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新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物体的运动》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共5小题,满分10分)
1.力的单位是
,简称
,用“
”表示。
2.人们用
来解释一些复杂的、看不见的、或者是不易理解的事物和现象。在表达与交流的时候,它的成功运用,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早晨,大阳从
边升起,下午,太阳从
边落下。
4.学习了“地表剧烈变化”这一单元,我还想知道:
。
5.所有关于恐龙灭绝的理论都是
。
二.判断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
6.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
(判断对错)
7.描述一个物体,我们只需要说出前后左右。
(判断对错)
8.描述物体在哪里,可以说明物体在什么方位,还可以说明距离这个物体有多远。
(判断对错)
9.拨动拉紧的橡皮筋,它往复地抖动,我们可以把这种运动方式看成是直线运动。
(判断对错)
10.锯木头的动作是往复运动,属于曲线运动。
(判断对错)
11.沿盘山公路上山的优点利用斜面原理可以省力,缺点是要多走路。
(判断对错)
12.在跳远比赛测量距离时,必须标出起点和终点。
(判断对错)
13.科学家往往采用控制其他因素不变的方法,来研究某一个因素是否对物体产生作用。
(判断对错)
14.无烟的冷瓶倒放在有烟的热瓶上,烟不会流动。
(判断对错)
15.走的路程长,速度就快。
(判断对错)
三.选择题(共20小题,满分40分,每小题2分)
16.空中加油技术简单地说,就是在空中一架航空器给另一架或数架航空器加注燃油,使其航程加大,续航时间增长的技术。如图,飞机A相对于飞机B来说,它的状态是( )
A.运动的
B.静止的
C.无法判断
17.下列哪种方式比较科学?( )
A.大量砍伐
B.过度放牧
C.退耕还林还草
18.坐在车里,突然发现路旁的树木向后运动,这说明( )
A.汽车向后运动
B.汽车向前运动
C.旁边的汽车向前运动
D.汽车停车了
19.下列描述人物所处位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小红在学校大门口西北方向
B.小美在东北方向1米处
C.小丽在学校旗杆东南方向2米处
20.学校运动会百米决赛中,小明的成绩是17秒,小亮的成绩是16秒,小强成绩是19秒。三位同学速度最快的是( )
A.小明
B.小亮
C.小强
D.无法确定
21.锯木头的动作属于( )
A.直线运动
B.曲线运动
C.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22.用钢笔写字时,笔尖和纸的摩擦是( )
A.滑动
B.滚动
C.滚动和滑动都有
D.滚动和滑动都没有
23.下列哪种情况最省力( )
A.
B.
C.
24.钟摆的运动是( )
A.直线运动
B.曲线运动
C.既不是直线运动也不是曲线运
25.圆形物体可以向前动,比方形物体向前要。( )
A.移动
费力
B.滚动
省力
C.平移
费力
26.观察比较,合适的方法是( )
A.比较长短
B.比较高低
C.A和B
27.要比较不同“过山车”上小球的运动快慢,需要( )
A.测出小球运动的距离和时间
B.测出小球运动的距离
C.测出小球运动的时间
28.在相同时间内,甲跑了90米,乙跑了110米,丙跑了75米,三人中速度最快的是( )
A.甲
B.乙
C.丙
29.判断物体运动快慢的标准是( )
A.物体运动距离的长短
B.物体运动所用时间的长短
C.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距离的长短
30.橡皮要平铺一层盒子( )摆放,才能放得最多。
A.立着
B.平放
C.都一样
31.学校百米赛跑是利用下列( )来确定运动员运动的快慢的。
A.相同的时间内经过的距离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
B.在相同的距离下所用的时间长,物体运动的速度就越快
C.在相同的距离下所用的时间短,物体运动的速度就越快
32.“WPS演示”是我国( )公司研制开发的办公软件。
A.腾讯
B.金山
C.微软
33.声音在下列几种介质中传播时,其中传播速度最快的是( )
A.铜丝内
B.水中
C.氧气中
34.如果A、B
两人分别乘坐在速度和行驶方向都相同的两辆车里,那么,不正确的解释是( )
A.对方的运动速度发生了变化
B.B
对于A
是静止的
C.A
对于B
是静止的
35.骑自行车上坡走“S”型路线是利用了________原理。( )
A.杠杆
B.斜面
C.滑轮
四.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10分)
36.生活中很多物体在运动时表现出多种运动方式,你能举出几个例子来吗?(至少4个)
37.将表格内左侧物质按酸碱性填入表格。
物质名称
酸性物质
中性物质
碱性物质
醋、小苏打、纯净
水、未熟透的柿子、肥皂、橙子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共5小题,满分10分)
1.【分析】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1牛约等于100克的力。
【解答】力的单位是牛顿,简称牛,用“N”表示。
故答案为:牛顿;牛;N。
【点评】此题重点考查力的单位。
2.【分析】模型能方便我们解释难以直接观察到的事物以及事物之间的关系。我们接触到的模型有物理模型、图示模型、数学模型。
【解答】人们常用模型来解释一切复杂的、看不见的,或者是不易理解的事物和现象。在表达与交流时,模型的成功运用,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故答案为:模型。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模型的认识。
