻研八股,真才实学得到充分发挥,很值得
7.马克思说:“与外界隔绝,曾是保存旧中国的首要条件”,结合如图的漫画思考,导致近代中国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  )
A.经济基础薄弱
B.对内强化君主专制
C.对外闭关锁国
D.频遭列强入侵
8.引发明末农民起义的原因有(

①政治腐败严重
②国家财政危机
③陕西连年大旱
④朝廷加派赋税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明朝大学士宋濂有一次在上朝的时候,朱元璋问他昨天在家请客没有,客人是谁,吃的什么菜。宋濂一一照实回答。朱元璋很满意地说:“你没有欺骗我。”朱元璋能够掌握大臣的一举一动是因为明朝实行的哪项措施
A.废除丞相制度
B.八股取士
C.废行省,设“三司”
D.设置厂卫特务机构
10.“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反映了清朝前期(

A.农业生产发展
B.耕地面积扩大
C.人口的增长
D.商业繁荣
11.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七十华诞,也是新疆和平解放七十周年。下列关于我国历代政府对新疆的管理,说法正确的是
A.汉朝设北庭都元帅府
B.唐朝设西域都护府
C.元朝设北庭都护府
D.清朝设伊犁将军
12.当年一部《明朝那些事儿》吸引了大批青少年读者。下列出现在这部作品中的史的实与其它三项不同类的一项是(

A.明太祖外派使臣50多次
B.设特务机构锦衣卫
C.郑和下西洋
D.戚继光抗倭
13.康熙帝和郑成功、戚继光的相似之处,是他们都(

A.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B.对开发台湾做出贡献
C.维护国家民族利益
D.打败沙皇俄国的侵略
14.某历史兴趣小组准备策划一个历史图片展,下面是其中的三幅图片,请你给这组图片选择一个恰当的标题:(

A.才华横溢的文人墨客
B.抗击侵略的民族英雄
C.忠心卫国的爱国将领
D.治国有方的大国明君
15.1757年,清王朝下令除广州一地外(又称广州十三行)停止厦门、宁波等港口的对外贸贸易,这反映了清朝
A.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B.禁止一切对外贸易
C.坚持重商轻农政策
D.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16.有学者评价某一历史事件时认为,裁撤中书省等,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这样,皇帝既为国家元首,又为行政首脑。”该学者评价的是
A.秦始皇创立皇帝制
B.唐朝完善三省六部制
C.明朝废除丞相制度
D.雍正皇帝设立军机处
17.清朝颁布法令,明确规定代表中央政府,与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A.安西都护府
B.宣政府
C.伊犁将军
D.驻藏大臣
18.康熙皇帝在台湾设置一府三县,隶属福建省;又设台湾巡道一员、总兵官一员、副将二员、兵八千镇守。这些措施(  )
①抵御了倭寇对沿海地区的侵扰
②打败了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
③加强了中央政府对台湾的管辖
④进一步巩固了祖国的东南海疆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9.“据说中国有几位君主从外国传教士方面学习外国丰富的数学知识。但中国政府的政策不使这门学问普及到群众中去。他们怕算术知识普及后,本国人能算出日蚀、月蚀,能制出历本来,皇帝在老百姓中的威信就要降低了。”材料旨在强调
A.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无需实行开放政策
B.清朝是君主集权国家,君主学会数学知识就能普及到群众中
C.清朝统治者为了维护统治压抑民智,从而实施闭关锁国政策
D.民众与外界接触,会造成反清势力增长,君主反对打开国门
20.要了解明朝时期中国农业和手工业的所有生产、加工部门以及各种物品、生产工具、生产流程,应当查阅的古代科技著作是:
A.《梦溪笔谈》
B.《天工开物》
C.《齐民要术》
D.《农政全书》
21.在徽调基础上形成的“皮黄戏”博采其他剧种的优点,又带有北京的地方特色。因此又被称为
A.徽剧
B.昆剧
C.京剧
D.汉剧
22.百科全书是指对已有知识进行整理和概述,并提供学习和检索的工具书。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是
A.《本草纲目》
B.《天工开物》
C.《农政全书》
D.《清明上河图》
23.历史证明,统一必然促进国泰民安,分裂将导致国运衰退。为了维护国家统一,代表清朝中央政府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事务的是(

A.伊犁将军
B.宣政院
C.驻藏大臣
D.乌里雅苏台将军
24.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中国姓氏文化更是源远流长。中国姓氏来源之一就是皇帝赐姓,尤其是赐国姓,对于接受者更是无上光荣。如郑成功就被赐国姓为“朱”,因此郑成功被称为国姓爷。这种现象反映出(

A.中华文化博大精深
B.皇帝爱惜子民
C.维持统治的需要
D.皇帝也爱作秀
二、简答题
25.简述清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26.中国是一个统-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为祖国的统一与强大做出了重大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隋文帝统一全国是在什么时间?隋的统有什么意义?
(2)元朝结束了五代以来多个政权并立的局面,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空前辽阔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概述元朝统的意义。行省制度的实行使行省官失去割据称雄的地理条件,这一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3)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反抗外来侵略,中国涌现许多民族英雄。请列举明清时期的民族英雄各一位,并写出他们的事迹。
27.明、清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社会出现严重危机的时期,据此回答:
为了维护祖国统一,明清时期坚决反击外来侵略,请举例说明。(至少答出两条)
参考答案
1.D
2.D
3.B
4.D
5.C
6.C
7.C
8.D
9.D
10.D
11.D
12.B
13.C
14.B
15.A
16.C
17.D
18.B
19.C
20.B
21.C
22.B
23.C
24.C
25.①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由皇帝选调亲信大臣组成。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然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
②为加强君主专制,从思想领域严密控制知识分子,大造文字狱,禁锢人们思想,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6.(1)时间:589年;意义: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顺应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大趋势。
(2)意义: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影响:行省制度为后代所沿用,影响深远。
(3)明朝:戚继光抗倭消除倭患。(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即可。)清朝:郑成功收复台湾。(其他符合题意的答案即可。)
27.
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反击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