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请听故事并思考:
“大女儿”“小女儿”各指什么物质?
物质世界里有一位父亲姓碳,人们称他为碳父。他有两个伟大的理想:一是为人类燃烧,供给人间光与热;二是为人类冶炼金属。他有两个宝贝女儿,由于小女儿出生时氧气不足,天生营养不良,从小体弱多病,并且有剧毒。碳父后悔不该在氧气不充足时生下这个孩子。父亲为了弥补自己的过失,于是他把自己一身的绝技可燃性、还原性教给了小女儿,而大女儿认为父亲不公平,便恼羞成怒,她不但不能燃烧,而且也不支持碳父的燃烧,还给人类带来了严重的”温室效应“,修建了有名的“死狗洞”。父亲为了让人类永远充满温暖、和平,于是忍痛割爱,在煤炉中夺走了大女儿的一个氧原子,将大女儿也变成了小女儿。此后父女三人一道造福于人类。”
故事中体现了单质碳、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的哪些化学性质?
请快速写出隐藏的六个化学方程式。
谜语:
小精灵遇险
小精灵很寂寞,少年宫里去玩乐。
一头扎进紫水中,紫水变得红彤彤。
忽然感到浑身热,来到空中急匆匆。
①小精灵是什么物质?
②谜语中含有两个我们已学过的
化学反应,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小精灵”扎入石灰水中,命将如何?
什么物质可以将小精灵从石灰水中救出来?
请写出两个化学方程式。
如果小精灵的小妹一氧化碳,扎入紫水中,
紫水能变红吗?扎入石灰水中石灰水能变
浑浊吗?
稳定性
可燃性
还原性
C、CO、CO2的化学性质:
可燃性
还原性
毒性
“三不”
“二水”
如何鉴别两瓶无色气体CO、CO2?
1.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两瓶气体中,若燃着的木条熄灭,则为CO2,如果气体被点燃,则为CO。
3.分别往两瓶气体中倒入适量紫色石蕊试液,摇荡,若石蕊试液变红的则为CO2
2.分别往两瓶气体中倒入适量石灰水,摇荡,若石灰水变浑浊的则为CO2。
如何鉴别两瓶无色气体CO、CO2?
《石灰吟》[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问题:①诗人用什么化合物比喻自己坚忍不拔的的毅力和高尚的情操?
②第一句诗中发生了什么变化?后三句呢?请你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后三句的变化?
③教室墙壁上的白色物质是什么?它是怎样产生的?
小二黑不团结,
高温夺宝很激烈。
一个得宝逃跑了,
一个失宝在流血。
讨论:①小二黑指我们
学过的哪两种物质?
②夺宝中的“宝”是什么?
③请写出谜语中的反应。
黑色
红色
实际消耗的物质CO的质量远远超过计算值,
其原因可能是(从实验过程分析,任意答两点)
①反应过程中首先要通入CO排尽管内空气,
结束后还要继续通CO至装置冷却;
②通入的CO也可能未完全与氧化铜反应。
C、CO、H2化学性质的比较
点燃
点燃
点燃
高温
点燃
性质
物质
可燃性
还原性
C
固态单质
C
+
O2
CO2
2C
+
O2
2CO
C
+
2CuO
2Cu+CO2
CO气态化合物
2CO
+
O2
2CO2
CO
+
CuO
Cu
+CO2
H2
气态单质
2H2
+
O2
2H2O
H2
+
CuO
Cu
+H2O
根据下列物质间的转换关系写出相关的化学方程式:
已知A、B为两种黑色粉末,D为红色单质。A、B、C、D、E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请回答:
(1)C的化学式是
;
(2)A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是
;
(3)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为
.
CO2
+2
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
稀盐酸(HCl)
CaCO3+2HCl=CaCl2+H2O+CO2↑
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
1.药品:
2.反应原理:
3.装置
步骤:
连—
查—装—收
4.验满: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5.检验: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熄灭则满.
装置简单的是____装置;
可随时添加液体反应物的是____装置;
可随时添加液体反应物,随时控制液体滴入速率的是____装置;
可随时控制反应的进行与停止的是____。
B
C
D
E
1.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用途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制大理石
B.干冰作致冷剂?
