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感官-----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了解我们的五种感官(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手),并知道你的感官能帮助你发现和感知周围世界。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看、听、摸、尝、闻等活动,体会观察发现和感知周围世界的作用。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并发展观察这种探究技能,并能在今后的科学探究中运用。
教学重点
1.知道不同感官的作用
2.知道在观察事物时,往往是运用多种感官
教学难点
运用感官观察事物,并能准确描述与表达。
教学准备
分组材料:桔子、餐碗、湿纸巾。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教学引入
师:鲜艳的色彩、悦耳的旋律、诱人的飘香,这些都是我们的哪些身体器官感受到的?我们的身体有哪些感觉器官?感觉器官可以帮助我们做什么?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些问题。
二.教学探究
活动(一)
以学生喜欢的水果开场,通过观察、描述引出我们的知识点—眼睛
师:同学们,大家喜欢吃水果吗?
生:喜欢。
师:嗯,水果不仅好看,而且美味可口,下面老师带着大家到水果王国走一圈,看看那里有哪些你喜欢的水果。
播放水果视频,学生观看并认识水果。
师:同学们,在水果乐园里,你们看到了哪些水果,它们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我看哪些同学能说一说。
生:苹果。
师:苹果是什么颜色的?
生:红色的。
师:苹果是什么形状的?
生:圆的。
师:这位同学说的非常好,但是呀,我发现他说的答案都非常简短,我们能不能把苹果的特点连起来说一段话呢?比如我这样说——我在水果乐园里看到了圆圆的红苹果。大家听清了吗?咱们按照这样的形式来说说其他水果。
生:我在水果乐园里看到了圆圆的紫色的葡萄。
师:嗯,你说的真好!大家听起来也很舒服!
生:我在水果乐园里看到了长长的黄色的香蕉。
师:说的真好!大家观察的真仔细,说的也非常准确!你们用身体的哪个部位认识这些水果的颜色呢?
生:眼睛。
师:对啦,眼睛能让我们看到物品的颜色,同时还能看到物品的形状,大小。
活动(二)
从水果乐园来到动物王国,学生们通过聆听各种小动物的声音,引出知识点—耳朵
师:从水果乐园出来之后,老师要带大家到动物世界去旅游啦,我们要穿越一片茂密的大森林,大家保持安静,听听有哪些动物和我们打招呼?
师:视频展示大森林和动物叫声。
师:刚才我们穿越丛林的时候,都听到了哪些动物的叫声?
生:小鸟。
师:我在动物世界听见了小鸟的叫声。你来说一遍,哪位同学再来说说,你再动物世界听见了哪种动物的叫声?
生:我在动物世界听到了奶牛的叫声。
师:说的不错,你来。
生:我在动物世界听到了大老虎的叫声。
师:嗯,非常好,能给大家学一下吗?真好,请坐!
生:我在动物世界听到了大老虎的叫声。
师:嗯,老师也注意到了,大老虎一叫,有的同学的表情都有些紧张了,大家听的很认真,说的也不错,真是太棒了!这些声音,我们是通过哪个身体部位感受到的呢?
生:齐答——耳朵。
师:没错,耳朵帮助我们听到了各种各样的声音
活动(三)
老师带领学生做一个小游戏(手指操),从而引出下一个知识点—手
师:同学们,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手指游戏吧!
师:我们游历了水果乐园,穿越了动物世界,老师发现大家有点累了,现在我们休息一会吃点水果好不好?
老师让同学们闭上眼睛,把装着桔子的盒子分给学生,为学生带去一份小小的惊喜。
师:在拿到桔子的时候,大家注意观察桔子的颜色、形状,桔子是凉的还是热的?是软的还是硬的?
生:凉的,软的。
师:谁还可以跟老师分享一下你摸到的桔子的触感。
生:我感觉桔子皮是凉的有点软。
师:嗯,太棒了!你真是一个用心学习的好孩子!大家通过哪个部位感觉到桔子皮是凉凉的,有点软呢?
生:手
师:没错,出示“手”图片。
师:接下来用你的小脸触碰一下桔子皮,有这种感觉吗?
