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新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物体的运动》单元测试卷(C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当用双手向两边拉长皮筋时,所要克服的力是皮筋的
,吸引曲别针的力是磁铁的
,当手放开时,橡皮会落向地面,受到的力是
。
2.如果要让小球在“过山车”轨道上运动的更快,我们可以
。
3.实验时我们一般分
、
和
,有时候也有发令员。
4.我们可以利用现代技术,如
系统确定物体的方位。
5.选择的
不同,判断物体是否
的结论也不相同。
二、判断题(每空2分,共20分)
6.我们推一下物体,物体肯定会运动起来。
(判断对错)
7.我们通常用方向和距离来描述物体的位置。
(判断对错)
8.在城市里,我们通常用比较常见的连锁店作为标志,说明位置。
(判断对错)
9.跷跷板会一上一下的做直线运动。
(判断对错)
10.沿桌面滚出的小球做曲线运动。
(判断对错)
11.既不竖直又不水平的面我们称为斜面。
(判断对错)
12.我们不能准确的测出动物的运动快慢。
(判断对错)
13.测量的三次数据有一次跟其它两次相差很大,我们也直接求平均值。
(判断对错)
14.“过山车”只有一种搭法,所以小球的滚动速度不能改变。
(判断对错)
15.我们可以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距离来比较运动的快慢。
(判断对错)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6.以下物体相对地面是运动的是( )
A.路中的广告牌
B.骑行的自行车
C.路边的石块
17.同步卫星是围绕着地球旋转和工作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因为它围绕地球旋转,所以它是运动的
B.因为它跟地球是同步的,所以它是静止的
C.它有时运动,有时静止
18.以下不是我们判断公交车运动的依据的是( )
A.坐在公交车里看到周围的汽车在运动
B.在路边看到公交车在远离
C.坐在公交车里看到路边的植物在动
19.以下关于描述物体的位置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描述位置时先要找一个参照物
B.描述位置时只能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
C.描述位置需要知道距离和方位
20.草原上的老鹰会捕捉兔子吃,以下关于老鹰和兔子的运动快慢描述正确的是( )
A.老鹰飞行得比兔子快
B.兔子跑得比老鹰快
C.老鹰和兔子的速度一样快,只是老鹰先运动
21.游乐场里有很多与运动有关的游戏,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过山车既有直线运动,又有曲线运动
B.海盗船做的运动形式是直线运动
C.碰碰车只能做曲线运动
22.下列物体放在斜面上,最容易滚动起来的是( )
A.橡皮
B.乒乓球
C.铅笔
23.玻璃球在下面哪个斜面上滚下后运动得最远( )
A.
B.
C.
24.我们在投篮球的过程中,篮球的运动方式是( )
A.直线运动
B.曲线运动
C.两者都有
25.以下关于圆柱形的铁罐的运动方式正确的是( )
A.铁罐只能滚动,不能滑动
B.铁罐只能滑动,不能滚动
C.铁罐既能滚动,又能滑动
26.测试“过山车”时,以下哪一个不是判断过山车好不好的依据( )
A.小球是否会滚出轨道
B.小球滚动的时间长短
C.过山车的大小
27.汽车在新修的宽阔的柏油路上奔跑,速度就会快。说明小车运动的快慢与( )因素有关。
A.载重量
B.路面的好坏
C.坡度的大小
28.草原上的猎豹会捕捉羚羊,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羚羊奔跑得速度都比猎豹慢
B.有一些羚羊跑得比猎豹快
C.羚羊奔跑得速度都比猎豹快
29.以下动物中奔跑速度最快的是( )
A.兔子
B.斑马
C.猎豹
30.实验时我们要多次测量,对于多次测量的数据应该怎么处理( )
A.多次测量得到的数据,喜欢哪一个就记哪一个
B.多次测量得到的数据,只要记录平均值
C.多次测量得到的数据,每一个实验数据都要记录,再分析
31.如果要测量一个物体运动的快慢,我们可以通过( )
A.相同的时间内比较物体运动的距离
B.相同的时间内比较物体运动的方位
C.不同的时间内比较物体的运动距离
32.比较不同组的“过山车”的轨道长短不能用下列哪样工具( )
A.卷尺
B.细绳
C.秒表
33.要想加快一个物体运动的速度,可以用的方法是( )
A.加大拉力
B.减少拉力
C.加重物体重量
34.我们站在自动扶梯上,我们就可以跟电梯一起上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站在电梯上,相对地面是静止的
B.人站在电梯上,相对电梯面是静止的
C.人站在电梯上,相对电梯面是运动的
35.小车从斜坡上滑下来的时候,坡度越大,小车冲出去的距离( )
A.越大
B.越小
C.不一定
四、简答题(共30分)
36.生活中的各种物体有哪些运动形式?
