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小升初科学模拟试卷(5月份)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下面的透明玻璃镜片具有放大作用的是( )
A.
B.
C.
2.下列有关晶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晶体结构只有在放大镜下才能看到
B.自然界中的所有固体物质都是由晶体组成的
C.不同种类的物质晶体结构不同
3.下列使用显微镜的步骤中,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对光
②调焦
③上片
④安放
⑤观察
A.①②⑤③④
B.④①③②⑤
C.④③①②⑤
4.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下列做法不利于环境保护的是( )
A.推广一次性筷子
B.市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
C.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
5.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是( )
A.减少垃圾数量
B.重新使用
C.回收利用
6.下列关于星座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星座是远近不同、没有联系的恒星在天空中的视觉图象
B.随着季节的变换,在天空中会出现不同的代表性星座
C.星座在天空中的位置是永远不变的
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光年是时间单位
B.宇宙是运动变化着的
C.不是所有的恒星都会发光
8.下列现象中,可以确定为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物质颜色发生变化
B.物质开始燃烧
C.物质的形状发生变化
9.下列诗句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B.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C.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10.放大镜的放大倍数越大,它的视野(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1.显微镜中的目镜和物镜其实就是两个凹透镜。
(判断对错)
12.病毒也是一种微生物,所以微生物对人类都是有害的
(判断对错)
13.要使玻片标本右上角的图象移到视野中央,应该把标本向左下角移动。
(判断对错)
14.生物细胞的形态多种多样。
(判断对错)
15.二氧化碳气体会使人窒息,它是一种有毒的气体。
(判断对错)
16.有些物质会发生变化,有些物质永远不会发生变化。
(判断对错)
17.星星越亮说明它离我们越近。
(判断对错)
18.和地球相比,月球是一个不活跃的天体。
(判断对错)
19.白色污染是指塑料制品造成的污染。
(判断对错)
20.我们只能用沉淀的方法把污水中的所有杂质分离出来。
(判断对错)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21.放大镜也叫
镜,放大倍数与
有关,它的特点是中间
,边缘
。
22.昆虫的身体分为
、
、
三部分。
23.物质的变化一般分成两类:
和
,它们最根本的区别是
。
24.含淀粉的物质遇到碘酒变
色,含淀粉的物质有
(举例一个)。
25.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常见的有四种
、
、
、
。
26.硫酸铜溶液是
色的,浸入铁钉后会发生化学变化,会看到铁钉上面出现
色固体,它是
。
27.
季是最适合观测星空的季节。
28.月球是地球的
,月球绕着地球
(方向)公转。晚上我们可以利用天空中的
来确定正北方向,它在
星座上。
29.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
,离太阳最近的行星是
。
30.目前处理垃圾的主要方法有
和
。
31.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有
、
。(举例二个)
四、实验操作题(40分)
32.请根据要求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如图1所示中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
(2)如图2所示细胞图片中,
(填字母)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
(3)如果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b”字符号,实际上它是
。
33.今年年初,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席卷全球,给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损失,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科学家想要观察新型冠状病毒,需要选择
。
A.放大镜
B.光学显微镜
C.电子显微镜
D.扫描隧道显微镜
(2)病人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身体内的白细胞会增多,消灭病毒,起到
的作用。
(3)请列举两条我们对抗、防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方法:①
②
。
34.铁生锈实验。
(1)观察如图所示的实验设计,这个实验研究的是
和
对铁钉生锈的影响。
(2)放置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后,生锈最明显的是
(填“A”“B”或“C”)。
(3)铁钉生锈属于
变化。
(4)要防止铁制品生锈,简单易行的方法有(请写出2种):①
②
。
35.读下面的月相示意,回答问题。
(1)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
太阳光。月球在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相变化的周期是
。
(2)请将以下月相和出现的时间连起来。
(3)请在如图中为以下传统节日选出当天的月相。(选择图中的A/B/C/D/E)
中秋节:
元宵节:
除夕:
(4)图D所示的月相叫
。
36.日食
(1)请画出发生日食时,太阳、月球、地球三者的示意图。
(2)日食一般发生在农历
。
37.请将下列垃圾填入相应的垃圾桶中(填序号)。
①果皮
②废轮胎
③过期药品
④易拉罐
⑤废旧报纸
⑥废旧电池
⑦剩菜剩饭
⑧打碎的瓷碗
厨余垃圾:
可回收垃圾:
其他垃圾:
有害垃圾:
