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历史测试题(附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新课标七年级下学期第一次历史测试题(附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05-27 12:46:04

文档简介

七年级第一次月检测历史试题
开卷部分(40分)
一、慧眼识真(认真看、仔细想,相信你一定能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题 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 案
1、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是在
A唐太宗时B、武则天时C、唐玄宗时D、隋炀帝时
2、饮茶之风在全国盛行始于 (  )
A、隋朝  B、唐朝  C、西汉  D、魏晋南北朝
3、唐朝有一位皇帝的统治被郭沫若先生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位皇帝是( )
A.唐太宗 B.唐高宗 C.武则天 D.唐玄宗
4、“诗圣”指的是
A、李白 B、杜甫 C、李春 D、白居易
5、莫高窟被称为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主要因为
A、有大量精美的彩绘和壁画 B、有大量的碑刻书法
C、大批宝物被劫掠到国外 D、建筑具有独特风格
6、“开元盛世”的出现,把唐朝推向全盛,它出现的具体时期是
A、唐高宗时期 B、唐太宗时期
C、武则天时期 D、唐玄宗时期
7、唐太宗时敢于向他直言进谏的名臣是
A、程咬金 B、李世民 C、魏征 D、秦叔宝
8、明代中期,吴承恩所写的《西游记》是我国历史上一部浪漫主义长篇神话小说,其创作的史实依据应当是。
A.《大唐西域记》 B.《封神榜》
C.《石头记》 D.《三隧平妖传》
9、“鉴真盲目航东海,一片精诚照太清。舍己为人传道艺,唐风洋溢奈良城。”这首诗追述了唐朝文化
A、对日本的影响 B、对新罗的影响
C、对天竺的影响 D、对波斯的影响
10、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反映了我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文学所呈现的突出成就,其中下列哪个朝代是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A、汉朝 B、唐朝 C、宋朝 D、清朝
11、她远嫁吐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她是
A、金城公主 B、文成公主 C、王昭君 D、太平公主
12、“赵州桥什么人儿修?玉石的栏杆什么人儿留?什么人骑驴桥上走?……这是河北民歌《小放牛》的歌词。赵州桥的设计和主持建造者是
A、祖冲之 B、贾思勰 C、僧一行 D、李春
13、唐朝时创制的新式灌溉工具是
A、翻车 B、筒车 C、曲辕车 D、耧车
14、使唐朝由强盛转向衰落的历史事件是
A、天宝危机 B、“安史之乱” C、宦官专权 D、黄巢起义
15、在历史上,与隋朝的统治类似的朝代是
A、东汉 B、秦朝 C、西晋 D、东晋
16、隋唐书法和绘画艺术灿烂夺目,某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打算举办一期“隋唐书画展”,下列人物作品可以参展的是
① 颜真卿 ② 王羲之 ③ 吴道子 ④ 柳公权 ⑤ 阎立本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
17、如果你在百度搜索中输入以下几个关键词:精忠报国、抗金名将、“谋反”,搜索出的历史人物应该是
A、赵匡胤 B、文天祥 C、寇准 D、岳飞
18、“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民族生活的情景
A、蒙古族 B、契丹族 C、党项族 D、女真族
19、1115年,女真族首领阿骨打称帝建国,国号大金。被女真族政权灭亡的政权有
A、南宋和西夏 B、北宋与西夏 C、辽与北宋 D、辽与南宋
20、我们生活的一举一、一景一物都离不开印刷品,印刷已经成为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我国最早的印刷品出现于
A、秦汉时期 B、三国时期 C、隋唐时期 D、宋元时期
开 卷 部 分(60分)
二、读图回答(本大题包含3个小题,共31分,其中21小题10分,22小题11分,23小题10分)
21、材料一
2、这条运河是哪位皇帝在位时开凿的?(1分)这条运河在历史上起到了什么作用?(2分)
22、材料一: 材料二:
①材料1所示的唐代文化使者是谁?(2分)他主要出使哪个国家?(2分)
②材料二中的鉴真主要出使哪个国家?(1分)鉴真有什么贡献?(2分)
③依据材料1,2指出唐朝时期对外政策的特点?(2分)
④以上这种对外政策,对我们有何启示?(2分)
2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右图。
材料二 “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共遵诚信,虔奉欢盟,每岁以绢二十万匹、银一十万匹……送至雄州交割。” ——《续资治通鉴长编》
请回答:(8分)
⑴根据材料一图,在下面横线上填出西夏、北宋的都城名称和建立民族。(4分)
B: 、 。
C: 、 。
⑵材料二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的哪一事件?该事件发生在哪两个政权之间?(2分)
⑶对材料二提及的议和,历来有两种评价:第一种主要是否定,认为这是一个不平等的、屈辱的盟约。第二种主要是肯定,认为签订这个盟约是件好事。你支持哪种评价?请结合史实谈谈你的看法。(4分)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包含2个小题,共29分,其中24小题13分,25小题16分)
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3分)
材料一:“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材料二: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请回答:1、以上材料与哪一项制度有关?这种制度形成于什么朝代?完善于什么朝代?什么时候被废除?(4分)
(2)对这项制度的完善作出贡献的帝王有哪三位?(3分)
(3)唐玄宗时,新科进士主要考什么内容?(1分)
(4)这一制度有什么样的影响?(3分)
(5)“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今天的考试制度源于科举制度的影响,谈谈你对考试的看法。(2分)
2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为人主,可不畏惧!”