3.【分析】我们的地球在不停的自转和公转,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会出现不同的现象。
【解答】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昼夜交替产生;地球自西向东自转还会使人们视觉上出现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现象。早晨,太阳从东方升起;傍晚,太阳从西边落下。
故答案为:东;西。
【点评】此题考查地球的自转产生的现象,属于基础性的知识点,结合教材熟练记忆即可。
4.【分析】地球内部的运动使地表形态发生不断的变化,这种变化有时表现出来是很猛烈的,像地震和火山;有时是极其缓慢的变化,像喜马拉雅山年复一年的隆起。地球表面的很多变化都是在流水、风、冰川、海浪等自然力的作用下很缓慢的进行的。
【解答】学习了“地表剧烈变化”这一单元,我还想知道:还有哪些影响地表变化的因素?人类活动是否影响地表变化?
故答案为:还有哪些影响地表变化的因素?人类活动是否影响地表变化?
【点评】认识影响地表变化的因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分析】恐龙的灭绝在科学界有很多种假设,其中主要的观点是小行星的撞击、天气的变化和疾病的流行等。
【解答】所有恐龙灭绝的理论都是假设,没有人知道恐龙到底是怎样灭绝的。
故答案为:假设。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灭绝动物,然后依据教材知识作答。
二.判断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
6.【分析】根据力的单位以及应用解答即可。
【解答】科学技术上统一规定用“牛顿”作力的单位,简称“牛”,用“N”表示。
故答案为:√。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力的单位。
7.【分析】要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必须确定参照物,以及确定这个物体的方向、距离。
【解答】根据描述物体位置的认识,描述一个物体要有参照物、方向及距离,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掌握描述物体位置的要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分析】一个物体的位置是相对于另一个物体来说的,另一个物体就是这个物体的参照物。要确定一个地点的位置,必须有参照物、方向、距离。
【解答】描述物体在哪里,可以说明物体在什么方位,还可以说明距离这个物体有多远,必须有参照物、方向、距离。
故答案为:√。
【点评】掌握对确定物体位置的认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9.【分析】运动物体通过的路径叫做物体的运动轨迹。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的运动,叫做直线运动。
【解答】拨动拉紧的橡皮筋,它往复地抖动,其实是在做直线运动。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这类应用题,需要把握住问题的关键知识点,本题中的关键知识点是直线运动,根据直线运动的定义来作答。
10.【分析】人或物体的运动方向可以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两大类。直线运动包括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除此之外,其余的都是曲线运动。
【解答】锯木头的动作是往复运动,属于直线运动。题意错误。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察了曲线运动。
11.【分析】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能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生活中应用斜面的地方很多,如“S”形的盘山公路、各种斜坡、各种刀刃、螺丝钉的螺纹,高架桥的引桥等。
【解答】沿盘山公路上山的优点利用斜面原理可以省力,缺点是要多走路。这种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点评】此题重点考查了斜面的应用。
12.【分析】跳远是田径比赛最古老的项目之一,当人类还处于茹毛饮血的时代,跳远已成为一种生活技能。
【解答】把尺子一端放在起跳线上,另一端放在那个人跳在的位置上,使尺子与起跳线垂直,这样测量比较准确,所以在跳远比赛测量距离时,必须标出起点和终点。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把握好跳远,依据课本内容判断即可。
13.【分析】对比实验,指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实验组,通过对结果的比较分析,来探究各种因素与实验对象的关系,这样的实验称为对比实验。
【解答】对比实验是一种特别的收集证据的方法。通过有意识地改变某个条件来证明改变的条件和实验结果的关系。科学实验中常常用到对比实验就是这个原因。所以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1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2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
故答案为:
√。
【点评】本题考查了科学探究的内容,注意对比实验的变量控制。
14.【分析】空气受热膨胀,热空气上升。空气遇冷收缩,冷空气下降。