2020年浙江省温州市瑞安市小升初科学模拟试卷(5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分析】凸透镜是一种常见的透镜,至少有一个表面制成球面,起到放大的作用。
【解答】凸透镜是一个最简单的放大镜,是帮助眼睛观察微小物体或细节的简单的光学仪器。为看清楚微小的物体或物体的细节,凸透镜的凸度越大放大的倍速越大。
故选:C。
2.【分析】自然界中的大部分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玻璃、松香、琥珀、珍珠等不是晶体。晶体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解答】A、晶体结构只有在放大镜下才能看到,说法错误,有的晶体很大,肉眼可见;
B、自然界中的所有固体物质都是由晶体组成的,说法错误,玻璃、松香等就不是晶体;
C、不同种类的物质晶体结构不同,晶体形状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说法正确。
故选:C。
3.【分析】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
【解答】教科书第13页的资料详细介绍了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方法和步骤。简单说来可以概括为这样几步,即: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所以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④①③②⑤。
故选:B。
4.【分析】我们应合理使用材料,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节约使用材料,尽量少使用一次性物品。使用可以再利用的材料制作的物品。使用过的物品要分类回收,能循环使用的一定要循环再次利用。
【解答】A、推广使用一次性筷子,不利于环境保护,会浪费资源,造成污染等;
B、市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能够减少对空气的污染,有利于环境保护;
C、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减少水污染,保护环境。
故选:A。
5.【分析】减少垃圾的数量是从源头上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想出许多减少垃圾数量的方法。
【解答】根据对垃圾处理的认识,从源头上解决垃圾问题的方法是减少垃圾数量。
故选:A。
6.【分析】星座是指占星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天上一群群的恒星组合。自从古代以来,人类便把三五成群的恒星与他们神话中的人物或器具联系起来,称之为“星座”。
【解答】星星从东方升起,慢慢掠过天空,再到西方落下。这其实是由地球自转造成的。通常每天一颗星升起的时间,会比前一天提早大约4分钟。另外,随着季节的推进,星座的位置也会渐渐向西边移过去,这是由地球公转造成的,C观点错误,AB观点正确。
故选:C。
7.【分析】宇宙是万物的总称,是时间和空间的统一。宇宙是物质世界,不依赖于人的意志而客观存在,并处于不断运动和发展中,在时间上没有开始没有结束,在空间上没有边界没有尽头,要掌握宇宙知识的相关内容。
【解答】宇宙是由类似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等大小不同
的天体系统组成的庞大的系统,它在不断的运动变化,B是正确的选项;A错误,光年是距离单位;C错误,所有的恒星都会发光。
故选:B。
8.【分析】物理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化学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解答】A、物质颜色发生变化不能确定为发生了化学变化,例如酱油拌饭,饭的颜色发生了变化,但并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B、燃烧是一种放热发光的化学反应,确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C、物质的形状发生变化不能确定为发生了化学变化,例如被压扁的易拉罐,形状发生了变化,但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故选:B。
9.【分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只是物质形状、大小、形态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的产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
【解答】以上诗句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故选:C。
10.【分析】透过放大镜看到的面积或区域叫做透镜的视野。
【解答】放大镜放大倍数越大,我们看到的图象越大,范围越小。
故选:B。
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
11.【分析】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
【解答】显微镜物镜和目镜都是凸透镜,显微镜的物镜成放大实像,目镜呈放大虚像。
故答案为:×。
12.【分析】细菌、真菌等微生物的种类多种多样,与人类生活的关系非常密切,大多数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如微生物的发酵在食品的制作中有重要的意义,甲烷菌可以净化污水,乳酸菌可以制作酸奶、泡菜等。少数微生物对人类是有害的,有些微生物能使人或其他生物患病。
【解答】病毒也是一种微生物,但是大多数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的,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13.【分析】我们大家都很熟悉显微镜,在学校实验室基本都接触过,它可以帮助我们看到人类肉眼看不到的东西,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实验室仪器。
【解答】显微镜成倒立的像,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所以你在目镜中观察到物体图象在右上角,如果要将图象移到中央,应该把玻片向右上角移动。
故答案为:×。
14.【分析】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具有多种多样的形态。
【解答】生物细胞的形态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生物的细胞是不同的,生物不同器官的细胞也是不同的。题意正确。
故答案为:√。
15.【分析】二氧化碳是一种在常温下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
