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精选同步习题
一、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1.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初中物理课本宽度的是(
??)
A.?1.6m??????????????????????????????????B.?7.5dm??????????????????????????????????C.?18cm??????????????????????????????????D.?70μm
2.如图是常用的5号电池的示意图,其型号的另一种表示方法为“14500”,前两位数是直径,后三位数是高度这型号电池高度为(??
)
A.?14mm??????????????????????????????B.?145mm??????????????????????????????C.?500mm??????????????????????????????D.?50.0mm
3.小明同学到南美洲游学,见到一种外表酷似微型西瓜的野生水果,其独特的迷你造型和清爽的口感令人称奇。图是迷你“西瓜”与一元硬币放在起的对比照,根据图片信息,估测该迷你“西瓜”的长度约(
??)
A.?2mm????????????????????????????????????B.?2cm????????????????????????????????????C.?6mm????????????????????????????????????D.?6cm
4.如图所示的物体A的长度是(??
)
A.?2.
40cm????????????????????????????B.?2.
80cm????????????????????????????C.?2.
40mm????????????????????????????D.?2.
80mm
5.小敏同学用一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宽记录为:
17.82cm、
17.80cm、
17.81cm、
17.28cm,则物理课本的宽应为:(
??)
A.?17.70cm????????????????????????????B.?17.704cm????????????????????????????C.?17.8cm????????????????????????????D.?17.81cm
6.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刻度尺的使用或读数正确的是(??
)
A.?该木块的长度为2.00cm
B.?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
C.?该木块的长度为2.0cm
D.????????
视线与尺面的位置
7.测量工具并不是精度越高越好,要根据测量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小杰要测量教室黑板的宽度,使用下图中的哪一把刻度尺最好?(??
)
A.?钢尺??????????????????????????????????B.?三角板
C.?钢卷尺????????????????????????????????????D.?游标卡尺
8.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被严重污染,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其中PM2.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单个PM2.5隐藏在空气的浮尘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
A.?2.5
μm=2.5×10-6
m??????????????????????????????????????????B.?2.5
μm=2.5×10-5
dm
C.?2.5
μm=2.5×10-6
cm????????????????????????????????????????D.?2.5
μm=2.5×10-9
m
9.下列单位换算中正确的是(??
)
A.?3.8km=3.8km×1000m=3800m??????????????????????B.?3.8km=3.8km×1000=3800cm
C.?3.8km=3.8×1000=3800m???????????????????????????????D.?3.8km=3.8×1000m=3800m
10.下列关于误差和错误的理解,正确的是(??
)
A.?误差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B.?误差和错误,只要我们认真测量,都可以避免
C.?只要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就可以消除误差???????????D.?误差只可能尽量减小,不可能避免
二、填空题(共4题;共6分)
11.小明采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定硬币的直径,测得1枚硬币的直径是________cm。
12.如5图所示,停表的读数是________s。
13.烨同学将一段细铜丝在一只铅笔上单层紧密地缠绕了20圈,形成一个如图所示的钢丝圈,再用一把刻度尺取测量该铜丝圈的长度,测量情况如图所示,该细铜丝的直径为________cm。
14.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A”或“B”),测得该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cm。如图乙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____s。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11分)
15.某同学家里装修,所用墙纸的规格是“0.53m×10m(宽
长),厚度0.63mm”,他想测量一下墙纸厚度是否属实,实验步骤如下:
A.用刻度尺测出取一张废弃的墙纸长度为L1
B.把纸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数出圈数为n圈
C.用刻度尺测出铅笔的直径为D1
D.用刻度尺测出圆环的直径为D2
(1)以上步骤中,没有必要的步骤是________;实验步骤合理的顺序是________。
(2)墙纸的厚度的表达式是________。
(3)该同学一共测了三次,每次墙纸都重新绕过,并放在刻度尺的不同位置进行读数,结果三次读数都不相同,产生误差的原因有哪些??????
(可多选)
A.每次绕的松紧程度不同
B.刻度尺的刻度不均匀
C.墙纸厚度不均匀
D.读数时小数点点错
16.?????????????????????????????????
(1)如图甲所示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其中所使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cm;如图乙所示的停表示数为________s
.
某同学采用如图丙所示的方法测定硬币的直径,测得硬币的直径D=________cm。
(2)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一块木板的长度,方法如图所示,请指出他在测量中存在的错误有: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
答案解析
一、单选题
1.【解答】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与此差不多,为18cm.
