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的认识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认识圆柱的特征,能正确判断圆柱体;认识圆柱的侧面及展开图。
2.过程与方法
进一步让学生体验自主探究,掌握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判断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进一步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精神,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二、教学重点
认识圆柱的特征。
三、教学难点
圆柱的侧面展开图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1.师:同学们,在西方的数学史上历来有这样一种说法,上帝是按照数学的原则来创造这个世界的,真的是这样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组生活中的图片,请大家一边欣赏一边感受。(课件展示)
2、
联系生活实际
师:谁来说一说图片中的这些物体它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圆柱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谁还知道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圆柱?
师:这些物体有些是圆柱,有些只是近似于圆柱,那么到底什么是圆柱呢?它有什么特征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圆柱。(板书课题:圆柱的认识
)
二、自主探究新知,建立模型。
1、整体感知圆柱。
师:你想知道圆柱的哪些知识呢?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礼物,他们都是圆柱。请大家用手摸一摸,动手滚一滚,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圆柱有哪些特征?
2、研究圆柱的各部分名称
(1)以小组为单位,每人拿一个圆柱,摸一摸它的面,互相交流,有什么发现。
(2)小组汇报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底面
2个圆
大小相等
圆柱
侧面
曲面
高
无数条
长度相等
(3)教师追问:你是怎样知道两个底面相等的?(①观察;②画剪:把两个底面分别画在纸上,然后剪下来比较;③量直径:测量两个底面的直径,再通过计算,判断底面是否相同;④把两个底面拆下来比较。)
师:刚才同学们用不同的方法发现圆柱体的两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圆。请看电脑是怎样演示的。(多媒体把上下两个圆完全重合)
(4)教师追问:圆柱的侧面和底面摸上去感觉一样吗?(主要是因为它的侧面是一个曲面)
(4)(出示两个高低不同的圆柱)圆柱两个底面之间的距离,就叫圆柱的高。师板书:高
画在图上连接圆心之间的距离就是圆柱的高。圆柱的高有多少条?(板书:无数条)这无数条高的长度怎么样?(板书:都相等)请看电脑博士怎样演示高有无数条且都相等的。
(5)高的拓展。在日常生活中,硬币的高叫什么?(厚)钢管横着放高叫什么?(长)圆柱形水井的高叫什么?(深)
3.练习:
(1)、指出下面图形中哪些是圆柱。
(课件展示)
(二)、探讨圆柱的侧面展开图
(1)师:老师有这样一个问题,是不是任意两个完全相同的圆和一个侧面,一定能组成圆柱呢?那么圆柱的侧面和底面有什么关系呢?你有什么好的办法来验证吗?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拿出圆柱模型、剪刀、尺子,把圆柱的侧面剪开后再打开,观察它的形状并回答问题。
①圆柱的侧面沿着高展开后是什么图形?
②展开后的图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哪部份有关系?有什么关系?
小组展示实验结果。电脑演示侧面展开图可能是长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沿高剪
长方形或正方形,斜着剪
平行四边形
随意撕
不规则图形)
三、巩固深化新知,拓展应用。
1、判断正误:
⑴圆柱的高只有一条。
(
)
⑵圆柱的侧面展开一定是个长方形。
(
)
⑶圆柱体底面周长和高相等时,沿着它的一条高剪开,侧面是一个正方形。
(
)
⑷圆柱的两个底面的直径相等。
(
)
2、观察下面图形是哪种图形的展开图。
3、一根圆木把它从中间截开,截面是什么形状呢?
四、课堂自主小结,提升理念。
谈一谈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发挥想象:长方形纸长为20厘米,宽为15厘米做成圆柱。
名言:想象力是发明、发现及其他创造活动的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