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4.1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案(2课时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上4.1乘法的初步认识 教案(2课时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7-03 16:50:43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乘法的初步认识(2)
【教学内容】
教材第48页例2及“做一做”第3题,第49~50页练习九第1、2、3、5题。
【教学目标】
1.创设各种活动情境,进一步体会乘法的意义,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乘法各部分的名称。
2.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验乘法和加法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3.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教学重点】
认识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认识相同加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
一、情境导入
1.课件展示图片:
  
师:大森林里,小动物们要举行动物运动会,开幕式马上就要开始了,大象伯伯发给小羊、小鹿、小狗各一束彩色气球。小猪很好奇,它在数大象伯伯发了多少个气球,你能帮助小猪算一算吗?
[板书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2)]
二、探究新知
1.进一步理解乘法含义。
出示:
师:现在是几个几?这是2个5。
出示:
师:现在是几个几?这是3个5。
师:现在一共有多个气球?可以怎样列式?
师:我看到同学们的列式是这样的,有的同学列加法算式:5+5+5=15。
有的同学列乘法算式:5×3=15 3×5=15
师: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列式?
生:他们表示的都是3个5相加,3个5连加也可以写成3×5或5×3。
2.讨论:要求一共有多少个气球,怎样列式计算。
加法算式:5+5+5=15
乘法算式:5×3=15或3×5=15
3.引导学生求“5×3=?”或“3×5=?”。
4.提问:
(1)“3×5”或“5×3”中的相同加数是几?(5)有几个相同加数?(3个)
(2)“3×5”或“5×3”表示几个几相加?(3个5相加)
5.小结:3个5相加可以表示为3×5=15或5×3=15。
6.在这两道乘法算式中5,3和15分别叫什么?
学生回答。
三、拓展延伸
1.完成教材第48页“做一做”第3题。
做完后提问:第一题的乘数是几?积是几?
请说出第二题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完成教材第49页练习九第1题。
做题时,让学生先看图,按图中的内容,说一说:相同的加数是几,就用几作乘数,有几个相同加数,就用几作另一个乘数,最后写出乘法算式。
3.完成教材第49页练习九第3题。
做完题后提问:每个算式都是几个几相加,写成乘法算式是什么?
4.完成教材第49页练习九第2题。
师:每个算式都是几个几相加,写成加法算式是什么?写成乘法算式是什么?
四、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五、作业设计
1.课堂设计。
完成教材第50页练习九第5题。
2.课后作业。
敬请选用《智慧花朵》相关习题。
六、教学板书
乘法的初步认识(2)
5+5+5=15
5×3=15
3×5=15
………
 积
【教后反思】
教师利用充满童趣的动画,把孩子带入童话世界,也使充满魅力的数学走进孩子们的心灵,让孩子们在欢快、轻松的氛围中回忆旧知,体会学习的乐趣。
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从定义上看,它应包含两个意思,即“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与“简便运算”。教学中,教师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让学生对乘法意义理解更透彻,更进一步弄清了乘法与加法的关系,使学生体验到乘法算式的简便,感受到数学的简洁美。? 表内乘法(一)
第1课时 乘法的初步认识(1)
【教学内容】
教材第47页例1及第48页的“做一做”第1、2题,第49页练习九第4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乘法的意义,结合实际问题写出乘法算式,并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丰富解决问题的策略,初步形成合作意识、探索意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结合具体情境产生对一种新运算的求知欲,经历乘法的产生、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感受到数学知识源于实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乘法的意义,读写乘法算式。
【教学难点】
把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
一、情境导入
谈话:今天老师将带大家到游乐场去玩一玩,看看里面有什么数学问题。(出示情境图)
提问:要求一共有多少人在玩过山车应该怎样列算式?
板书:2+2+2+2+2+2+2=14
二、探究新知
1.解决问题,体会加法的含义。
师:从小朋友的脸上可以看出他们玩得可高兴了。咱们先来看小飞机里共有多少人?(课件出示图片)
师:有几个3人?怎么算出来的?谁来列算式?
生:3+3+3+3+3=15
师:我们接着来看看小火车里共有多少人(课件出示图片)
师:怎样列式呢?
生:6+6+6+6=24
师:我们最后来看看过山车里共有多少人?(课件出示图片)
师:怎样来列式呢?
生:2+2+2+2+2+2+2=14
2.认识“相同加数”和“几个几”。
板书:3+3+3+3+3=15
6+6+6+6=24
2+2+2+2+2+2+2=14
师:请你观察上面的这些加法算式,它们有什么特点?
小结:在一个加法算式中,如果每个加数都相同,我们就称这些加数为“相同加数”这些算式就是在“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
师:说说每个算式的相同加数是几?是在求几个几相加?
3.理解乘法的含义。
师:刚才写了这么多个2,算式很长,写起来比较麻烦,有什么好办法吗?我们今天学习一种比较简便的方法——乘法。这种加数相同的加法,还可以用乘法表示。
[板书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1)]
师:2+2+2+2+2+2+2=14,表示7个2相加等于14。也可以写成:2×7=14或7×2=14
师:这是一个新的运算符号“×”,它叫乘号,读作:乘。这两个乘法算式读作:2乘7等于14,7乘2等于14。
小结: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可以用乘法计算,列乘法算式时,先看相同加数是几,再数有几个相同加数,然后把这两个数相乘。
出示:3+3+3+3+3=15
6+6+6+6=24
师:请把这两个加法算式写成乘法算式。
三、巩固提升
1.师:今天我们学习了一种新的运算“乘法”,认识了“乘号”,我们就来看看“乘号的由来”(引导学生看教材第51页“你知道吗?)
2.完成教材第48页“做一做”第1、2题。
四、作业设计
1.课堂设计。
完成教材第49页练习九第4题。
2.课后作业。
敬请选用《智慧花朵》相关习题。
五、教学板书
乘法的初步认识(1)
3+3+3+3+3=15    5个3相加
6+6+6+6=24
4个6相加
2+2+2+2+2+2+2=14
7个2相加
乘法算式:2×7=14 
 读作:2乘7等于14;
   或7×2=14  
读作:7乘2等于14。
      …
     乘号
【教后反思】
本节教学的核心是引导学生探究乘法的意义。教学中,教师由学生熟悉的“游乐场”导入新课,让学生主动去思考、去探索,去实践,同时又注重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既训练了语言表达,又发展了多项思维,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多维的、主体的、开放的思维能力,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