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我的母亲(综合性学习)

文档属性

名称 黄河,我的母亲(综合性学习)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5-27 21:16: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2张PPT)
活动设想
河现为各种水道通称为“河”,但在文言文或古诗中,“河”专指黄河。例如:“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自古以来,赞颂黄河的诗文举不胜举,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她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今天,让我们做一次黄河文化巡礼,来捡拾沉淀文明印记的语言文化珍宝,来追溯过去,正视现在,展望未来。
黄河河源:冰川地区
小 组 抢 答 题
黄河起源于哪里,流入什么海域?
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流至山东进入渤海。
黄河全长多少,流经我国哪几个
省、自治区?
黄河全长5464公里
黄河共流经青海、甘肃、四川、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山东九个省区。
活动成果与展示
黄河发源于青海省巴颜喀拉山北麓,滚滚东流,注入渤海,全长5400多千米,是中国第二长河。黄河中下游地区是世界著名的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是孕育中华民族的摇篮。
黄河干流自上游至下游依次经过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陕西、山西、河南、山东9个省区。
华夏儿女缘何称炎黄子孙
公元前2500年左右,黄河流域出现轩辕氏黄帝这面大旗。黄帝植谷,造车,捕鱼,制镜,纺纱等。
同时,中华民族的另英雄也出现在黄土高原上。他就是炎帝。史传他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作耒耜,教民农作,尝百草而治百病,所以又称为神农氏。在他率领下的原始部落,于黄土高原上的渭河流域,种植百谷百蔬,使这一带的黄土为我国原始农业的发源地。 后来,炎、黄二帝联合起来,在涿鹿大战中打败了蚩尤部落,在孤泉大战中,黄帝又打败炎帝。黄河流域经历大裂变和大融合,炎、黄两族逐渐融合,也同化了其他民族部落,最后形成以黄帝为祖先的多民族的华夏族。进入阶段社会的夏、商、周三代的祖先,也是黄帝子孙。他们自称 “华夏”,有时也单称“华”或“夏”,把黄帝奉为始祖,自称 “黄帝子孙”。凝重的黄土上,因此开掘了一个农业中国。 于是,黄色成了中国的国色。中国的龙,是黄色的。隋、唐以后皇帝穿的龙袍,也是黄色的;帝王的装饰,也是黄色。
请你说出一个曾在黄河流域的古都。
西安、洛阳
请你说出一个与黄河有关的成语、谚语、俗语。
不到黄河心不甘。
跳进黄河洗不清。
看来他是不 到黄河心不死。
请你说出一句与黄河有关的古诗。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李白《将进酒》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王之涣《凉州词》
请你举出一个曾在黄河流域发现的古代文明遗址。
如陕西大荔沙苑、山西水下川、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二里岗文化、殷墟文化、岐山文化……
黄河是我国第几大河?它的大致形状与哪个汉字相似?
黄河形似“几”字,是中国第二长河。
《黄河颂》是谁写的词,谁谱的曲?
光未然 冼星海
请你说出《黄
河大合唱》中
的两个乐章。
保卫黄河
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
河西山岗万丈高,洒东河北高梁熟了。 万山丛中,抗日英雄真不少。青纱帐里,游击健儿逞英豪。 端起了土枪洋枪,挥动着大刀长矛。
保卫家乡,保卫黄河,保卫华北,保卫全中国。
怒吼吧黄河
怒吼吧,黄河。掀起你的波涛,发出你的狂叫。全世界劳动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 啊,五千年的民族苦难真不少。铁蹄下的民众苦难受不了。 但是新中国已经破晓,四万万五千万民众,已经团结起来,誓死同把国土保。你听,松花江在呼号,黑龙江在呼号,珠江发出了英勇的叫啸。扬子江上燃遍了抗日的烽火。啊,黄河,怒吼吧,怒吼吧! 向着全中国受难的人民,发出战斗的警号,向着全世界劳动的人民 发出战斗的警号。
请你说说成语“泾渭分明”的意思 ,“泾渭分明”这个成语中“泾渭”二字与黄河的关系吗?