【解答】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在肺中无法进行它与氧气的互换,导致大脑缺氧出现晕眩等窒息症状,而不是二氧化碳是一种有毒的气体。
故答案为:×。
16.【分析】一切物质都处于运动变化之中,没有永远不会发生变化的物质。
【解答】有些物质会发生变化,有些物质永远不会发生变化,这种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7.【分析】星星指的是肉眼可见的宇宙中的天体。星星内部的能量的活动使星星变的形状不规则。星星大致可分为行星、恒星、彗星、白矮星等。
【解答】离人们距离近的星星它的发光能力强,因此人们看到它就会亮。可是,即使发光能力相当强的星星,假如离人们十分遥远,那么它的亮度也许还不及比它的发光能力差几万倍的星星。所以不能因为星星的亮度判断它离我们的远近。
故答案为:×。
18.【分析】月球是个球体,距地球约38.4万千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个天体。月球比地球小的多,体积相当于地球的49分之一。
【解答】根据人类登月后在月面设置的“月震仪”的探测资料得知,和地球相比,月球是一个地质不活跃的天体。
故答案为:√
19.【分析】白色污染不仅影响市容美观,而且潜伏着巨大的危害,严重地破坏生态环境,白色污染是继大气污染、水质污染之后的又一让人头疼的环境公害。
【解答】所谓“白色污染”,是指废弃的不易降解的塑料对环境的污染,主要包括塑料袋、塑料快餐盒、餐具、杯盘、塑料包装、农用地膜等对环境的污染。
故答案为:√。
20.【分析】分离混合物的方法有过滤、蒸发、沉淀等,根据不同混合物的特征选用不同的分离方法。
【解答】我们只能用沉淀的方法把污水中的所有杂质分离出来。这种说法错误,如漂浮在污水中的垃圾就不能用沉淀的方法分离。
故答案为:×。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21.【分析】放大镜,用来观察物体微小细节的简单目视光学器件,是焦距比眼的明视距离小得多的会聚透镜。
【解答】像放大镜这样边缘薄、中间厚的透明镜片,称为凸透镜,放大倍数与凸度有关,它有放大物体、汇聚光线、成像等作用。
故答案为:凸透;凸度;厚;薄。
22.【分析】昆虫都有6足,分三对。身体分头、胸、腹3个部分。具有口器和触角,一般有两对翅(但是有的昆虫的翅在进化过程中却退化了以适应它所生活的。(1)体躯由若干环节组成,这些环节集合成头、胸、腹三个体段。(2)头部是取食和感觉的中心,具有口器和触角,通常还有复眼与单眼。(3)胸部是运动和支撑的中心,成虫阶段有3对足,一般还有2对翅。(4)腹部是生殖与代谢中心,其中包括生殖系统和大部分内脏,没有行走用的附肢。
【解答】昆虫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个部分。
故答案是:头,胸,腹
23.【分析】物理变化,指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一般说来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例如:位置、体积、形状、温度、压强的变化,以及气态、液态、固态间相互转化等。还有物质与电磁场的相互作用,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以及微观粒子(电子、原子核、基本粒子等)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都是物理变化。化学变化在生产和生活中普遍存在。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如铁的生锈、节日的焰火、酸碱中和,镁条的燃烧等等。宏观上可以看到各种化学变化都产生了新物质,这是化学变化的特征。总结: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即为化学变化。
【解答】化学变化最本质的特征就是产生了新物质。化学变化的发生一定会有新物质的产生,并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以及发光发热等现象。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白糖加热时融化变色。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物质的变化一般分成两类: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最根本的区别是否产生了新物质。
故答案为:物理变化;化学变化;是否产生了新物质。
24.【分析】淀粉有遇碘变蓝的特性,常用滴碘酒观察是否变蓝来判断是否含有淀粉。
【解答】根据检测食物营养成分的方法,含淀粉的物质遇到碘酒变蓝色,含淀粉的物质有土豆、米饭等。
故答案为:蓝;土豆。
25.【分析】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的产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
【解答】化学变化会伴随各种现象,常见的有四种: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
故答案为: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
26.【分析】硫酸铜溶液为蓝色,可以和铁发生置换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硫酸亚铁的水溶液为浅绿色。
【解答】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把铁钉一部分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浸入溶液的铁钉表面有红褐色固体析出,就是铜,同时蓝色的硫酸铜溶液颜色会变为浅绿色。
故答案为:蓝;红褐;铜。
27.【分析】星座是指占星学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天上一群群的恒星组合。自从古代以来,人类便把三五成群的恒星与他们神话中的人物或器具联系起来,称之为“星座”。
【解答】由于地球的运动,使得夏季夜空中出现的星星是最繁多的,非常适合观测。
故答案为:夏。
28.【分析】月球是个球体,距地球约38.4万千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个天体。月球比地球小的多,体积相当于地球的49分之一。
【解答】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并且是太阳系中第五大的卫星,月球围绕地球自西向东、逆时针公转,相对于所环绕的行星,它是质量最大的卫星。在北部天空的小熊星座上有著名的北极星。晚上我们可以利用天空中的北极星来确定正北方向。
故答案为:卫星;自西向东(逆时针);北极星;小熊。
29.【分析】在太阳系中,行星围绕恒星运转,卫星围绕行星运转。目前,我们已知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50多颗卫星,无数的小行星、彗星等。
