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第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鲁科版选修3-3:3.2毛细现象 课时作业(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烟台市第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鲁科版选修3-3:3.2毛细现象 课时作业(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0.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03 16:49: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2毛细现象
课时作业(含解析)
1.下列说法正确的(  )
①浸润液体会在细管里上升
②附着层液体分子受到固体的引力大于液体内部对附着层分子引力时发生浸润现象
③在建筑房屋时,砌砖的地基上要铺上一层油毡或涂过沥青的厚纸,这是为了增加毛细现象使地下水容易上升
④农田里如果要保持地下水分,就要把地面的土壤锄松,可以减小毛细现象的发生
A.
B.
C.
D.
2.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鸭子从池塘中出来,羽毛并不湿--毛细现象
B.细玻璃棒尖端放在火焰上烧溶后尖端变成球形--表面张力
C.粉笔能吸干纸上的墨水--浸润现象
D.布做的雨伞,虽然纱线间有空隙,却不漏雨水--毛细现象
3.关于固体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晶体都有确定的几何形状
B.玻璃、蜂蜡、蔗糖、橡胶都是非晶体
C.液体的表面张力、浸润和不浸润都是分子力作用的表现
D.对于一定的液体和一定材质的管壁,管的内径越粗,液体能达到的高度越高
4.在水中浸入两个同样细的毛细管,一个是直的,另一个是弯的,如图所示,水在直管中上升的高度比弯管的最高点还要高,那么弯管中的水将(

A.不断地流出
B.不会流出
C.不一定会流出
D.无法判断会不会流出
5.关于液体的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表面张力会使液面收缩,分子间表现为斥力
B.附着层分子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液体对该固体是不浸润的
C.液体对某固体是不浸润的,当液体装在由这种固体物质做成的细管中时管中的液面是凸起的
D.毛细现象中,细管的内径越小,管内的液面越高
6.(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浸润液体在细管中能上升
B.不浸润液体在细管中能下降
C.鸭子从池塘中出来,羽毛并不湿是毛细现象
D.水对荷叶表面不浸润
7.下列关于浸润(不浸润)现象与毛细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水可以浸润玻璃但不能浸润蜂蜡
B.浸润液体和不浸润液体都有可能发生毛细现象
C.浸润液体都能发生毛细现象,不浸润液体都不能发生毛细现象
D.浸润液体和不浸润液体在细管中都上升
8.将不同材料制成的甲、乙细管插入相同的液体中,甲管内液面比管外液面低,乙管内液面比管外液面高,则(  )
A.液体对甲材料是浸润的
B.液体对乙材料是浸润的
C.若甲、乙两管的内径变小,则甲管内液面更低,乙管内液面更高
D.甲管中发生的不是毛细现象,而乙管中发生的是毛细现象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
A.一切晶体的光学和力学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
B.在完全失重的宇宙飞船中,水的表面存在表面张力
C.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为物体的内能
D.一定质量的0℃的冰融化为0℃的水时,分子势能增加
E.土壤里有很多毛细管,如果要把地下的水分沿着它们引到地表,可以将地面的土壤锄松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用显微镜观察到花粉颗粒在水中做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所有的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温度都不变
C.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势能一定先减小后增大
D.在细管中浸润和不浸润的液体均可产生毛细现象
E.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升高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
11.同一种液体,滴在固体A的表面时,出现如图甲所示的情况;当把毛细管B插入这种液体时,液面又出现图乙的情况.若A固体和B毛细管都很干净,则A固体和B管一定___(选填“是”或“不是”)同种材料,固体A的分子对液体附着层内的分子的引力比B管的分子对液体附着层的分子的引力_____(选填“大”或“小”).
12.毛细管内外液面的高度差与毛细管的内径有关,毛细管内径越小,高度差越________.(填“大”或“小”)
13.在久旱下透雨后,种有作物的土地往往用锄松一遍,这是为了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解析】
浸润液体会在细管里上升;附着层液体分子受到固体的引力大于液体内部对附着层分子引力时发生浸润现象;在建筑房屋时,砌砖的地基上要铺上一层油毡或涂过沥青的厚纸,这是为了阻断毛细管形成,减少毛细现象使地下水不易上升;农田里如果要保持地下水分,就要把地面的土壤锄松,可以减小毛细现象的发生,故③错误,①②④正确。
故选B。
2.B
【解析】
A.鸭子从池塘中出来,羽毛不湿,是不浸润现象,故A错误;
B.细玻璃棒尖端放在火焰上烧溶后尖端变成球形,是表面张力,故B正确;
C.粉笔能吸干纸上的墨水,是毛细现象,故C错误;
D.布做的雨伞,虽然纱线间有空隙,却不漏雨水,伞是不浸润的材料,但是不漏水的主要原因是表面张力,故D错误;
故选B。
3.C
【解析】
A.单晶体都有确定的几何形状,但多晶体没有,故A错误;
B.玻璃、蜂蜡、橡胶都是非晶体,蔗糖是晶体,故B错误;
C.液体表面与气体和固体接触会显现出不同的物理现象,这就是表面张力和浸润与不浸润,这两种物理现象都与分子间的作用力相关,故C正确;
D.实验和理论分析都说明,对于一定液体和一定材质的管壁,管的内径越细,液体所能达到的高度越高,故D错误。
故选C。
4.B
【解析】
因为毛细吸水是靠毛细管内部表面张力大小,而两个毛细管一样,且弯直不影响张力,所以两个毛细管张力吸的水多少是相同的,即弯管剩余长度与直管剩余长度一样,所以水不会流出,故选项B正确。
5.C
【解析】
A.