【解答】根据热空气上升,有烟的热瓶中空气向上流动,带动烟流向无烟的冷瓶。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答案为:×。
【点评】本题考查了热空气上升现象。
15.【分析】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速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运动的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的比值。
【解答】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物体运动的距离越远,则它运动的越快;在运动距离相同的情况下,物体运动的时间越长,则它运动的越慢。
故答案为:×。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速度,然后依据课本内容判断即可。
三.选择题(共20小题,满分40分,每小题2分)
16.【分析】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关键是参照物的选择。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一般选择地面为参照物。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物体相对参照物就是运动的;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物体相当于参照物是静止的。
【解答】空中加油技术简单地说,就是在空中一架航空器给另一架或数架航空器加注燃油,使其航程加大,续航时间增长的技术。如图,飞机A相对于飞机B来说,它的状态是相对静止的。
故选:B。
【点评】此题重点考查物体的相对运动。
17.【分析】地球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地方,我们要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我们面临的污染有垃圾污染、水污染和大气污染。此外,还有“白色污染”塑料制品和物种灭绝速度加快等环境问题。
【解答】大量砍伐和过度放牧会破坏环境,造成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引起沙尘暴,退耕还林还草和植树造林才是最科学的方式。
故选:C。
【点评】掌握保护环境的措施即可作答。
18.【分析】根据运动的相对性原理解答即可。
【解答】坐在车里,突然发现路旁的树木向后运动是以车为参照物,假设车是静止的树向后运动,这说明汽车向前运动。
故选:B。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19.【分析】根据方向和距离可以准确的描述物体的位置解答即可。
【解答】描述人物所处位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小丽在学校旗杆东南方向2米处。A选项没有距离的描述,B选项没有观测中心。
故选:C。
【点评】此题重点考查位置的描述。
20.【分析】科学上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解答】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物体运动的距离越远,则它运动的越快;在运动距离相同的情况下,物体运动的时间越长,则它运动的越慢。所以学校运动会百米决赛中,小亮用的时间最短,速度最快。
故选:B。
【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速度,然后依据课本内容分析作答即可。
21.【分析】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解答】锯木头的动作属于直线运动。
故选:A。
【点评】此题重点考查运动的类型以及应用。
22.【分析】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的表面运动时,两个物体的接触面会发生摩擦,运动物体要受到一种阻碍运动的力,这种力叫摩擦力。对于相同的物体,滚动的摩擦力小,滑动的摩擦力大。
【解答】用钢笔写字时,笔尖和纸的摩擦是滑动。
故选:A。
【点评】此题重点考查摩擦的种类。
23.【分析】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解答】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斜面,解题关键是知道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24.【分析】钟摆的运动是摆动。摆动是以一个基点或枢轴点摇摆,也指绕一定轴线在一定角度范围内的往复运动。
【解答】钟摆的运动是摆动。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察了钟摆的运动。
25.【分析】根据同一个物体滚动摩擦小于滑动摩擦的特征解答即可。
【解答】圆形物体可以向前动,比方形物体向前滚动要省力。
故选:B。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滚动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以及应用。
26.【分析】观察是有目的、有计划、有方向、比较持久的知觉活动,它是以视觉为主,与其他感觉融为一体的综合感知,比较是指对比同类事物的异同。
【解答】距离是两物体在空间上相隔或间隔的长度。观察比较,是比较两物体在空间上相隔的长度,合适的方法是比较高低。
故选:B。
【点评】该题考查观察比较的方法。
27.【分析】速度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和方向。速度在数值上等于物体运动的位移跟发生这段位移所用的时间的比值。
