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九章
压
强
第一节
第1课时
压强
基础巩固
1.在图中,正确表示压力的是(
)
A.
B.
C.
D.
2.关于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对地面的压力就是物体的重力
B竖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作压力
C.压力的大小一定与重力大小有关
D.物理书对桌子的压力是由于书本发生形变产生的
3.如图所示,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甲
乙
①甲、乙两次实验中,小桌对海绵压力的大小相等
②甲图中小桌对海绵压力作用的效果比乙图中的明显
③甲、乙两次实验,说明压力作用的效果眼压力的大小有关
④为了完成整个实验,可以将乙图中的砝码取下来,并将看到的实验现象和甲图中的对比
A.①②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18·娄底中考)社团活动在滩坊各校轰轰烈烈开展,小明参加了杂技社团,他常常在平整松软的土地上练习单脚站立和单手倒立。当他单脚站立时,在地面上留下了一个凹陷的鞋印,单手倒立时留下了一个凹陷的手掌印,那么(
)
A.单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大于单手倒立时对地面的压力
B.单脚站立时对地面的压力小于单手倒立时对地面的压力
C.手掌印凹陷的深度大于鞋印凹陷的深度
D.手掌印凹陷的深度等于鞋印凹陷的深度
5.画出图中小球对墙壁压力的示意图。
6.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利用了两个相同的木块和
一块海绵,如图所示。
甲
乙
丙
丁
(1)实验中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2)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得出:在
相同时,受力面积越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对比
两图,可以得出:在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4)对比甲、丁两图,得出压力作用的效果与压力大小无关。你认为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并叙述理由:
。
能力提升
7.我们知道,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如图所示,重25N的长方体物块甲放在水平桌面上,另一重10N的长方体物块乙放在物块甲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块甲对物块乙的压力为10N
B.物块乙对物块甲的压力为15N
C.桌面受到物块甲的压力为15N
D.桌面对物块甲的支持力为35N
8.为了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老师准备了如图所示的器材:①用钉子做腿的小桌②海绵、③砝码、④木板、⑤盛有适量水的矿泉水瓶、⑥装有沙的容器,供同学们选择。同学所选的四组器材中,不能达到探究目的的是(
)
A.①③⑥
B.③④⑤
C.②⑤
D.②③④
9.两根完全相同的条形磁铁A和B,重力都为G,按图所示叠放在水平桌面上,若磁
铁A对磁铁B的压力为F1,磁铁B对桌面的压力为F2,则(
)
A.
F1=G,
F2=2G
B
F1=G,
F2>2G
C.
F1>G,
F2=2G
D.
F1>G,
F2>2G
10.小明用一支铅笔探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他设计了如图甲、乙两种方案,你认为
(选填“甲”或“乙”)方案更合理一些,另一种方案不足的原因是
。
拓展延伸
11为了探究柱形物体对支持面压力产生的形变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小组同学猜想:可能与柱形物体的重力、形状、底面积大小有关。他们用底面积相同、重力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体放在同一水平细沙面上进行实验,如图(a)所示,接着他们再把若干个形状相同的长方体放在同一水平细沙面上进行实验,如图(b)所示,实验时他们测量了沙面下陷深度,并将有关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a)
(b)
(1)分析比较实验序号1、2、3的数据及观察的现象,
(选填“能”或“不能”)得到初步结论:受力面积相同,柱形物体对支持面压力越大,压力产生的形变效果越显著。理由:
。
(2)进一步分析比较实验序号4、5、6的数据及观察的现象可得到结论:
,柱形物体对支持面的压力产生的形变效果相同。
(3)小明同学发现以上6次实验还不能探究柱形物体对支持面压力的形变效果与形状有无关系,他应该选择其他物体再次进行实验,请把该物体符合要求的各项数据填写在实验序号7中。
实验序号
形状
压力(N)
受力面积(cm2)
下陷深度(mm)
1
长方体
2
10
2
2
正方体
3
10
3
3
圆柱体
6
10
5
4
长方体
2
5
4
5
长方体
4
10
4
6
长方体
6
15
4
7
/
(4)从表格中数据及观察到的现象,小组同学总结归纳得出:若要比较柱形物体对支持面压力产生
的形变效果显著程度,可以观察比较
以及计算
所受的压力大小进行判断。
参考答案
1.C
2.D
3.A
4.C
5.
6.(1)海绵的凹陷程度
(2)压力小
(3)甲、丙
(4)错误没有控制受力面积
相同
7.D
8.B
9.C
10.乙没有控制压力相同
11.(1)不能
柱形物体的形状不同,未控制变量
(2)形状相同的柱形物体,当其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相同时
(3)正方体
6
15
(4)下陷深度
单位受力面积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