材料二、“以铜做镜,可整衣冠;以史做镜,可见兴旺;以人为镜,可知得失。朕常宝此三镜,以防己过,今魏征殂逝,遂亡一镜矣!”
材料三、“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四:今天文成公主来西藏,狮子进了大森林,孔雀落在大平原,不落的太阳高高升起,西藏从此幸福太平 ……
请回答:
(1)材料一、二、三中的几句话皆出自历史上一位杰出的帝王之口,这位帝王是谁?他的统治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4分)
(2)结合材料一,说说看这位君主意识到了什么问题?(2分)
(3)这位帝王是如何做到“以史为镜”和“以人为镜”的?(2分)
(4)材料三说明这位君主采取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2分)
(5)哪个少数民族的哪位首领娶了文成公主?(2分) 文成公主入藏起到了什么历史作用?(2分)列举唐朝与这个民族“和同为一家”的另外两件史实。(2分)
姓名: 班级:
姓名: 班级:
1、读右图回答问题:(共7分)
(1)填写A、B、C处的地名(3分)
A:    。
B:    。
C:    。
(2)填写a、b、c、d四段运河名称:
(4分)
a: 。
b: 。
c: 。
d: 。
隋朝大运河图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清。
舍己为人传道艺,
唐风洋溢奈良城。
——郭沫若
PAGE
2七年级第一次月检测历史试题说明
一、考试目的
检测学生对本段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通过对检测结果的分析,找出不足,以便下一段有针对性地调整教学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试题结构说明
本套试题满分为100分,检测时间为60分钟,考试形式为半开半闭。本套试题包含三种题型,即单项选择题、读图回答和材料解析题。其中单项选择题40分,为闭卷部分,考试时间为15分钟;读图回答31分,材料解析题29分,为开卷部分,考试时间为45分钟。本套试题难易比为6:3:1。
三、试题内容说明
本套试题考查内容范围是新课标七年级《中国历史》下册1—9课,主要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一)单项选择题(1——20小题)
1、考查学生对1——10课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考查学生对1——10课基本知识的再现能力和基本技能的运用能力。
(二)读图回答
21小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隋朝大运河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认识到大运河是我国古代一项杰出的工程;属掌握、灵活运用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再现和识图能力。
22小题通过对唐朝的对外交往及鉴真东渡、玄奘西游等史实的考查和唐朝对外交往特点的归纳,理解唐朝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进而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属理解、掌握、灵活运用内容,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概括、运用能力。
23小题主要考查五代、辽、宋、西夏、金时期的民族关系,通过对澶渊之盟的考查,引导学生认识到各民族间的友好交往是民族关系的主流。属理解、掌握、运用内容,主要考查学生的学生识图、分析、归纳、评价能力。
(三)材料分析题
24小题通过对科举制度形成完善过程的考查,认识到科举制度是一种相对公平的人才选拔制度。属理解、掌握、识记内容,主要考查学生的记忆、归纳、分析能力。
25小题通过对贞观之治的考查认识到政府要关注民生,树立执政为民的思想;通过对文成公主、金城公主入藏等史实的考查,理解唐朝实行的开明、平等的民族政策,认识到实行民族平等、共同繁荣政策是国家繁荣的重要保障。属掌握、识记、运用内容,主要考查学生记忆、归纳、运用能力。七年级第一次月检测历史试题答案
(2010——2011学年度下学期)
一、单项选择题(共40分)
题 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 案 D B C B A D C A A B
题 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 案 B D B B B A D B C C
二、读图回答(共31分)
21、1、(1)A:洛阳B:涿郡 C:余杭
(2)a:永济渠 b:通济渠 c:邗沟 d:江南河
2、隋炀帝;加强了南北交通,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22、①、玄奘 (1分)。主要出使印度。(1分)
②、日本。(1分)坚持不懈传播唐朝文化和佛学,对中日友好关系和文化交流做出贡献。③、开放或开明 (1分)④、坚持改革开放的对外政策,学习别人的长处,发展自己(其他意思相近即可)(2分)
23、(1)B:兴庆;党项族 C:东京;汉族(2)澶渊之盟;北宋和辽
(3)第二种;澶渊之盟使双方保持了百余年的和平友 好关系,有利于双方的经济文化交流,有利于边境地区的生产发展,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
三、材料解析题(共29分)
24、(1)科举制度;隋朝;唐朝;清朝末年(各1分)
(2)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各1分)
(3)诗赋
(4)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1分)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1分)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1分)
(5)考试是测试我们对知识掌握程度,我们应端正考试的态度,认真参加考试,对于未掌握的知识应及时地解决。(言之有理即可得分)(4分)
25、(1)唐太宗李世民(2分);贞观之治(2分)
(2)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2分)
(3)以史为镜是指要吸取隋亡的教训;以人为镜是虚心纳谏(各1分)
(4)开放、开明和平等的民族政策
(5)吐蕃”的松赞干布娶了文成公主;密切了唐蕃之间经济文化交流,增强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8世纪初,金城公主加入吐蕃,唐蕃会盟。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