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体验造纸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2.6 体验造纸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人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7-02 19:56: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冀人版二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六课
《体验造纸》
1、教材分析
1、第二单元“人与自然”属于“技术与工程”领域。2017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1-6年级)中在科学知识目标中关于技术与工程的1-2年级学段目标提出认识身边的人工世界,具体到本单元就应该是让学生认识人工世界,并能区分自然物体和人工物体。技术与工程领域中三个主要概念,第一个主要概念是人们为了使生产和生活更加便利、快捷、舒适,创造了丰富多彩的人工世界。其中第一个学习内容是人工世界和自然世界不一样。学习目标应为知道我们周围的人工世界是由人设计并制造出来的,具体到本课就应该是观察并描述纸的制作过程。
2、本课教材分析:
情境与问题
教材选呈现了多张纸质物品的图片,通过形象、直观的图片,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本课讨论话题,通过小鼠标提出问题:“你知道纸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吗?”引领学生进入探究环节。
探究与发现
教材通过图片展示了纸张的制作过程,学生通过观察,对造纸过程有了一定了解。教材又借助小鼠标的提问:“木屑可以造纸,还有哪些物品可以用来造纸?”鼓励学生从多角度考虑纸的来源,同时为废纸变新纸的活动奠定基础。接下来通过动手实践,亲自造纸,在活动中学习科学知识,体验科学乐趣。
应用与拓展
教材通过小鼠标提问:“你还知道哪些废旧物品能够再利用?”引导学生认识到生活中很多废物可以再利用,培养学生节约资源的意识。
二、学生分析
本单元的前两课,学生们学习了自然物体和人造物体,大家对这两类物体都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解,但是对它们之间的联系还不清楚,本课就从最常见的纸张入手,激发学生探寻自然之物和人造植物之间联系的兴趣。
大部分学生知道一些纸张的制作原料使树木、竹子、稻草等,但平时学生很少用心去观察和研究纸张的制作过程。在科学课上亲自动手制作纸张,将废纸变成新纸会使学生很感兴趣的课程,会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三、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
能举出3种以上废旧物品再利用的例子。
科学探究
能对纸的制作过程进行猜想
能用合适的语言简单描述纸的制作过程
科学态度
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纸的生产和废纸变新纸的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STSE)
培养节约资源的意识,倡导废旧物品再利用。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造纸过程,亲自动手造纸。
难点
培养节约资源的意识,倡导废旧物品再利用。
五、教学准备
烧杯、纱布,废旧纸张、玻璃棒、水
6、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二)交流总结,归纳结论
(三)亲自制作,动手实践
1、交流方法
2、亲自制作
3、结果呈现,展示交流
(四)废旧物品再利用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大家看这些是什么?出示多媒体课件:词典、纸箱、纸杯、纸袋、纸玩具图片。
问题:它们是由什么材料制作的呢?
还有那些物品是纸做的呢?
这么多物品都是纸做的,你知道纸是怎么做出来的吗?
(设计意图:通过出示身边的常见纸质物品,并设计若干有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对造纸过程的学习兴趣)
(二)交流总结,归纳结论
1、谈话交流
教师:课前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任务,让大家用自己的方法去了解除了木屑,还有哪些物品可以造纸,纸又是如何的制作,你可以上网查,可以从书上找,也可以问问家长。那现在请同学们把自己找的资料拿出来先在小组里进行交流,告诉你的小伙伴哪些材料可以造纸,纸是怎么做出来的。小组统一结果后,由小组长把制作的过程记录在我们的调查表中。
学生交流、讨论,并填写调查表
教师:同学们填完了吗?哪个小组愿意先来说说哪些材料可以造纸,造纸需要哪几步呢?
选取两到三个小组进行分享
2、观看制作过程
教师:同学们介绍了自己知道的造纸原料和制作过程,到底是不是这样呢?我们来一起了解一下吧!
(板书)
观看纸的制作过程视频
3、讨论交流
教师:1.造纸需要哪几步呢?
2.木屑可以造纸,还有哪些材料科学用来造纸呢?
4、得出结论:引导学生说出造纸的过程:木屑—纸浆—抄纸、压光—卷纸—纸张
纸是由树木加工制造的,竹子、秸秆、废纸可以造纸。
板书。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课前调查,课上小组交流,并在课上观看造纸过程的视频,这些都能帮助学生认识造纸的过程,教师只需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即可,整个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三)亲自制作,动手实践
教师:刚才大家说到废纸也可以做原料来造纸。大家看老师手里的这张纸,它就是用废纸作原料制造的。大家想不想自己亲自来做一张纸呢?
学生:想!
1、交流方法
教师:那怎么做呢?老师这里给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我们来认识一下。
学生:卫生纸、水、烧杯、玻璃棒、纱布、塑料盆、
教师:根据刚才我们总结的造纸的几个步骤,小组讨论:这些材料都是用来做什么的。
学生讨论,小组交流
教师:哪个组先来说?
预设1:1.卫生纸是用来造纸的
2.水要用来泡卫生纸
3.玻璃棒用来搅纸浆
4.纱布是把纸浆和水分离
5.塑料盆是接废水的
教师:同学们已经理解了造纸的过程,那我们现在来看看老师是如何制作再生纸的吧。
播放视频,学生观看。
教师:谁来说说老师是怎么造纸的?
预设2:准备材料—撕碎纸片—制浆—平铺、晾干—揭下成型
教师:他说的怎么样?(肯定)说的真详细!
出示课件造纸的步骤。
教师:同学们造纸的方法都学会了,那在造纸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什么?
学生对照着步骤图片说一说注意事项。(出示课件)
学生:撕纸时,需要将纸尽量撕得碎些
学生:玻璃棒搅拌时要尽量搅拌成纸浆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适时进行补充
教师:看来同学们都知道了如何造纸了,在操作之前提醒同学们,注意安全,保持卫生(课件出示)。拿出实验盘开始动手吧。纸张成型后把纱布拿到展示台上向全班展示。
2、亲自制作
小组合作进行,教师巡视,适当指导。留意遇到问题的小组
3、结果呈现,展示交流
教师再次出示那张制作好的再生纸,(标准:再生纸较为平整,无缝隙。大家做的纸,由于纸浆还没有干,因此主要看看纱布上的纸浆是否平整无缝隙)
教师:咱们一起来看看大家的作品吧。
教师:你们小组来说一说,你们觉得你们小组做的好不好,哪好?哪不好?造纸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
小组表达交流。
教师:其他小组对他们小组有什么想说的,你来评价一下。
其他小组互评。
展示2-3组。(根据当时课堂剩余时间来定)
教师:刚才我们利用卫生纸做出来了一张再生纸,有些做的很成功,纸很平整,但是有些小组还有提升的空间,大家课下交流下经验,看看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改进。争取下次可以制出更好地纸。
教师:并且通过这次活动大家是不是觉得造纸的过程并不容易呢?既然纸张的制作并不像我们想的那么容易,我们就更应该珍惜我们用的每一张纸。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以及教师指导方法亲自体验造纸的过程,并在活动后交流讨论,并分享总结。)
(四)废旧物品再利用
教师:不只是纸张我们可以回收利用,其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可以回收利用的物品,课件出示图片:衣服、水、书。。。。。
教师:同学们还知道哪些废旧物品可以再利用的?
小组成员讨论并交流分享。
教师:原来我们的生活中有这么多可以变废为宝的东西,对于它们我们能做些什么呢?请大家在生活中尽可能的回收利用废旧物品,减少环境污染。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交流了解哪些物品可以回收利用,通过学生的分享,培养学生节约资源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