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论语》十二章 习题课件(幻灯片17张)

文档属性

名称 11. 《论语》十二章 习题课件(幻灯片17张)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962.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7-04 11:27:3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1 《论语》十二章
1
2
3
C
课内知识优化练
提示:点击 进入讲评。
5
4
D
A
6
D
A
7
8
10
9
语文素养专项练
11
12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不亦说乎(shuō)   人不知而不愠(yùn)
B.论语(lùn) 吾日三省(shěnɡ)吾身
C.传(chuán)不习乎 曲肱而枕之(ɡōnɡ)
D.不逾矩(yù) 博学而笃志(dǔ)
C
?
?
?
?
?
?
?
?
2. 解释句中加点词。
(1)人不堪其忧(      )
(2)饭疏食,饮水 (       )
(3)必有我师焉 (        )
(4)三军可夺帅也(      )
(5)博学而笃志(      )
(6)仁在其中矣(       )
能忍受
?
?
?
?
?
?

于此,意思是在其中
改变
坚定
仁德
3. 下列加点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
A.不亦君子乎    B.学而时习之
C.吾日三省吾身 D.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A
?
?
?
?
?
A.全家齐动手,重新摆放家具,装饰房间和车库,忙得不亦乐乎。
B.严于律己,一日三省吾身,这是我党的优良传统。
C.纵然是箪食瓢饮的生活,也未曾埋没他一心向上的志气。
D.这年秋天,奶奶抱病去世,大家心里很难过,都感慨逝者如斯。
D
?
?
?
?
?
?
?
?
?
?
?
?
?
?
?
?
4. 下列各项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是(  )
A.《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如“温故知新”“舍生取义”“不耻下问”。
B. 《诗经》中的诗歌分为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各地方的民间歌谣,雅是正统的宫廷乐歌,颂是祭祀乐歌。
C. 榜眼、探花是科举时代的称号,明清两代称殿试考取一甲(第一等)第二名的人为榜眼,第三名的人为探花。
D. 杜牧在《赠别》中写到“娉娉袅袅十三馀,豆蔻梢头二月初。”后来称女子十三四岁的年纪为豆蔻年华。
A
5. 【2019·南充】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
6.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2019·青岛】《论语·学而》中曾子认为每天都要多次自我反省,其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是反省和朋友交往是不是能做到诚实守信。
(2)当别人不了解自己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态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3)孔子曾描述过一个人的人生坐标,强调了人生有几个重要的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逾矩。”
(4)孔子对“义”与“财”的论述是:不义而富且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孔子感叹时光流逝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三十而立
四十而不惑
五十而知天命
六十而耳顺
七十而从心所欲
于我如浮云
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7. (语文知识题)下面句子中加点词不能用括号里的词语替换的一项是(  )
A.傍晚时分,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静谧)
B.荷叶铺满了河面,迫切地等待着雨点,和远方的蝉声、近处的蛙鼓一起奏起夏天的雨的交响曲。(急切)
C.第二次行礼时,先生便和蔼地在一旁答礼。(温和)
D.回想起此前和此后截然不同的生活,我不能不感慨万分。(感动)
D
?
?
?
?
?
?
?
?
8. 翻译下面句子。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到这里)来,不也很快乐吗?
温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可以凭借(这一点)当老师了。
9. 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10. 经过了两千多年,《论语》中的许多句子仍然闪烁着夺目的光彩。请从课文中选择一句话,结合实际谈谈其对你的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吾日三省吾身”。启发:我们每个人都需要“三省吾身”,因为人无完人,多少会有一些缺点。我们只有天天反省,发现自身的不足,才能不断完善自己。
经》中的“昔孟母,择邻处”时,同学们的意见产生了分歧。有的同学认为,“孟母三迁”的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夸大了环境对一个人成功所起的作用,是“封建糟粕” ;《弟子规》中也有一些不合时宜的东西,所以我们没必要学习这些所谓的“国学”。如果你是活动的组织者,你怎样说服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示例:“国学”是当时特定社会、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现在看来可能会有一些过时的东西,但它同样有着许多精华。我们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有选择地汲取中华文化精髓。
11. (口语交际·语言运用素养)班级举行诵读活动,在诵读《三字
12. (综合性学习·文化传承素养)品读诸子百家,传承中华文化。
(1)【初识诸子】春秋战国,学派林立,百家争鸣。请你按照示例把下面9个选项分为三组。(只写序号)
示例:墨家——墨子——快马加鞭
①儒家 ②白驹过隙 ③孙子 ④道家 ⑤孟子
⑥知己知彼 ⑦兵家 ⑧舍生取义 ⑨庄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评说诸子】根据下面孔子的小传,请你写一段话概括孔子的伟大之处,作为校刊的“孔子专题”的前言。(不超过60字)
①⑤⑧ ④⑨② ⑦③⑥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春秋末期鲁国人。他曾在鲁国担任司寇,与鲁国权臣季氏不合,55岁时离开家乡周游列国,颠沛流离,出生入死。因为仁义礼智信思想不被诸侯们采纳,他只得返回鲁国,修《诗》《书》,订《礼》《乐》,序《周易》,作《春秋》,开办私学,聚徒讲学。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孔子开创了儒家学派,是世界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和言行被其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在《论语》里,影响中国几千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孔子主张仁义礼智信,编撰古籍,开办私学,开创儒家学派,思想(《论语》)影响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