古人认为泾水清、渭水浊。泾水流入渭水时,清浊不混。比喻界限清楚,是非分明
黄河入海口
潼关
黄土峰林
泾渭河交汇处
请你背诵几句《黄河颂》中最让你感动的诗句。
黄河上有一个著名的瀑布,请说出它的名称。
壶口瀑布
请说出“九曲黄河”名称的来历。
黄河九曲第一湾的传说
相传流淌在四川的白河,是一位身姿绰约、有闭月羞花之貌的姑娘。她在川西北大草原上蜿蜒徘徊,含情脉脉地等待着如意郎君的出现。而生长在青海冰峰雪山中的黄河则是一位智勇双全的英俊男子。他早就慕名白河女的美丽善良,不远万里来迎娶白河。所以黄河是一路寻寻觅觅,左顾右盼,曲曲折折而来。终于在索克藏寺旁见到了心仪已久的白河姑娘,而白河女也是对他一见钟情。于是,他俩手牵手至到相汇交融分不清你我,往黄河的故乡青海奔去。
另一种说法是,黄河和白河原本是亲生的兄弟俩。哥哥黄河生在青海,而白河弟弟却出生在遥远的四川。哥哥长大以后一直担心弟弟年幼体弱,在广袤的草原上迷失方向,特意从青海不怕路途遥远,不畏艰难来四川找弟弟。弟弟也听说哥哥在西方,怕自己在这空旷的原野上徘徊不前,会受到烈日的煎熬,就一路向西找兄长,还没有走出四川,在索克藏寺前就会见了哥哥。它俩就合成一股,径直往北流去,所以登上寺院背面的山顶远望,黄河是左顾右盼,一路寻寻觅觅,曲曲折折,而白河只是转了一大弯,就回头注入黄河,然后一起往西北方向流去,消失在山丘挡住视线的地方。
“三过家门而不入”说的是哪位治水英雄,他用的治水方法是什么?
黄河之水天上来,请说出下一诗句
请背诵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黄河下游由于泥沙淤积、河床抬高,又被叫做什么河。
完成下列有关水的成语:波( )壮阔 一( )千里 ( )然大波 百 ( )归海
( )清海晏
翻江( )海
( )流勇退
答案
波澜壮阔 急流勇退
一泻千里
轩然大波
百川归海
河清海晏
翻江倒海
请说一个与黄河有关的故事或传说
跳过龙门才成龙   有个古老的中国神话故事,说是在滔滔的黄河上,有一道龙门,这道龙门每隔多少年才出现一次。无数的黄河鲤鱼,经过千辛万苦地攀游,聚集在龙门要出现的地方,日日夜夜地等啊,等啊,当龙门一现,它们将拼命一跃,跳过龙门去――成为那翱翔九霄、呼风唤雨的神龙。
李闯王渡黄河
明朝末年,朝廷腐败,民不聊生。闯王李自成带领农民在陕西米脂起义,要打过黄河去,推翻明王朝的统治。当时正值初冬时分,黄河水还未结冰,而只有河水冻成了坚冰大军才能顺利通过。怎么办呢?闯王日夜焦心,愁得胡须头发在一夜之间全都白了。
第二天一清早,有两人来报:“黄河已经冻得结结实实的了。”闯王大喜,急忙传令三军赶快渡河。到了河边一看,河水还“哗哗”地流得正欢呢,根本就没结冰。可是上面却起了一座宽大的浮桥,船连船,板连板,四平八稳,正适合大军渡河。
闯王纳闷极了,正要下马察看,忽然从河里爬上来两个人,向闯王一抱拳,朗声道:’大王,我们是黄河的船夫。听说您要渡河,为民谋利,所以特地花了一夜工夫搭起这坐浮桥,就请大军上路吧。”闯王感动得热泪盈眶:“我一定不辜负百姓们的厚爱,一定要让大家过上好日子!”说罢,驱马上桥,领兵东去了。
拯 救 母 亲 河
请根据你查
找的资料,说
说黄河的现
状.