37.如图是2019年第9号“利奇马”台风的部分路径,你能描述“利奇马”经过浙江的具体方向吗?“利奇马”的台风眼主要经过哪些城市。
38.我们都设计和搭建了一座自己的“过山车”,在制作“过山车”时有哪些注意事项,请你写出三点。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分析】根据不同力的作用效果解答即可。
【解答】当用双手向两边拉长皮筋时,所要克服的力是皮筋的弹力,吸引曲别针的力是磁铁的磁力,当手放开时,橡皮会落向地面,受到的力是重力。
故答案为:弹力;磁力;重力。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不同力的作用效果。
2.【分析】根据“过山车”设计要求,轨道要有轨道和轨道。设计过山车时坡度要有变化。
【解答】如果要让小球在“过山车”轨道上运动的更快,我们可以改进过山车轨道,增加起点的高度或降低终点高度。
故答案为:增加起始位的高度。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通过问题分析,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制作“过山车”,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3.【分析】科学实验,是指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等物质手段,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观察、研究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的社会实践形式。
【解答】小组实验要合理分工,安排操作员、计时员、发令员和记录员。
故答案为:操作员;计时员;记录员。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通过问题分析,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科学实验,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4.【分析】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以人造地球卫星为基础的高精度无线电导航的定位系统,它在全球任何地方以及近地空间都能够提供准确的地理位置、车行速度及精确的时间信息。
【解答】GPS(或北斗)接收器通过接收卫星发射的导航信号,实现对车辆的精确定位并导航。
故答案为:GPS(或北斗)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全球定位系统,然后依据课本内容分析作答即可。
5.【分析】物体相对于其他运动的位置变化,叫做相对运动。宇宙中没有不动的物体,一切物体都在不停的运动,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
【解答】物体的运动是这一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的变化。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的结论也不相同。
故答案为:参照物;运动。
【点评】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物体的运动,运用所学知识正确作答即可。
二、判断题(每空2分,共20分)
6.【分析】根据力的作用解答即可。
【解答】我们推一下物体,物体有可能会运动起来,如果推力很小时有可能物体不运动。
故答案为:×。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力的作用效果。
7.【分析】要确定物体的位置,必须要知道这个物体在参照物什么方向上,还有就是与参照物之间的距离,这样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
【解答】根据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要确定参照物、方向和距离等要素,才能描述清楚。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评】掌握对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分析】要确定一个地点的位置,必须有参照物、方向、距离。描述物体位置时,要选择高大醒目的参照物,选择不同的的参照物,描述的结果也是不同的。
【解答】根据参照物选择的认识,通常应该选用独特的高大的建筑作为标志。连锁店较多且外部装饰大致相同,不符合独特的要求,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掌握对参照物选择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分析】有一些物体的运动包含了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有移动和旋转的组合,移动和摆动的组合,在直线运动的同时,也在曲线运动,这就是复合运动。
【解答】根据对物体运动方式的认识,跷跷板的运动既有直线运动,又有旋转,属于复合运动。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掌握对物体运动方式的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分析】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曲线运动,根据曲线运动的概念解答即可。
【解答】沿桌面滚出的小球的运动轨迹是曲线,故小球做曲线运动。
故答案为:√。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曲线运动的概念。
11.【分析】与水平方向有不为零的夹角的平面叫做斜面。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可用于克服垂直提升重物之困难,省力但是费距离。
【解答】既不竖直又不水平的面我们称为斜面,也就是倾斜的坡面。题意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学生记忆掌握什么是斜面。
12.【分析】运动的快慢可以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来测量,这就是运动速度,也可以说,在一定距离中所用时间的多少。
【解答】根据对速度的认识,我们可以通过测量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距离来推算出运动的速度,也就是运动的快慢。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掌握对速度的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3.【分析】实验要重复做三次,可以通过多次实验发现规律,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
