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科学九上 暑假衔接 第七讲 盐及盐的性质 讲义(无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华师大版科学九上 暑假衔接 第七讲 盐及盐的性质 讲义(无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8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华东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7-03 17:15: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6238001160780000第七讲 盐及盐的性质
基础知识讲解
一、认识盐的性质
1.盐的定义:由金属阳离子(铵根离子)和 共同组成的化合物。
如:食盐 ;纯碱 ;硝酸钡 ;硫酸钾 ;
碳酸氢钠(小苏打) ;碱式碳酸铜 。
盐的用途:胶卷原料之一,有感光性的是 ;给骨折病人定位的石膏是 ; 射线透视时用的钡餐 ;石灰石可用作 ;
纯碱可用作 ;小苏打可用作 。
3、盐的化学性质:(写出下列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A、盐与酸反应。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B、可溶性盐与可溶性碱反应。氢氧化钠溶液与氯化铜溶液
C、可溶性盐与可溶性盐反应。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银溶液
D、可溶性盐与金属反应(活泼金属制取不活泼金属)。硫酸铜溶液与铁
粗盐提纯的步骤: , , 。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 ; 过滤的原理: ;过滤时用到的玻璃器材: ; 氯化钠溶液要变成氯化钠晶体需 ;当 酒精灯停止加热。
碳酸钠俗称 , 色固体,它是 (酸 、碱、盐),因为它的水溶液呈 。 所以盐的溶液 呈中性。
复分解反应的模型:AB + CD = ;反应原理:A、反应物必须能溶于水,或在有酸的条件下能溶于酸。B、生成物必须有 。下列组合若能反应则写出化学方程式: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 ; 氢氧化钾溶液与硝酸铜溶液 ;氢氧化铜与稀硫酸 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铜 ;碳酸钙与氢氧化钡 ; 氯化银与硫酸 ;氯化钠溶液与硝酸钾溶液 ;
二、常见盐的有关知识:
名(俗)称
化学式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检验
用途
氯化钠
(食盐)
NaCl
白色固体
易溶于水
有咸味
用于生产氯气和烧碱;调味品;生理盐水;腌制食品
碳酸钠
(纯碱、碱面)
Na2CO3
白色固体
易溶于水
有涩味
a.水溶液为碱性,能使酚酞变红色
b.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c.和石灰水反应制烧碱
滴加稀盐酸,产生使石灰水变混浊的气体
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日用化工;加工面食;洗涤剂
碳酸氢钠(小苏打)
NaHCO3
白色固体
和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制作糕点,治疗胃酸过多池中的消毒剂
碳酸钙(石灰石)
CaCO3
白色不溶于水的固体
滴加稀盐酸,产生使石灰水变混浊的气体
建筑材料
三、盐的通性
a.金属+盐——新金属+新盐
条件:1.只有在活动性顺序表中排在前面的金属才能置换后面的金属。
2.盐必须是可溶于水的盐溶液。
3.K、Ca、Na通常不用在这样的置换反应中。
b.酸+盐——新酸+新盐
条件:生成物中必须有沉淀、气体、水三者之一生成。
c. 碱+盐——新碱+新盐  
条件:1.反应物都溶于水
2. 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水三者之一生成。
d.盐+盐——新盐+新盐
条件:1.反应物都溶于水
2.生成物中有沉淀、气体、水三者之一生成。
四、几种离子和物质的鉴别:
H+ (1)取少量待测溶液装入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若变红则有H+
(2)用玻璃棒蘸取少量该试液沾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若试纸变红,则有H+
(3)用玻璃棒蘸取少量该试液沾在pH试纸上,若pH<7,则有H+
(4)取少量待测溶液装入试管中,加入锌粒,若产生气泡,则有H+
(5)取少量待测溶液装入试管中,加入石灰石,若产生气泡,则有H+
OH— (1)取少量待测溶液装入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若变蓝则有OH—
(2)用玻璃棒蘸取少量该试液沾在红色石蕊试纸上,若试纸变蓝,则有OH—
(3)用玻璃棒蘸取少量该试液沾在pH试纸上,若pH>7,则有OH—
(4)取少量待测溶液装入试管中,加入试液,若有蓝色沉淀生成,则有OH—
Cl— 滴加硝酸银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氯化银。
SO42— 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硫酸钡(又叫钡餐)。
CO32— 滴加稀盐酸,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的气体。
NH4+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或熟石灰,产生刺激性气味气体,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
