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化学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 原电池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二化学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 原电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2.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1-05-28 15:09: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二化学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 第一节 原电池
编写: 审核: 编写时间
一、学习目标
体验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过程
二、学习难点
通过对原电池实验的研究,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以及这种转化的综合利用价值。
三、学习过程
【温习旧知】
1、原电池是_______________的装置。原电池反应的本质是________反应。
2、如右图所示,组成的原电池:
(1)当电解质溶液为稀H2SO4时: Zn电极是____(填“正”或“负”)极,其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该反应是______(填“氧化”或“还原”,下同)反应; Cu电极是______极,其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该反应是_________反应。
(2)当电解质溶液为CuSO4溶液时: Zn电极是____极,其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该反应是________反应;Cu电极是____极,其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该反应_________反应.
【学习新知】
一、对锌铜原电池工作原理的进一步探究
【自学指导一】观察实验4-1,说出实验现象。
【思考与交流】改进后的装置为什么能够持续、稳定的产生电流?盐桥在此的作用是什么?
上述原电池装置是将什么反应的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 指出电池的正负极,并分别写出其中负极和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以及该电池的总反应方程式。
负极( 片): 正极( 片):
电池反应(总化学方程式):
二、由两个半电池组成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1)把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开在不同区域进行,再以适当方式连接,可以获得电流。
①在这类电池中,用 较强的物质作为负极,负极向外电路提供电子; 用 较强的物质作为正极,正极从外电路得到电子。
②在原电池的内部,两极浸在电解质溶液中,并通过阴阳离子的定向运动而形成内电路。
练习:锌铜原电池产生电流时,阳离子( )
A 移向Zn 极,阴离子移向Cu 极 B 移向Cu 极,阴离子移向Zn 极
C 和阴离子都移向Zn极 D 和阴离子都移向Cu 极
(2)探究组成原电池的条件
ks5u
ks5u
ks5u
ks5u
ks5u
(2)组成原电池的条件
(1) 。(2) 。
(3) 。
[归纳总结](3)原电池的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微观判断(根据电子流动方向)
宏观判断:
①根据电极材料 ②根据原电池电极发生的反应
③根据电极增重还是减重 ④根据电极有气泡冒出:
三、原电池的主要应用:
1.利用原电池原理设计新型化学电池; 2.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如实验室用粗锌与硫酸反应制取氢气;3.进行金属活动性强弱比较;4.电化学保护法,即将金属作为原电池的正极而受到保护。如在铁器表面镀锌。5.解释某些化学现象
课堂自测:1:某金属能跟稀盐酸作用发出氢气,该金属与锌组成原电池时,锌为负极,此金属是A.Mg B.Fe C.Al D.Cu
2:由铜锌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工作时,电解质溶液的 pH( )
A.不变 B先变大后变小 C逐渐变大 D.逐渐变小
3:把a、b、c、d四块金属片浸入稀硫酸中,用导线两两相连组成原电池。若a、b相连时,a为负极;c、d相连时,电流由d到c;a、c相连时,c极上产生大量气泡,b、d相连时,b上有大量气泡产生,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的为 ( )
A.a > b > c > d B.a > c > d > b
C.c > a > b .> d D.b > d > c > a
Zn
C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