C.可用于灭火
D.在蔬菜温室中作肥料
2.鉴别CO、O2、CO2的简便方法是(
)
A.测定它们是否有毒
B.闻气味
C.用澄清的石灰水
D.用燃着的木条
A
D
咱们比一比
咱们比一比
3、家用热水瓶时间长了会在瓶胆内结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可用来除去水垢的是(
)
A
石灰水 B
稀盐酸 C
水 D
洗洁精
4、在H2、O2、CO2、CO四种气体中,燃烧放出热量高无污染的是___;有还原性的化合物是_____;固体可作制冷剂、用于人工降雨的是
;密度接近空气但不能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_____;液化后呈淡蓝色的是_______。
B
H2
CO
CO2
CO
O2
5、下列气体不宜用排空气法收集的是(
)
A、CO
B、CO2
C、H2
D、O2
6、下列物质中既具有可燃性、又具有还原性的化合物是(
)
A、H2
B、C
C、CO2
D、CO
A
D
7.将螳螂放在装有CO2的A装置中,将蟋蟀放在装有CO和O2的B装置中,两个瓶都拧紧瓶盖,结果瓶中的小动物不久都死了。
A瓶中螳螂的死因是______________;
B瓶中蟋蟀的死因是_______________。
CO2不能供给呼吸
CO有毒
8.用木材做木桩时,常把埋入地下的部分烧焦,目的是(
)
A.烘干木材
B.使木桩变得更结实
C.烧死虫子
D.形成化学性质稳定的炭层
D
金刚石
石
墨
活性炭、木炭
铅笔芯
芯片材料
导热性良好
玻璃刀
吸附性强
作电极
硬度大
导电性良好
质软、色灰黑
除臭剂
9.请将物质、性质、用途连线。
熔点高、润滑
耐高温润滑剂
10.请根据图回答:经过数小时后,小烧杯中的澄清石灰水和U形管中的液面有什么现象发生(实验装置中的气体足以维持实验期间小白鼠的生命,瓶口密封)
①小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②U形管中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
足量的Ca(OH)2溶液
←小白鼠
石灰水变浑浊
A液面下降,B液面上升
11、某同学收集了一些家庭装修时废弃的大理石碎片,并设了如图装置制取CO2,该装置优越点是
。
能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与停止
12、某同学在家里做如下小实验,根据图中的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观察到的现象①
,
②
;
(2)当蜡烛火焰熄灭后,在玻璃杯中迅速盖一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观察到的现象是
。
有气体产生、碎鸡蛋壳逐渐溶解
燃着的蜡烛熄灭
玻璃片上石灰水变
白色浑浊
13.(1)除去CO2中混有的少量CO的方法是____,(2)除去CO中混有的少量二氧化碳的方法是____,
(3)除去CuO固体中混有少量木炭粉的方法是____。
A.点燃
B.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C.通过石灰水
D.通过灼热的炭层
B
C(D)
A
1.温室效应的危害:
2.防止温室效应的方法:
温室效应
①使地球温度升高,两极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淹没部分沿海城市。
②使土地沙漠化,农业减产。
⑴减少使用含碳化石燃料⑵开发利用太阳能,氢能等清洁能源;⑶植树造林。
日常生活中,尽量不使用一次性筷子,间接地保护树木;双面使用纸张,节约纸张,减少造纸时所用的树木,间接保护树木。
你会检查装置气密性吗
原理:气体的热胀冷缩性质
具体操作:装置A,连接仪器,把导管一端放入水中,用双手握住容器的外壁,如果导管口有气泡产生,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A
B
装置B,关闭止水夹,从长颈漏斗中注入适量的水使其末端浸末在水中后,继续注水,一段时间后内长颈漏斗液面不下降,表明装置气密性良好。
C
A
(1)用固体与液体在常温下反应产生气
体应选
;
用固体受热产生气体应选
;
收集难溶性气体可选
;
收集常温下密度比空气大的气体应选 。
D
E
F
B
A
B或C
F
D
C
A
D
E
F
(2)B中长颈漏斗末端应伸到液面以下,是为了
;
A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是为了
;
伸进D、E的导管均应接近集气瓶底部,是为了
。
B
防止气体从长颈漏斗逸出
防止水倒流入试管,使试管破裂
排尽集气瓶或试管内的空气
C
A
B
(3)制取和收集H2可将装置
和
连接;
将其中的
装置改为
装置便可制取和收集CO2;
实验室用氢氧化钙固体和氯化铵固体共热制取氨气,可以选择
和
。
F
D
E
B或C
E或F
E或F
D
A
E
A
B
(4)
在已学过的初中化学知识里,可用A
装置进行的实验有
。
F
D
E
C
加热碱式碳酸铜即铜绿,
加热碳酸氢铵等。
高锰酸钾制氧气,
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氧气
碳还原氧化铜
同学们,加油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