【解答】我们可以用小球测试“过山车”,在测试过程中,我们要描述小球的位置和运动形式,还需要比较不同“过山车”小球的运动快慢速度,A符合题意。
故选:A。
【点评】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速度,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说法,选出正确答案。
28.【分析】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解答】根据路程=速度×时间的关系,时间相同,路程越长速度越快,即在相同时间内,甲跑了90米,乙跑了110米,丙跑了75米,三人中速度最快的是乙。
故选:B。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速度的概念以及应用。
29.【分析】在相同的时间内,经过的距离越长,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反之越慢;在相同的距离下,所用时间越短,物体运动的速度越快,反之越慢。
【解答】科学上用速度来表示物体运动的快慢,速度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C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考查了速度,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选项,选出正确答案。
30.【分析】物体是立体的,是有很多个面的,每个面的形状可能是不一样的,以不同的面放进盒子时,它们在盒子中占据空间的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解答】橡皮“躺”着摆和“立”着摆是不一样的,用来平铺的“面”形状不一样,所以平铺一层的数量也不一样。立着放才能放得最多。
故选:A。
【点评】了解同一种物体不同的平铺方式占据空间状况不同即可作答。
31.【分析】掌握利用相同的时间比较路程或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解答】裁判是利用运动相同的路程,比较时间的长短来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所以百米赛跑利用的是在相同的距离下所用的时间短,物体运动的速度就越快。C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测量速度快慢的标准。
32.【分析】WPS演示是用来制作幻灯片的,相当于PowerPointn,就是我们通俗说的PPT,幻灯片演示文稿能够以不同的文件格式进行保存,默认的文件类型为“WPS演示文件(
.dps)”格式,也可以保存为PowerPoint文件格式(
.ppt)。
【解答】“WPS演示”是我国金山公司研制开发的办公软件。
故选:B。
【点评】掌握“WPS演示”是我国金山公司研制开发的办公软件即可作答。
33.【分析】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传声。声音在各种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不一样的,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
【解答】声音在下列几种介质中传播时,其中传播速度最快的是铜丝内。
故选:A。
【点评】此题重点考查声音的传播速度以及应用。
34.【分析】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关键是参照物的选择。参照物的选取是任意的,一般选择地面为参照物。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物体相对参照物就是运动的;物体与参照物的位置不变,物体相当于参照物是静止的。
【解答】如果A、B
两人分别乘坐在速度和行驶方向都相同的两辆车里,两个人相对静止,故A项说法错误。
故选:A。
【点评】此题重点考查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关系以及应用。
35.【分析】像搭在汽车车厢上的木板那样的简单机械,叫做斜面。斜面能省力,斜面的坡度越小越省力,坡度越大越不省力。生活中应用斜面的地方很多,如“S”形的盘山公路、各种斜坡、各种刀刃、螺丝钉的螺纹,高架桥的引桥等。
【解答】骑自行车上坡走“S”型路线是利用了斜面原理。
故选:B。
【点评】此题重点考查了斜面的应用。
四.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10分)
36.【分析】有一些物体的运动包含了一种以上的运动方式,有移动和旋转的组合,移动和摆动的组合,在直线运动的同时,也在曲线运动,这就是复合运动。
【解答】生活中很多物体在运动时表现出多种运动方式,称为是复合运动,比如直升机、车子是移动和旋转的组合,易拉罐滚动,我们在圆形操场上跑步等。
故答案为:直升机、车子是移动和旋转的组合,易拉罐滚动,我们在圆形操场上跑步等。
【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复合运动的认识。
37.【分析】酸碱性是物质在酸碱反应中呈现的特性。
【解答】能与碱反应生成相应的盐和水是酸性物质,如醋、未熟透的柿子。碱性物质通常是指具有提供电子的能力或接受质子的能力的物质,如小苏打、肥皂、橙子是碱性食物。中性物质是指那些非酸性又非碱性的物质,如纯净水。
故答案为:
物质名称
酸性物质
中性物质
碱性物质
醋、小苏打、纯净
水、未熟透的柿子、肥皂、橙子
醋、未熟透的柿子
纯净水
小苏打、肥皂、橙子是碱性食物
【点评】该题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考查了物质的酸碱性,解答该题需要用全面的观点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