故答案为:C.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是长度的估计,平时注意积累记忆即可。
2.【解答】由题意可知:“14500”,前两位数是直径,后三位数是高度。所以500是5号电池的高度,结合生活常识可知5号电池的高度约是5cm,即50mm,所以答案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实际物体的高度,对长度单位进行换算。
3.【解答】一枚一元硬币的直径在2cm左右。由图知,迷你“西瓜”与一元硬币的直径差不多,所以在2cm左右。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
根据常见物体的长度,结合单位,选择合理的数据解答。
4.【解答】由图像可知待测物体起始端对齐0刻线,末端对齐2.80cm刻度线,故物体A的长度是2.80cm。
故答案为:B。
【分析】刻度尺的分度值就是相邻两刻度的距离,观察刻度尺求解即可;用刻度尺读数时,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后一位。
5.【解答】由题意可知,测量数据17.28cm是错误数据,应去掉;减小误差的方法是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物理课本的宽度是:
故答案为:D。
【分析】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一定的偏差,称为误差,误差不可以被避免,为了减小测量时产生的误差,可以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来实现。
6.【解答】解:A、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读数为2.00cm,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A符合题意。
B、图中刻度尺倾斜了,没有放正,B不符合题意;
C、图中刻度尺在使用时,刻度尺边缘对齐被测对象,并放正重合;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读数为2.0cm,没有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C不符合题意;
D、图中视线未与刻度尺的尺面垂直,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刻度尺和被测量的边平齐,读数时,视线正对刻度线,记录结果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7.【解答】解:黑板的长度约4m左右,钢尺、三角板、游标卡尺的量程都比较小,不适合测量;而钢卷尺的量程在三四米左右,适合测量黑板的长度。
故答案为:C。
【分析】选用长度测量工具时,首先应考虑量程,量程必须足够打才可以,其次要考虑刻度尺的分度值,分度值越小越好。
8.【解答】根据长度单位换算关系1um=10-6m
=10-5dm=10-4cm,所以2.5
μm=2.5×10-6
m
,A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
【分析】根据长度单位换算解答。
9.【解答】解:A、“3.8km×1000m”得到的单位不存在。A不符合题意;
B、“3.8km×1000”得到的单位不是cm。B不符合题意;
C、换算过程无单位。C不符合题意;
D、进率及过程正确。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是长度单位的换算,明确单位之间的进率计算即可。
10.【解答】解:(1)误差就是在正确测量的情况下,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不是错误,A不符合题意;(2)测量中应该尽量减小误差,却不能避免误差,误差不同于错误,错误是不按操作要求测出的结果,它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误差是测量过程中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减小。
二、填空题
11.【解答】圆形硬币的直径通过三角板平移到刻度尺上,物体的长度为7.50cm-5.00cm=2.50cm。
故答案为:2.50。
【分析】根据物体对应的刻度尺上的刻度值的差计算物体的长度。
12.【解答】根据图像,分钟盘的指针在3后过半格,秒钟读数为37.5s,总时间为3×60s+37.5s=217.5s。
故答案为:217.5。
【分析】读取秒表示数时,根据分钟指针是否过半格,判断读取秒钟位置。
13.【解答】刻度尺上1cm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1mm,即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线圈左侧与6.00cm对齐,右侧与9.6cm对齐,估读为9.60cm,所以线圈的长度为:
已知细铜丝的圈数为
,故铜丝直径:
【分析】先分清刻度尺量程和分度值,读出刻度尺的格数即可,线圈的长度除以匝数.
14.【解答】利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B符合题意,根据刻度值,物体的长度为4.90cm-1.50cm=3.40cm,根据图像,秒表的分钟在1后过半格,秒钟指针读数为40.3s,总时间为60s+40.3=100.3s。
故答案为:B;3.40;100.3.
【分析】利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读取视线要正对刻度线,根据物体对应的刻度尺的刻度值之差计算物体的长度,读取秒表时,秒钟盘要将结合分钟盘指针位置。
三、实验探究题
15.【解答】(1)正确测量一张墙纸的方法:找一支圆铅笔,把纸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数出圈数为n圈,用刻度尺测出铅笔的直径为D1
,
用刻度尺测出圆环的直径为D2
,
所以没有必要的步骤为A,实验步骤合理的顺序是:BCD或BDC;(2)用圆环的直径D2减去铅笔的直径D1除去2n就是墙纸的厚度,所以墙纸的厚度的表达式:
;(3)在测量原理和方法一样的情况下,误差是由于测量者的人为客观原因及测量工具本身的准确程度引起的,例如:A、人在绕纸的时候,可能用力的大小不同,造成松紧程度不同,会产生误差,A符合题意;B、刻度尺本身刻度不均匀,在测量中会产生误差,B符合题意;C、墙纸自身可能粗细不够均匀,会导致误差的产生,C符合题意。D、读数时由于粗心,小数点记错位置,属于测量错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BC。
【分析】(1)测量较小厚度时,利用测量多个再计算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
(2)利用测量的总长度,除以个数,就是物体的厚度;
(3)多次测量不同的结果,和刻度尺有关,和物体厚度不同有关,和物体间松紧距离有关。
16.【解答】解:(1)①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测量的起始刻度不是零刻度,而是40.0cm的刻线,物体的末端对着的刻度线为71.0cm,所以物体的长度即为两刻度值差L=71.0cm-40.0cm=31.0cm;
②秒表小盘的分度值是0.5min,指针在3min和4min之间,偏过中线;大盘的分度值是0.1s,而大盘指针在37.5s,因此秒表读数为3min37.5s=217.5s;
③刻度尺每一大格代表1cm,那么每一个小格就是1mm,即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起始端从零开始,右端对的刻度是7.40cm,4个硬币直径的长度之和为7.40cm。所以硬币的直径D=
=1.85cm;(2)由图看出,①该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没有与物体边缘对齐;②读数的视线没有与刻度尺相垂直;③刻度线没有贴近被测物体。
故答案为:(1)1cm;31.0;217.5;1.85;(2)①刻度尺零刻度线没有与物体边缘对齐;②读数的视线没有与刻度尺相垂直;③刻度线没有贴近被测物体。
【分析】(1)刻度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
停表的中间的表盘代表分钟,周围的大表盘代表秒,停表读数是两个表盘的示数之和.
结合图像读出4个硬币直径的长度之和,求平均值即可.
(2)结合刻度尺的使用方法分析解答.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