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真热闹》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和儿童在校园里丰富多彩的活动紧密相关,绘画的基本素材都来源于儿童平时的校园活动,画面的表达方式也是儿童们熟悉的,但创作内容不是凭空而来的,它会受到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经验的影响。因此,让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和回忆来获得强烈的感受是表现本课的基础。教师应引导儿童观察热闹和活泼的场面,理解和体会儿童的动态构成因素,表现他们自己感兴趣的情节和氛围;同时应让儿童之间有良好的感情交流,继而通过美术表达,让儿童更加热爱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本课通过谈话、模拟游戏、欣赏、启发等形式,层层推进,降低了学习难度,使其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和趣味性;鼓励学生乐于参与,乐于探究,从而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大胆联想,使学生在玩中感受美、发现美、创造美。
2、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引导学生对热闹的校园生活进行多角度的观察和详细回忆,能够画出校园热闹的活动场面。
过程与方法目标:指导学生大胆想象,画出人物的活动动态,大胆构图和用色,表现校园热闹的氛围,培养儿童画面的组织能力和表现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绘画和表达的兴趣,激发学生热爱校园生活的感情。
2、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夸张的造型、鲜艳的色彩和具有视觉冲击力的构图以及多个人物表现校园的活动氛围。
教学难点:单个人物动态的夸张表现,多个人物不同的动态,画面的气氛渲染。
3、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激趣(约3分钟)
1.
师:小朋友们好,你们还记得校园里近来有哪些活动吗?时光开始倒流,让我们重新来看一看我们班和其他班的拔河比赛。
2.
播放本班级和其他班学生拔河视频。
3.
师:请参加比赛的得力干将上台来,再次演示一下你当时的动作。(学生上台表演自己的动作)
师:像不像?你为什么要把牙齿咬得这么紧?你的身体为什么往后倒?你的眼睛为什么闭着?能说说你当时的心情吗?(请3-4名学生上台介绍自己比赛的动作、神态、心情等)
4.
师:啦啦队也激情澎湃,喊加油声音最高的是谁?谁来模仿模仿她的动作和神态?演得像不像?说说你当时是怎么想的?
5.
师:小朋友,当我们再次看到这个场景,会觉得我们的校园真
!请用两个字来形容当时我们的校园。点题:校园真热闹。
(二)、发展阶段
深入探究(约17分钟)
1.
小组观察课前发的活动照片。
师:刚才在上课前,老师给每组小朋友发了一张我们校园活动课的照片,上面有我们学校的活动,小朋友仔细看一下,是什么活动?先小组交流,再表演一下他们的动作神态,看看谁演得最逼真。
小组学生上台表演校园活动照片中的人物动作、神态等,其他学生观摩。
2.
欣赏校园各类活动。(五个镜头)
师:老师在校园内拍了好多好多同学们活动的照片,请跟着老师的照相机镜头来看看我们热闹的校园
PPT:照相机画面
第一个镜头:校园体育节
第二个镜头:六一儿童节
第三个镜头:变废为美时装秀
第四个镜头:校园冬季三项赛:跳绳、踢毽、长跑
第五个镜头:校园科技节
师:小朋友们,这些活动照片,你觉得哪一张最能表现“校园真热闹”?为什么?
学生欣赏,说一说自己觉得最热闹的一张照片,并上台夸张表现一下人物的活动动态。
3.
教师示范
(1)师:猜猜老师最喜欢的照片是哪一张?(出示照片)我最喜欢这张照片中人物的动作,瞧,我也来模仿一下照片中人物的动作。(教师进行夸张的模仿)谁能把老师的这个动作画出来呢?画之前先相互讨论一下该怎样来画?请一位同学上台来示范。
其他学生简单地评析。(教师提醒可以从神态、动作等各方面进行评析)
老师进行评析。(特别是动态和细节添加方面。)
老师在学生作业上直接进行修改。
(2)师:我们再请几位同学上台进行添画。
师:如果我就把这一个人物称为“热闹的校园”你觉得合适吗?少了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要表现热闹的校园,画一个人太少了,还可以添上其他人物)
在原来的作业上让学生尝试添画上另一个人物。(要求添画的人物要在原来人物的背后,让学生想一想怎样画)
(3)
师:还可以添加些什么?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热闹的校园还需要添上背景)
师:形象画好了,让我们来加上漂亮的色彩吧!老师先示范一个人物的色彩。(老师进行现场色彩示范)其他仍让学生进行尝试练习。
(4)
学生和老师进行点评。(教师引导学生用明快的色彩来表现热闹的校园)
4.
欣赏同龄人的优秀作品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课本中地范作,理解作品内容,再次感受热闹场面的表达。
(1)
师:画面上的小朋友们在哪活动,他们在干什么,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
学生自己观看并讨论,表述画面所表现的内容:
各种动作表现了他们的活动内容:如小朋友躺在地上,右腿高高踢起,说明他正在“倒勾球”;一腿迈向前伸直,一腿在后弯曲向上,看起来正向上跳起,很多小朋友围在一起手拉手,那是他们在做游戏;脖子长长的小朋友头顶着白色的器械,那是他们在量身高……
画面的背景更好的表现了活动的场面:小朋友旁边的足球表现他们在踢球;脚下弯曲的跑道则表现他们正在赛跑……
(2)
感受画面的场面、氛围,学生思考并讨论:表现校园热闹场面最主要的是要画出什么?(要画出小朋友和他们的各种愉快的活动组成校园里热闹的场面,特别要注意小朋友们的各种动态刻画)
师:如何表现小朋友们活动的动态呢?小朋友们身上哪些部分的刻画最能体现他们的动态特征?
教师归纳总结:饱满的构图使画面显得热闹非凡,明快的色彩烘托出热闹的气氛,夸张的动态具有一定的喜剧色彩,表达了小作者欢乐的心情,使画面充满了动感。
师:老师还要请小朋友们睁大眼睛看看,这些画是用什么材料画出来的?
(水粉色、油画棒、彩色笔等)
(3)
师:让我们走进艺术馆,看看古人是怎样表现热闹的场面的?(师生共同欣赏)
(二)、实践阶段
热情创作(约15分钟)
师:如果让你来画热闹的校园,你打算表现校园里的什么场面呢?你准备画哪些人物和背景呢?学生小组讨论一下。
教师提示:重点描绘一个或几个小朋友的动态,表现主要的人物形象,表现最精彩的瞬间,对于活动的细节进行详细地刻画,大胆地夸张,突出动态。再画一些小朋友为衬托。添加适当的背景使画面更完整,并涂上明快的色彩。也可以尝试几种绘画工具的综合运用,使画面丰富多彩,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
师:老师在这里还有一个小窍门要教给小朋友:可以先用油画棒勾出外轮廓,然后涂上水粉色。
师:小窍门学完了,来看一下今天我们的作业:画画你最喜欢的校园活动。
要求:
1.
绘画时注意画面的构思、动态的描写、色彩的处理,争取画出热闹的气氛来。
2.
可以用自己喜欢的绘画工具。
3.
可以尝试几种绘画工具的综合运用。
学生绘画,教师巡回辅导。
(四)、评析阶段
体验成功(约4分钟)
1.
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说自己的创意和构思。
2.
相互欣赏,相互评价,相互讨论,从画面的构思、动态的描写、色彩的处理等方面进行适当评述。
3.
教师点评,鼓励学生的创作,对有个性的作品进行表扬。
(五)、课堂总结
拓展延伸
(约1分钟)
小朋友,校园的活动是丰富多彩的。以后我们校园有活动时,请小朋友做个有心人。再次认真观察热闹的场面,你会发现更多有趣的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