【解答】测量的三次数据有一次跟其它两次相差很大,我们不能直接求平均值,要再测量一次。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正确对待测量数据,运用所学知识正确作答即可。
14.【分析】根据“过山车”设计要求,轨道要有轨道和轨道。设计过山车时坡度要有变化。
【解答】改变过山车的起始高度,能改变小球的滚动速度。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制作“过山车”,然后依据课本内容判断即可。
15.【分析】在相同时间内,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在相同距离下,所用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
【解答】根据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可以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距离来比较运动的快慢,物体经过的距离越长,说明物体的运动速度越快。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评】掌握对比较运动快慢的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三、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6.【分析】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关键是参照物的选择。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一般选择地面为参照物。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物体相对参照物就是运动的;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物体相当于参照物是静止的。
【解答】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物体相对参照物就是运动的,路中的广告牌相对地面是静止的,骑行的自行车相对地面是运动的,路边的石块相对地面是静止的。
故选:B。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物体相对运动的应用。
17.【分析】我们的地球在不停的自转和公转。
【解答】同步卫星是围绕着地球旋转和工作的,因为地球在不停的自转和公转,而同步卫星围绕着地球旋转,所以它是运动的。选项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熟练掌握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相关知识是答好此题的关键。
18.【分析】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关键是参照物的选择。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一般选择地面为参照物。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物体相对参照物就是运动的;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物体相当于参照物是静止的。
【解答】一般选择地面为参照物。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物体相对参照物就是运动的;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物体相当于参照物是静止的。坐在公交车里看到周围的汽车在运动是以公交车为参照物。
故选:A。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参照物的应用。
19.【分析】根据参照物的方向加距离的方法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
【解答】描述位置时先要找一个参照物,根据参照物的方位和距离参照物的距离来确定要描述物体的位置。
故选:B。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物体相对位置的描述。
20.【分析】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根据不同动物的运动速度解答即可。
【解答】草原上的老鹰会捕捉兔子吃,老鹰飞行得比兔子快。
故选:A。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
21.【分析】根据不同物体的运动轨迹解答即可。
【解答】游乐场里有很多与运动有关的游戏,过山车既有直线运动,又有曲线运动。海盗船做的运动形式是曲线运动,碰碰车可能做曲线运动。
故选:A。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不同的运动形式。
22.【分析】根据不同物体的形状以及运动特征解答即可。
【解答】物体放在斜面上,最容易滚动起来的是乒乓球。橡皮是滑动,铅笔是滚动,但是速度比乒乓球要慢。
故选:B。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不同物体的运动方式。
23.【分析】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根据斜面的特征解答即可。
【解答】玻璃球在坡度越陡的斜面上滚下后将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坡度越陡,滚下后运动得最远。
故选:C。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斜面的特征。
24.【分析】物体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的运动叫直线运动,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曲线运动。
【解答】我们在投篮球的过程中,篮球的运动轨迹是曲线,故篮球的运动方式是曲线运动。
故选:B。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不同的运动形式。
25.【分析】根据不同物体的形状以及运动方式解答即可。
【解答】圆柱形的铁罐的运动方式有滚动和滑动。侧放可以滚动,立放可以滑动。
故选:C。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物体的运动方式。