表面张力会使液面收缩,表面层分子间距较大,分子间表现为引力,选项A错误;
B.
附着层分子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时,使液体跟固体接触的面积有扩大的趋势,液面是凹形形状,液体对该固体是浸润的,选项B错误;
C.
液体对某固体是不浸润的,当液体装在由这种固体物质做成的细管中时管中的液面是凸起的,选项C正确;
D.
毛细管插入跟它浸润的液体中时,管内液面上升,细管的内径越小,管内的液面越高;插入跟它不浸润的液体中时,管内液面降低,细管的内径越小,管内的液面越低,故D错误。
6.ABD
【解析】
毛细管插入浸润液体中,管内液面上升,高于管外。故A正确;毛细管插入不浸润液体中,管内液体下降,低于管外的现象。故B正确;鸭子从池塘中出来,羽毛并不湿是不浸润现象,选项C错误;水对荷叶表面不浸润,选项D正确.
7.AB
【解析】
A.水可以浸润玻璃但不能浸润蜂蜡,选项A正确;
BCD.浸润液体和不浸润液体都有可能发生毛细现象,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会上升,不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会下降,浸润液体呈凹液面,不浸润液体呈凸液面,选项B正确,CD错误;
故选AB。
8.BC
【解析】
AB.如果液体浸润管壁,管内液面高于管外液面,如果液体不浸润管壁,管内液面低于管外液面,这种现象叫毛细现象,故A错误,B正确;
C.在液体和毛细管材料一定的情况下,管越细毛细现象越明显,故C正确;
D.毛细现象是指浸润液体在细管中上升的现象,以及不浸润的液体在细管中下降的现象,故D错误。
故选BC。
9.BCD
【解析】
单晶体的光学和力学性质都是各向异性的,A错误;表面张力与重力无关,故在完全失重的宇宙飞船中,水的表面存在表面张力,B正确;物体内部所有分子动能和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C正确;一定质量的0°C的冰融化为0°C的水时,分子势能增加,分子动能不变,D正确;植物吸收水分是利用自身的毛细现象,不是土壤有毛细管,E错误;
故选BCD.
10.BDE
【解析】
A.布朗运动不是液体分子的运动,也不是固体小颗粒分子的运动,而是小颗粒的运动,反映了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故A错误;
B.晶体有固定的熔点,晶体在熔化过程中的温度不变。故B正确;
C.分子势能的变化要看分子间的距离在什么范围之内。当时,分子距离增大,分子势能增大;当时,分子距离增大,分子势能减小。故C错误;
D.在细管中浸润和不浸润的液体均可产生毛细现象。故D正确;
E.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温度升高时,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大。故E正确。
11.不是

【解析】
[1]该液体不能附着在A的表面,所以对A是不浸润的;当把毛细管B插入这种液体时,液面呈现凹形说明液体对B是浸润的,所以A与B一定不是同种材料;
[2]根据浸润与不浸润的特点可知,浸润时,附着层内的分子引力小于固体对分子的引力;而不浸润时,附着层内的分子引力大于固体对分子的引力,所以固体A的分子对液体附着层内的分子的引力比B管的分子对液体附着层内的分子的引力小些。
12.大
【解析】
明确毛细现象的性质,根据毛细管中受到力的大小,与面积及密度有关,从而即可求解.
【详解】
根据浸润液体在毛细管内上升到表面张力向上的拉引作用跟升高的液柱重力相等时为止,所以液柱上升的高度与液体密度、毛细管内径和液体的性质都有关.而毛细管内径越大,高度差越大.
13.破坏毛细管,保留水分
【解析】
久旱下透雨后,被液体表面封闭,空气与水分不容易进入,因此要破坏表面层,利于作物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