生:用心感受。
师:我们的小手、脸蛋、裸露在外的手臂都能感觉到桔子皮是软软的,凉凉的,是因为这些部位的表层覆盖着皮肤,我们是用皮肤来认识物体的硬度和温度的。
活动(四)
通过闻一闻飘香的桔子,让学生认识身体的另一个感觉器官—鼻子
师:下面我们剥开桔子,同学们闻到了什么气味?
生:桔子的香味(齐)
师:这种香味师通过哪个部位感受到的呢?
生:鼻子(齐)
师:说的好!是鼻子帮助我们闻到各种各样的气味,但是也不是所有的气味都可以随便闻的,对于我们不认识的东西,要像这位阿姨这样闻气味,用手扇一下瓶口,用鼻子轻轻闻一下就好了,我们用这种方法闻一闻把!
活动(五)
通过亲自品尝美味的桔子,引出最后一个身体感觉器官—舌头
师:同学们,现在大家和老师一起来吃桔子把!我们拿着桔子先放到嘴唇,大家感觉有味道吗?嗯,没有,我们张开嘴,咬一小口桔子,用舌头舔舔,现在感觉到桔子的味道了吗?
生:桔子的味道是甜甜的。
师:嗯,说的真好!那我们就知道了,我们是通过身体哪个部位尝到桔子甜甜的味道的?
生:舌头。
师:对,孩子们,你们真棒,体验的真仔细!舌头可以帮我们品尝食物的味道。
师:那老师还要告诉大家,舌头虽然能尝味道,也不是随便什么东西都可以舌头品尝的,遇到你认识的东西,千万不要随便去品尝,否则就有可能中毒。
师:大家把剩下的桔子吃完,把果皮放进装桔子的餐碗里。
三,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看黑板,今天所介绍的眼、耳、手、鼻、舌,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做感官。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感觉器官,也能利用感觉器官来认真观察,我们的感觉器官是帮助我们认识科学的好帮手,我们一定要保护好它们呀!在课堂快要结束的时候,老师提醒大家,爱护环境,从我做起,带走我们桌子上的果皮纸屑!扔到垃圾箱里。
师:好!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同学们再见!
课后教学反思:
《我的感官》是人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的内容,本课教材的设计意图是组织学生通过有趣的探究活动引导学生有意识的运用感官进行观察,并能描述事物的特点,从而初步建立“感官”概念。由此实现科学课程标准上制定的关于低年段的要求:人类有感知各种环境刺激的器官;会观察与描述物体的特征。
本课主要是俩个大环节:认识感官、感知感官的作用。
课堂伊始,我采用幻灯片虚拟场景激情导入:幻灯片展示了很多种类的水果,我把它们比喻成一个绚烂的水果乐园,通过观察寻找自己爱吃的水果,发现各种水果的颜色以及形状等特点,在观察寻找的过程中去发现是谁帮助我们实现的,从而在探究过程中去认识我们的感觉器官:眼睛。我们接下来通过故事引导以音频效果在游戏的过程中认识了我们的另一个感觉器官:耳朵。我在这一个环节中放的音频有点少,比较单调,没有充分的调动起孩子们的好奇心。
反思自己,我觉得老师在课堂上不要总想着要学生说出我想要的答案,学生一时半会给不出我想要的答案,我更应该发挥教学机智,巧妙引导,也许就会收到意外惊喜。所以备课的时候一定要备学生,这样讲课的时候才会更好的驾驭课堂。
一年级学生好奇心强,特别好动,所以科学课学生的激情都很高,纪律很难掌控,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课前一定反复强调:一切听口令。从一年级开始要给他们养成良好的习惯,我在这节课前没有给他们立下规矩,也没有特别强调纪律,课堂中也没有激励措施,导致课堂纪律有些混乱,因此自己的思路也乱了,整节课讲的不是很流畅,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我知道,一堂成功的课就是用心反思,不管改善,在反思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在反思中改进自己的方法,在反思中不断去积累,去追求更大的进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虚心请教其他老师,不断的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努力上好每一节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