Cu2+--蓝色 Fe2+--浅绿色 Fe3+--黄色 Cu(OH)2 --蓝色絮状沉淀 Fe(OH)3 --红褐色
例题与练习
例1. 下列物质属于盐的是 ( )
A.纯碱 B.烧碱 C.盐酸 D.熟石灰
变式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CaCO3+BaCl2CaCl2+BaCO3↓ B.K2CO3+2NaOH2KOH+Na2CO3
C.2Fe+3CuSO4Fe2(SO4)3+3Cu D.Cu+2AgNO32Ag+Cu(NO3)2
例2. 下列离子能在pH=13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A. SO42-、Cl-、Na+、H+ B.K+、SO42-、Cu2+、N03-
C. Cl-、K+、SO42-、Na+ D. Ca2+、Cl-、CO32-、Na+
变式2. 现有Na2SO4、Na2CO3、AgNO3三种无色溶液,请用一种试剂一次鉴别,试剂应选(  )
A.BaCl2溶液 B.稀硝酸 C.NaOH溶液 D.稀盐酸
例3. 有下列物质①高锰酸钾 ②碳酸钠 ③氯化钠 ④硫酸铜 ⑤氢氧化钙 ⑥氢氧化钠,请按下列要
求,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空白处:
(1)在空气中易潮解,且可做干燥剂的是__________。
(2)在日常生活中可用于调味、防腐的是__________。
(3)在日常生活中可用于洗涤的是__________。
(4)可用来配制波尔多液的是__________。
(5)可用于消毒的是__________。
变式3. 在西部经济大开发的进程中,要坚持开发与环保并重。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在调查一化工厂时发现该厂有甲、乙两个车间,排出的废水澄清透明,经分析分别含有三种不同的离子,共有K+、Ba2+、Cu2+、OH-、NO3-、CO32-六种离子,经查部分物质的溶解性见下表:
OH-
O3-
CO32-
K+



Ba2+



Cu2+



(1)将甲、乙两车间的废水按适当的比例混合,可以变废为宝,既能使废水中的Ba2+、Cu2+、OH-、CO32-等离子转化为沉淀除去,又可用上层清液来浇灌农田。清液中含有的溶质主要是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2)己知甲车间废水明显呈碱性,则乙车间废水中含有的阴离子是_________。
(3)根据以上溶解性表判断,Cu(NO3)2和Ba(OH)2溶液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发生复分解反应。若能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若不能反应写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780280788098500例4. 在一烧杯中盛有22.3g Na2C03和NaCl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加足量水溶解,制成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与所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当滴加了73 g稀盐酸时,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为________g。
(2)当滴加稀盐酸至图中B点时,烧杯中溶液里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
(3)当滴加了73g稀盐酸时(即A点时),烧杯中为不饱和溶液,试通过计算求出其中含溶质的质量。
变式4. 固体化合物A由两种元素组成,化合物B是盐。为了确定它们的成分,各取适量两种固体粉末混合均匀,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并记录了实验流程:
根据实验现象回答:
(1)写出步骤②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判断化合物A为_____________。
当堂检测
1.铵盐和_________混合加热后,都有_________放出,该气体能使_________变蓝。这种方法可用于__________________的检验。
2.农村常用的化肥有氮肥、磷肥、钾肥,农家肥草木灰也可起到化肥的作用,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 )
A. NH2Cl B. K2CO3 C. Ca3(PO4) 2 D. NH4HCO3
3.作物施用下列一种化肥就能增加两种营养元素,这种化肥是( )
A. NH4HCO3 B.K2SO4 C. Ca3(PO4)2 D. KNO3
4.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有助于获得化学知识并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下列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合理的是( )
A.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酚酞试液,呈红色,证明该溶液是碱溶液
B.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入硝酸银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该溶液是盐酸
C.某白色固体与熟石灰混合后加热,产生可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证明该固体是铵盐