26.【分析】过山车是一种机动游乐设施,常见于游乐园和主题乐园中。
【解答】组装“过山车”时高度要恰当,高度越高,木块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越快,所以,过高和过低都不好。过山车搭建好后,需利用小球进行测试和调整,测试小球是否会滚出轨道、小球滚动的时间长短才能确定过山车搭建的好不好。过山车的大小不影响过山车的好坏。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测试“过山车”,然后依据课本内容判断即可。
27.【分析】根据影响物体运动快慢的因素解答即可。
【解答】汽车在新修的宽阔的柏油路上奔跑,速度就会快。在载重量和坡度的大小相同的情况下,小车运动的快慢与路面的好坏因素有关,宽阔的柏油路上速度相对较快。
故选:B。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物体运动快慢的因素。
28.【分析】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根据速度的概念解答即可。
【解答】草原上的猎豹会捕捉羚羊,猎豹是食肉动物,猎豹吃羚羊并不能说明猎豹都比羚羊跑得快,有可能有一些羚羊跑得比猎豹快。
故选:B。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物体运动快慢的描述。
29.【分析】根据不同动物的运动快慢情况解答即可。
【解答】动物中奔跑速度最快的是猎豹。
故选:C。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了解不同动物的运动速度。
30.【分析】测量是按照某种规律,用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
【解答】实验时我们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得到的数据,每一个实验数据都要记录,再分析,这样测量的结果才能更精确。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熟练掌握测量的相关知识是答好此题的关键。
31.【分析】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解答即可。
【解答】如果要测量一个物体运动的快慢,我们可以通过相同的时间内比较物体运动的距离,距离越远,运动速度越快。不同的时间内比较物体的运动距离,速度有可能相同,相同的时间内比较物体运动的方位,速度的快慢与方位无关。
故选:A。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物体运动速度的意义。
32.【分析】设计过山车的要求:(1)轨道的总长应在
2
米以上。(2)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3)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4)小球能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5)整座“过山车”要稳固。
【解答】过山车的轨道的总长要求应在
2
米以上,比较不同组的“过山车”的轨道长短可以用卷尺和细绳,秒表是测量时间的工具,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对过山车轨道设计的认识。
33.【分析】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解答】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可以是物体加速运动或减速运动。要想加快一个物体运动的速度,可以用的方法是沿着物体运动方向加大拉力。
故选:A。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力的作用。
34.【分析】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关键是参照物的选择。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一般选择地面为参照物。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物体相对参照物就是运动的;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物体相当于参照物是静止的。
【解答】人站在运动的电梯上,相对地面是运动的,相对电梯面是静止的。
故选:B。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物体的相对运动。
35.【分析】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根据斜面的特征解答即可。
【解答】斜坡坡度越大,小车的速度越快,冲出去的距离越大。
故选:A。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斜面的应用。
四、简答题(共30分)
36.【分析】生活中的运动方式:如钟摆运动、蹦极、拍皮球、飞机飞行等物体的运动方式是平动;如在地上滚皮球,运动的电扇等物体的运动方式是转动。而抛小球、滚铁环、槭树种子飘落是平动+转动。
【解答】根据对物体运动形式的认识,物体运动的基本方式有三种,即平动、转动、振动。前进的车轮是转动、拉抽屉是平动、被敲击的鼓皮是振动。
故答案为:物体运动的基本方式有三种,即平动、转动、振动。前进的车轮是转动、拉抽屉是平动、被敲击的鼓皮是振动。
【点评】识记物体的运动形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7.【分析】根据上北下南的方位解答即可。
【解答】“利奇马”的台风从台州登陆,先往西北方向,再转逐渐的转为北方向从湖州出浙江省。
经过台州、金华、绍兴、杭州、湖州。
故答案为:从台州登陆,先往西北方向,再转逐渐的转为北方向从湖州出浙江省。
经过台州、金华、绍兴、杭州、湖州。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台风的前进方向。
38.【分析】根据“过山车”设计要求,轨道要有轨道和轨道。设计过山车时坡度要有变化。
【解答】在建造过山车前应该先根据材料和实际进行设计。过山车设计要求:轨道的总长应在两米以上,要有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初始位置要比其它部位高,小球能滚完全部轨道,不能脱轨,整座“过山车”要稳固,完成的“过山车”需要调试,不断的进行修改。
故答案为:
根据自己的设计图和材料进行制作;注意轨道之间的连接,使小球不会脱轨;轨道的坡度要有变化;初始位置要比其它部位高。(合理即可)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设计过山车,然后依据课本内容分析解答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