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调研考试
高一语文试题
命题人:陈亚春吕海英审题人:徐亚丽杨琳
注意事项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智慧,倡导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
和谐共存。“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致中和”等理念,体现着深刻的生态哲学
天人合一。中华传统文化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处理,凝结在天人合一思想之中。在
这里,所谓“天”,主要指自然界或自然的总体,宇宙的最高实体;所谓“人”,是指人
和人类。天人合一观的首要含义是肯定人与自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人来自大自
然,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中国哲人多以天人合一为高级境界与觉悟,认为天人合一所观
照的宇宙万物不是分裂的,而是统一的;认为天与人和谐,人与物感应,宇宙中的一切
生命互相关联。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先哲对人与自然关系最妤的定位与诠释,也为
化解人类当前面临的生态危机、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提供了启示。大自然赋予人类
生存的条件,同样也需要得到人类的尊重与爱护。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进程中,最重要
的就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进绿色发展、循
环发展、低碳发展,节约并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并改善自然环境,建设生态系统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道法自然。道家提倡人们要顺应自然的本来,反对人类随意违反自然的本性,强行
干预世界。老子认为,人是在宇宙的演化历程中诞生的,人类诞生以后,由于禀受天地
之灵而成为宇宙中之一大,即所谓“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虽然人也同为四
大之一,但在宇宙中的地位并不比其他三大更高,因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
法自然”。这里所讲的自然包含三层含义:外在的自然界、运行的功能、对自然规律的
尊重。因此,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尊重自然才能达到人与自然和谐。道法自然就是万事
万物的运行都遵守包括自然之道、社会之道、人为之道的自然规律,这也是正确处理人
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关系的基本原则。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突出融
合、创新、发展,通过系统的新陈代谢,实现訢旧交替,促进社会永续发展;另
面,强调自然是永恒不息的生命存在和发展的有机系统,人只有遵循规律,尊重自然
才能减少与自然的矛盾,实现长久生存
致中和。《礼记·中庸》指出:“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君子达到中和,天地都会赋予其应有的位置,万物都
高一语文试题第1页(共8页)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高一期末调研考试
语文试题答案
1.
C(3分)A中国哲人多以天人合一为高级境界与觉悟;B人不是天地之灵,而是禀受天地之灵而成为宇宙中之一大,且这也不是前提;D“中和”思想反对征服掠夺自然。
2.
D(3分)论述天人合一思想时没有引用古代典籍言论。
3.
C(3分)根据第三段,道法自然不是只针对人,而是万事万物;“还要遵守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说法不准确,自然规律包括自然之道、社会之道、人为之道。
4.
D(3分)文不对题,题干是网络教学,D针对的是传统教学;原文只是说网络教学更有优势,不能就此推论传统教学存在很大不足。
5.A(3分)材料一题目是网络授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但节选文字重点是“视频会议”和“发起直播”两种方式的利与弊,材料三没提到缺点。
6.(1)更能培养学生信息获取、加工、分析、创新、利用、交流的能力。(2)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为将来打下基础。(3)打破传统的时空限制,节省时间和精力,增加学习的方便性。(4)突破学校招生和授课的地点限制,有利于学校集中精力发展教育品牌。(5)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灵活选择一种或几种方式进行教学,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共6分,一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意思对即可。)