黄河断流图
黄河流域水污染图
1995年下旬,断流40多天的黄河济南段盼来了一次过流的机会,然而缓缓流来的并不是人们盼望已久的甘甜河水,而是一股黑糊糊的污水,河面上漂浮着大量白沫和被毒死的鱼类,散发着一股刺鼻的臭气……
黄河母亲在哭泣
黄河忧患——泥沙淤积
黄河历史上以水患为害,三年两决堤,百年一改道,素有"中国忧患"之称。从本世纪70年代以来,黄河水患未除,又添新患:水荒。
黄河下游的频繁断流,不仅直接影响工农业生产,加重黄河水污染和水环境的恶化,更为严重的是,用于冲沙入海的水量大大削减,大量泥沙淤积在下游河床,使河道行洪能力减弱。黄河不仅"小水大灾",而且存在着决口改道的危患。 黄河流域大部份地区处于干旱、半干旱地带,水资源贫乏,多年平均年径流580亿立方米。
万里黄河在咆哮,
祖国母亲泪满面,
风吹雨淋黄土坡,
水土流失愈严重。
炎黄子孙同携手,
积极保护多绿化,
亿兆一心爱黄河,
共同建设好家园。
水土流失 乱砍乱伐
随意放牧
黄河水污染
说说治理黄
河的办法
————公益广告 设计大比拼
以小组为单位在2分钟内设计公益
广告,构思新颖,立意深刻,数量
多者获胜。
广告:不论你身处何方,不论你离黄河有多远,只要你身上流淌着炎黄子孙的血液,请你伸出双手,保卫黄河,救救母亲! 设计思路:1、因为许多中国人都移居海外或在外经商。2、我们都是炎黄子孙。3、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所以我用“不论……只要……”的句式,把3点串联起来,就设计了这则广告。
杨依依
说说你心目
中的黄河应
该是怎样的
据历史记载,从先秦到国民党统治时期的三千多年里,仅黄河下游就曾发生过一千五百多次大的决口,每一次都造成洪水横流、千里泽国的人间惨象。而近几十年来,由于水土流失,泥沙淤积,生态环境造受严重破坏,黄河又出现了严重的缺水断流和水污染等新的问题。 我觉得要改善黄河的现状,就要治沙,并且要分流治沙,上游兴修水利工程,中流植树,下游要建坝封流,而且在黄土高原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并且我们青少年要树立环保意识,多植树造林,积极宣传环保知识,号召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不破坏植物。
在治理后,黄河两岸绿树成荫,百花齐放,百鸟争鸣,而且不再有洪水,人们可以安居乐业,幸福地生活在黄河边缘,并且这儿边缘的人们会因此而富裕起来,过上丰衣足食的日子。
现在黄河是一个悬河,现在黄河是一个分水岭了,已经高出两边平均是三四米,高于开封那个地方有的地方是十几米,黄河整个像一个大山岭一样,横亘在下游,他的治理方方案就是把两岸的大堤开很多口子,然后修闸门,把下游的水往两岸分流,利用黄河三角洲原有的水道,把黄河的水往两岸分流,他认为非常好。因为黄河的水带来的泥沙都是非常富有营养的,你可以想像,无论是物质和庄稼,它必须有富含营养的土质才行。
  黄河所带来的泥沙正是这样的土,就相当于一边把黄河的水放出去,黄河的水含有泥沙就沉淀在它流经的地方,流经的地方等于说又浇灌了又上肥了一样,我的治河方略是这样的,利用黄河是悬河的优势,在两岸大堤上开无数的闸门,把两岸的水往流,再建闸门,再向两岸分流,等于说华北平原再受黄河的恩惠,当时时代没有给他机会让他的想法试一下。
这样,人们就可以利用黄河造福炎黄子孙了!
