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我的感官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1.2 我的感官 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人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7-03 16:22: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我的感官》教学设计
本课概述
本课主要引导学生学会善于利用自己身体的感官来观察世界。课文设计了“观察橘子”、“盒子里面有什么”两个探究活动。通过这两个探究活动让学生明白,我们可以用眼、耳、鼻、舌、皮肤等感觉器官感知事物。“应用与拓展”环节,则是为了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感觉器官。
学习背景
观察是学生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教材在第2课时安排这样的内容是非常必要的。只有掌握了正确的观察方法,才能逐渐带领学生走进具体的自然世界、人工世界,才能为后面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年级的学生在幼儿园时初步认识了人的感官,已经能用感官初步感知物体的性质。如,他们知道用手摸装热水的杯子会感觉很烫,从冰箱里拿出冰淇淋时会感觉很凉,舌头可以尝出物体的味道等。但这些还只是生活经验,还缺乏科学性和规范性,还不全面。通过本课教学,可以让学生掌握如何利用感官对物体进行观察。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能说出眼、耳、鼻、舌、皮肤的作用。
科学探究:
①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物体的外部形态。
②能用语言描述观察的结果。
③能与同学讨论、交流感官的作用。
科学态度:
①能对用感官观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②能如实地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③愿意与他人分享交流、进行合作学习。
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
了解人的感官是我们学习科学的好帮手。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说出眼、耳、鼻、舌、皮肤的作用。
难点
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物体的外部形态。
教学准备
教师与学生共同准备:橘子、盒子、闹钟、黄瓜、铃铛、玩具小熊、皮球等物体。
教学过程
情景与问题
1、快速指认五官的游戏:教师说出眼、耳、鼻、舌、手(皮肤)等感官的名字,学生用手指快速指出位置,比一比谁指认得最快。
2、请同学们试着说一说:感觉器官能帮我们做什么?
3、感官到底能帮助我们做什么?
(二)探究与发现
1、观察橘子
①制定计划:在观察橘子前,与学生讨论交流“你想用什么感官观察?”、“怎么观察橘子?”、“观察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总结观察物体得一般顺序是“一看、二闻、三尝”,也可以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
提示:主义安全、卫生等。
可拓展“招气扑鼻”法。
②搜集证据:给学生足够的观察时间。
③处理信息:观察橘子用到哪些器官,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3页,让学生从小养成及时记录的好习惯。
④表达交流:你用到了哪些感觉器官?你发现橘子有什么特点?可提示:用眼睛看,你发现了什么?等。要注意让学生倾听他人的发言,要及时补充并评价,眼让学生如实地讲述观察到地现象。
⑤得出结论:引导学生总结各种感官的作用。如:眼睛能帮助我们辨别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等;耳朵能听清声音的大小、形状、颜色等;鼻子能闻出物体的气味;舌头能尝出物体的味道;皮肤(手、脸等)能分辨物体的软硬、冷热、大小、形状、表面粗糙程度等。
2、盒子里面有什么?
活动最好分组实验,让每个同学都有机会体验感官的作用。并完成《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3页。
(三)应用与拓展
1、采取分组讨论、全班交流地方式,让学生先跟小组同学说说自己地想法,再全班交流。
2、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师生交流,适时启发。
3、如何正确使用感觉器官?
正确使用眼睛的方法:时间不要太长,要休息,不要总看近处物体等。
正确使用耳朵的方法:不要长时间用耳机,打电话时左右耳轮换,遇到大的声响要捂住耳朵等。
正确使用鼻子的方法:不认识的物体不要随便闻,远离刺激性物体等。
正确使用舌头的方法:不认识的物体不要随便尝,太热或太冷的东西不要尝等。
正确使用皮肤的方法:不要用手摸太热或太冷的物体等。
课堂小结:
眼、耳、鼻、舌、皮肤是人体的重要感觉器官,在观察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眼睛能帮助我们辨别物体的大小、形状、颜色等,耳朵能听出声音的大小、高低、强弱等;鼻子能帮助我们辨别物体的气味;舌头能使我们尝出物体的味道;皮肤能辨认物体的软硬、冷热、大小、形状、表面粗糙程度等。在观察中,只有综合运用感觉器官,才能获得队物体的全面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