【解答】金星是太阳系中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是第二颗。它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中,离太阳最近的是水星,离太阳最远的是冥王星。
故答案为:金星;水星。
30.【分析】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我们要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塑料等,废弃塑料做成的工艺品美观实用,这种处理垃圾的方法属于回收利用。
【解答】人们通常处理垃圾的方法有填埋、焚烧。但这些方法还是会影响环境。最优方法应该是堆肥法。
故答案为:填埋;焚烧。
31.【分析】环境问题,是指由于人类活动作用于周围环境所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以及这种变化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健康造成的影响。
【解答】当前突出的环境问题有垃圾、水污染、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人类正着力于相应的环境保护行动。减少废气和废物排放是控制大气污染的方法之一,我们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护人类的家园。
故答案为:水污染;大气污染。(白色污染、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
四、实验操作题(40分)
32.【分析】显微镜是由一个透镜或几个透镜的组合构成的一种光学仪器,是人类进入原子时代的标志。
【解答】(1)显微镜相应的结构名称分别是目镜、物镜、反光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在显微镜最上面的是目镜。
(2)本题考查了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的形态是长方形,A符合题意。
(3)显微镜看到的物像不但上下颠倒,左右也颠倒,所以如果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一个“b”字符号,实际上它是q。
故答案为:
(1)
(2)A。
(3)q。
33.【分析】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以及一些小型的原生动物等在内的一大类生物群体,个体微小,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
【解答】(1)电子显微镜可以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显现人肉眼看不清的细微之处,所以科学家想要观察新型冠状病毒,需要选择电子显微镜。
(2)病人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身体内的白细胞会增多,消灭病毒,起到免疫(消灭病毒)
的作用。
(3)本题考查了我们对抗、防范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方法,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即可,如戴口罩、不聚餐、勤洗手、常消毒等。
故答案为:
(1)C。
(2)免疫(消灭病毒)。
(3)戴口罩,不聚餐。(勤洗手、常消毒等,合理即可)
34.【分析】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铁生锈的原因是空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氧在有水的环境中与铁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氧化铁,就是铁锈。
【解答】(1)观察如图所示的实验设计,这个实验研究的是水和空气对铁钉生锈的影响。
(2)放置一段比较长的时间后,生锈最明显的是A,能够与空气和水充分接触,B中只能与水接触,C中只能与空气接触。
(3)铁钉生锈属于化学变化,有新物质产生。
(4)要防止铁制品生锈,简单易行的方法有:①涂油漆②涂油。
故答案为:
(1)水;空气;
(2)A;
(3)化学;
(4)涂油漆;涂油。
35.【分析】月亮在圆缺变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月相变化的顺序是:新月﹣﹣娥眉月﹣﹣上弦月﹣﹣盈凸﹣﹣满月﹣﹣亏凸﹣﹣下弦月﹣﹣残月﹣﹣新月,就这样循环,月相变化是周期性的,周期大约是一个月。
【解答】1、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月相实际上就是人们从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月相变化周期大约是一个月。
2、A是残月,发生在农历二十七左右;B是新月,发生在农历初一;C是上弦月,发生在农历初七、初八;D是蛾眉月,发生在农历初三;E是满月,发生在农历十五、十六。
3、中秋节是农历八月十五,月相是满月;元宵节是农历一月十五,月相是满月;除夕是农历腊月三十,月相是新月。
4、上蛾眉月是指农历初三到初五的月相,此时月球位于太阳以东约45°,日落时出现在西方或西南方低空,日落后2﹣3小时即落到地平线以下,可见部分为月球正面西部边缘,形状为一反C字形。
故答案为:1、反射;一个月
2、
3、E;E;B
4、蛾眉月。
36.【分析】当月球运动到太阳和地球中间,如果三者正好处在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就会挡住太阳射向地球的光,在地球上处于影子中的人,只能看到太阳的一部分或全部看不到,于是就发生了日食。
【解答】日食是当月球位于太阳与地球之间,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时,被不透明的月球挡住了沿直线传播的太阳光,在地球上看不到太阳的现象。日食一般发生在农历初一,因为这天月球正好位于太阳和地球的中间。
故答案为:初一。
37.【分析】人们在生活中会产生大量成分复杂的垃圾
这些垃圾一经丢弃会给环境带来污染。要实行垃圾分类。
【解答】本问考查垃圾分类的生活常识。生活垃圾按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分成四类,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厨余垃圾包括剩菜剩饭、骨头、菜根菜叶、果皮等食品类废物。有害垃圾包括废电池、废日光灯管、废水银温度计、过期药品等。其他垃圾包括除上述几类垃圾之外的砖瓦陶瓷、渣土、卫生间废纸、纸巾等难以回收的废弃物。所以可回收垃圾:废轮胎、易拉罐、废旧报纸;有害垃圾:废旧电池、过期药品;厨余垃圾:果皮、剩菜剩饭;其他垃圾:打碎的瓷碗。
故答案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