我们期待:
赤地变青山,
黄河流碧水
又见黄河
第一次看到黄河,是在五年前。那时的黄河,河水虽然没有南方河流那样清澈,但那滚滚奔腾而去的气势深深感动了15岁的我。从那以后,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以其博大激荡深深印在我心中。 又见黄河,是前年。我们一家人,在陕西榆林地区米脂植树后,经过毛乌素沙地到山西平遥古城。 那天下午,我们来到黄河边,准备去看黄河大桥。 车在高山中蜿蜒而行,从两山之间的低洼处,隐约可见一条河,有的地方有水,有的地方没水,露出河底,车辆、行人在无水的河底上穿梭。有人告诉我,这就是黄河。 这就是黄河吗?怎么听不到水声呢? 车停了,我迫不及待地奔上黄河大桥。眼前的景象令我大吃一惊,不!这不是我心中的黄河,她不是,也不应该是这样的!眼前的黄河,河里流淌的哪里是水,是混浊的泥汤,在夕阳照映下散发着暗红色的光。她无声无息地踯躅而前,那样的疲惫不堪,那样的踉跄沉重……有的地方露出河底,河沙素面朝天,静默着。 不,这不是我心中的黄河!她应该是激荡的,汹涌的;她应该有龙的身姿,在崇山峻岭中呼啸奔腾;她应该是活生生的,是给了我们中华民族生命的母亲河”!
回想起几天前,在米脂一个很小的博物馆里,我参观了从这个地区出土的骨化石,你猜我看到了什么?鱼的化石,螺、蚌的化石,还有犀牛的化石。犀牛,那可是生活在温暖湿润、林木繁茂的地方啊。这说明,黄河及黄河两岸曾经是水清草美的地方。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才是黄河流域自然风光的真实写照。那时的黄河,水流清澈,上中游地区的山地森林广布,下游地区湖泊散落交错与蓝天相映,那时的黄河、黄河流域,没有黄色。 这里描述的不是幻想,而是历史的真实,是两千多年前的黄河。两千多年来,我们向母亲河索取得太多太多了,剧增的人口向她要吃、要住、要用……于是刀砍斧凿,森林消失了,湖泊干涸了,草地退化了,母亲河挤干了最后一滴乳汁。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然而,两千多年来,我们又向母亲河回报了什么呢?没有,直到黄色出现了,沙漠出现了,我们才警醒--母亲河已经太累了。 我们终于开始了对母亲河的回报。在毛乌素沙地,我们看到成行成排的“草网” ,还有一些适宜在沙地上生长的植物。这黄色上星罗棋布的绿色,让我们看到希望,使我们受到鼓舞,我们郑重地种下手中的树苗。 但愿又见黄河时,黄河水能清澈如故,黄土地能重披绿装。这需要我们每一双手的加入。
————摘自《中学生》2000年第10期
作业:下列题目任选一个
1、我心目中的黄河
2、总结一下参加本次活动的收获,题目自拟
活动总结
气势磅礴的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从高耸的昆仑山到浩瀚的太平洋,她经草原、越沙漠,劈开莽莽的黄土高原,滋润丰饶的华北大地,汇聚百川,行程万里,孕育了我们灿烂的文明,也荡涤了我们广阔的胸怀。
  历尽沧桑的黄河,也是我们民族的历史见证。远古的开创、秦汉的统一、唐代的繁荣、近代的耻辱、百年的奋斗。黄河用她丰美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亿万子孙,用温暖宽广的胸怀孕育了世界历史上最古老灿烂的华夏文化。那永远奔腾向前的激流,记载了我们自强不息的精神。那滔天浊浪前屹立的中流砥柱,更代表了我们民族不屈的精神。
这次活动,我们对母亲河懂了许多许多,在这里,我们呼吁:保护母亲河,让它永远生机勃勃!
Chenting7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