D.把燃着的木条伸入某无色气体的集气瓶中,火焰熄灭,证明该气体是二氧化碳
5.下图是某同学鉴别NH4HCO3、NH4Cl、KCl三种化肥的过程,其中试剂甲和乙分别可能是( )
4275455353568000 A.甲:熟石灰 乙:稀盐酸
B.甲:水 乙:氢氧化钠溶液
C.甲:氢氧化钠溶液 乙:水
D.甲:稀盐酸 乙:氯化钠溶液
6.小强同学帮父亲去一家生产资料公司购买化肥,该公司化肥售价表如下:
他知道自己家的庄稼生长不茂盛,叶色淡绿,茎叶细小,也出现了倒伏情况。能供买化肥的钱只300元,该同学稍作思考便选择购买了两个品种的化肥,而且花钱最少,购得所需的营养元素总的含量最多,试问:
(1)该同学家的庄稼缺两种营养元素,它们是_______ (填"N""P""K"或"微量元素")。
(2)该同学家买了碳铵化肥,则他买的另一种化肥是_____。
11.(1)化肥尿素[CO(NH2)2]中碳、氧、氮、氢四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______,其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
3724275331470优质化肥:尿素[CO(NH2)2]
含氯量全球最高:48%
优质化肥:尿素[CO(NH2)2]
含氯量全球最高:48%
(2)在公共场所有一广告牌如图所示。通过计算回答,这是一则______ (填“真实”或“虚假”)的广告。
课后作业
1.属于复分解反应的是( )
A.Fe + CuSO4=FeSO4 + Cu B.CaCO3CaO + CO2↑
C.H2SO4 +2NaOH =Na2SO4 +2H2O D. CH4 +2O2CO2 +2H2O
2.下列各组气体中,均能用固体氢氧化钠干燥的一组是A.H2、O2、CO B.H2、O2、HCl C.H2、SO2、CO D.O2、CO、CO23. 向AgNO3、Cu(NO3)2、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反应完成后过滤,下列情况不可能存在的是( )
A、滤纸上有Ag、Cu、Fe,滤液中有Zn2+、Fe2+
B、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Zn2+、Fe2+
C、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Cu2+、Zn2+、Fe2+
D、滤纸上有Ag、Cu、Fe,滤液中有Cu2+、Zn2+、Fe2+
4.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的方法
A.
稀硫酸

过滤
B.
CaSO4溶液
稀硫酸
过量CaCO3、过滤
C.
FeCl2溶液
CuCl2
过量铁粉、过滤
D.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点燃
5. 我国化学家侯德榜于20世纪40年代就成功研制出联合制碱法,其生产过程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1) H2O+ NH3 + CO2=NH4 HCO3 (2) NH4 HCO3 + NaCl =NaHCO3↓+NH4Cl
(3) 2 NaHCO3Na2CO3 + H2O+ CO2↑
该制碱过程中没有涉及到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6.2008年年初,我国南方出现了大面积的冰雪灾害,在除雪过程中,融雪剂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某公司生产的融雪剂是由氯化钠、硝酸钠、氯化镁、硫酸铜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的。小佳同学为探究其成分,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请你根据以上设计过程,完成下列空白:
(1)该融雪剂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 (写化学式,下同),一定不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可能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入硝酸银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整理化学试剂时,发现有三瓶无色溶液失去了标签,从实验老师处得知,它们分别是稀盐酸、氯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同学们认为可以用多种方法进行鉴别,通过实验设计并进行相应的实验,他们给这三瓶溶液重新贴上了标签。下面是他们设计和实施的两种方案,请你一起参与完成。
( 1)方案一:不用其他试剂进行鉴别,将三瓶无色溶液任意编号为A、B、C,各取少量进行实验,得到相关的实验记录(如下表)。
请你判断B是____________溶液;写出A与C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方案二:只选一种试剂进行鉴别(请补充实验步骤②)。
①用三支试管分别取少量三种无色溶液;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观察现象;④得出结论。
8. 50 g Ca(NO3)2溶液与50g K2CO3溶液混合后,恰好完全反应。经过滤、干燥、称量,得到5g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K2CO3+Ca(NO3)2=CaCO3↓+2K NO3。请计算:
4662170416560000(1)参加反应的K2CO3的质量。
(2)过滤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