7.
B(3分)文章的主人公不是那个男人,作为次要人物,所表现出来的特点,也不能作为文章的主题。文章主题要紧扣“青年人价值取向”来确定。
8.(1)便于展开情节,使情节发展紧凑集中。
(2)利于塑造个性化的人物形象。小说采用对话展现人物不同的职业选择与价值观,突出他们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使人物个性更突出,形象更丰满。
(3)增强故事的真实性和生活气息,使读者身临其境。
(共6分,一点2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
9.(1)结尾扣题,并与开头呼应,结构严谨完整。
(2)运用语言、心理描写展现主人公内心的矛盾与挣扎,人物形象更鲜活丰满。
(3)认识到自己是逃兵,并感到羞愧,说明他对辞职的选择已产生动摇,并重新思考自己该何去何从,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4)小说结尾戛然而止,令人回味,引发了人们对于“青年人如何实现自身价值”的思考。
(共6分,一点2分,答出三点即可。其他答案,符合题意可酌情给分。)
10.B(3分)泛滥道释学,数年无所得。谪龙场,穷荒无书,日绎旧闻。忽悟格物致知,当自求诸心,不当求诸事物
11.D(3分)己酉,包括后面的乙卯、丙辰在文中都属于纪日。
12.A(3分)考中状元的是王守仁的父亲王华。
13.(1)王华已经七十多岁,(守丧期间)还睡草席吃粗食,士人评论时都赞美他。(共5分,“寝苫”“疏食”“多”各1分,句意2分。)
(2)朱宸濠的船搁浅,仓猝之间换船逃跑,王冕部下的士兵追赶捉住他。(共5分,“胶浅”“易”“追执”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王守仁,字伯安,余姚人。他的父亲王华,成化十七年(1481)考中进士第一名,授官修撰。王华很有器度,在给皇帝讲书的官位上时间最长,孝宗很眷顾他。王华生性孝顺,母亲岑氏活过百岁去世。王华已经七十多岁,(守丧期间)仍然睡草席吃粗食,士人议论时都赞美他。守仁在母胎中怀了十四个月才出生,他的奶奶梦见神仙从云彩中间送婴儿下来,因而取名云。他五岁还不会说话,一个有道术的人抚摸了他,改名守仁,才会说话。十五岁时,访游客居居庸关、山海关。经常混在人群中走出边塞,放眼观览山川地形。二十岁弱冠之年,参加乡试中举,学业大有长进。只是他越来越喜欢谈论军事,并且很会射箭。弘治十二年(1499)考中进士。正德十一年(1516)八月,王守仁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当时,南中地带盗贼蜂拥而起。到任后,王守仁知道身边有不少人是贼寇的耳目,于是传呼年老而狡黠的仆隶加以审问,仆隶浑身哆嗦不敢隐瞒,王守仁就此赦免了他们的罪过,让他们侦察贼寇,贼寇的动静没有不知道的。王守仁亲自率领精锐士卒屯兵上杭,假装退兵,出其不意攻打他们,接连攻下四十多个寨子。官兵进攻,内外合击,擒获斩首没有遗漏。于是设立和平县,设置戍守后返回。从此境内非常安定。王守仁所带领的都是些文职官吏和偏裨军校,平定了为患数十年的大贼寇,远近人士都惊为神明。正德十四年六月,受命前往福建勘察叛军,走到丰城,宁王朱宸濠造反。王守仁急往吉安,和伍文定征调军粮,修治器械和船只,并发布檄文揭露朱宸濠的罪行,命令地方守土大臣各自率领吏士起兵勤王。召集了八万人,号称三十万。七月十八日驻兵丰城,以文定为先锋,先遣奉新知县刘守绪袭击敌人的伏兵。二十四日两军在黄家渡相遇,敌人大败。二十五日又一次战斗,官军退却,王守仁斩杀先退却的人,于是众军拼死战斗,敌人又ー次大败。退保樵舍,连船结成方阵。第二天清晨,宸濠正在会见群臣,官军覆压而来,用小船载着柴草,乘着风势放火,烧坏了他的副舰。朱宸濠的船搁浅,仓猝之间换船逃跑,王冕部下的士兵追赶捉住他。共三十五天宸濠叛乱就被平定了。王守仁天生不同常人。十七岁时拜访上饶人娄谅,和他讲论朱熹格物之学的大意。回家以后,每日里正身而坐,研读《五经》,不轻易和人说笑。从九华山游历归来,在阳明洞中建造住室,泛览道、释两家的学说,几年下来没有收获。贬官于龙场时,荒僻之地,无书可读,只好天天思索旧日已得的知识。忽然悟到格物致知,应当自求于己心,而不能去向事物求索,慨然感叹说:“道就在这里呀。”从此深信不疑。他从事教育,专以培养良知为主。当世学者翕然跟从,世上于是有了“阳明学”。
14.C(3分)“格调昂扬”错,韦应物外放出京,有许多不得已,诗人不直接回答无法归去,而以“淮上有秋山”作答,有对秋山之景的喜欢,更是无奈后的自我慰藉,这句以景结情,含蓄深沉,留下了令人回味的艺术空间。
15.(1)“浮云”表示漂泊不定,变幻无常;“流水”表示岁月如流,年华易逝;“一别”和“十年”拓宽了时间和空间,蕴含了复杂的人事变迁。(3分)(2)颔联言简意赅,借虚拟之景抒深沉之情,表达了一别十年的感伤、年华老去的无奈和世事沧桑的感慨。(3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可酌情给分。)
16.(1)一夫当关,万夫莫开(2)艰难苦恨繁霜鬓(3)别有幽愁暗恨生(4)故不积跬步
不积小流(5)羽扇纶巾
樯橹灰飞烟灭(6)元嘉草草
赢得仓皇北顾(7)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孰能无惑(共12分,一句1分。)
17.B(3分)
第一空:中流砥柱,比喻坚强的、能起支柱作用的人或集体,就像立在黄河急流中的砥柱山一样;中流击楫,比喻立志奋发图强。第一空所填词语应为名词,充当“做”的宾语,所以选择“中流砥柱”。
第二空:挺身而出,形容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自告奋勇,主动要求担任某项艰巨的任务。前者比后者的语气更强烈,并且带有大无畏或伸张正义的气概,故选“挺身而出”。
第三空:“映照”和“映射”都有照射之意,“映照”中的“照”强调呼应,“映射”中的“射”意为反射、反映,根据语境应选“映照”。
第四空:主旋律,指一般文艺作品的主要精神或基调;主阵地,比喻工作、斗争的主要场所。原文主语是“这些剧目”,谓语是“弘扬”,故选“主旋律”。
18.C(3分)A中途易辄,戏曲没说完,话题就转换为许多优秀曲目;B搭配不当,应为“讲述抗争故事”“展现英雄形象”;D兼有A、B两种错误。
19.D(3分)“之所以”要和“是因为”搭配,排除A、C;在因果关系中,“剧目有这么多颂扬抗争的内容”是结果,而不是“其丰富母题”,排除B。
20.(1)混合轨道;(2)短报文通讯功能(或:短信与导航结合);(3)模式兼容(或:与美国GPS互操作)。(共5分,一点2分,两点3分,三点5分,意思对即可。)
21.作文(60分)
材料分析与参考立意:
材料第一段首先指出坚韧是中华民族的一贯精神品格,然后联系当前的新冠疫情与面临的经济冲击,说明依靠坚韧,我们必将取得胜利。第二段从精神的坚韧拓展到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复兴大业,说明中国发展的每一步都离不开坚韧,强调坚韧这种优秀品格对于中国发展与民族复兴的重大意义。
学生构思立意可有不同的侧重点,可以谈民族精神的坚韧品格,可以谈面对当前经济形势我们发展的韧性,也可以谈中国改革开放乃至民族复兴的坚韧。注意要结合当前抗疫形势,围绕“中国的韧性”写,均属符合题意。作文最好联系到青年的责任。
参考题目:
(1)困厄中愈挫愈勇
(2)不屈不挠,民族本色
(3)新冠病魔坚韧斩
利剑出鞘喜迎春
(4)矢志不渝的中华魂
(5)复兴之路,坚韧导航
(6)韧性助力成功
附2019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一、基础等级?
基础等级分内容和表达两项,基础等级的评分,以题意、内容、语言、文体为重点,全面衡量。?
(一)内容项(20分)——题意、内容?
其重点是题意、内容。对于内容要综合考虑,对于材料的把握,虽然符合题意,但文章不好、中心基本明确、内容单薄、感情基本真实的,可以在三等上打分。?
考生的考卷中所述论据的真实性要特别注意,如果是编造,或者有明显错误,或者不能佐证文章观点的,要适当扣分。?
(二)表达项(20分)——语言、文体和结构、卷面?
其重点是作文的结构、语言、文体、卷面等,但也要综合考量。?
1.根据表达项的细则,在“内容”评等的基础上,除了在相应的等级上评分外,还可以考虑在上一等或下一等打分。?
2.在“内容”等级判分的基础上,表达项原则上不跨等给分,如内容判三等,表达不能在一等给分,只能在三等或二等或四等给分。?
二、发展等级(20分)?
基础等级分要与发展等级分相匹配,发展等级分不能跨越基础等级的得分等级。?
1.发展等级分原则上随内容或表达的等次给分,如内容二等,表达三等,发展等级一般可在二等给分。?
2.发展等级一般不在内容或表达的下一等给分,如内容一等,表达二等,发展等级一般在一等或二等给分。?
3.发展等级在内容给分的基础上,一般不跨等给分,如内容三等,发展等级不能在一等给分。?
4.内容在四等的,“发展等级”可以给1到2分;确为抄袭的,“发展等级”不给分。?
发展等级评分。不求全面,可根据“特征”4项16点中若干突出点按等评分。?
1.深刻:①透过现象看本质②揭示事物内在的因果关系③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④材料丰富⑤论据充足⑥形象丰满⑦意境深远?
3.有文采:⑧用词贴切⑨句式灵活⑩善于运用修辞手法⑾文句有表现力?
4.有创意:⑿见解新颖⒀材料新鲜⒁构思精巧⒂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⒃有个性特征?
三、关于作文的其他项评定?
(一)扣分项评定?
出现错别字,1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不计,扣完5分为止;标点符号出现3处以上错误的酌情扣分;不足字数者,每少50字扣1分;无标题扣2分。
(二)
残篇评定?
1.400字以上的文章,按评分标准评分,扣字数分。(少50个字扣1分)?
2.400字以下的文章,2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3.200字以下的文章,10分以下评分,不再扣字数分。?
4.只写一两句话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5.只写标题的,给1分或2分,不评0分。?
6.完全空白的,评0分。
四、新课标卷作文等级评分标准(满分:60分)
一等(20~16分)
基础等级
内容20分:符合题意
中心突出
内容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挚
表达20分:符合文体
要求结构
严谨语言流畅
字迹工整
发展等级
特征20分:深刻
丰富
有文采
有创意
二等(15~11分)
基础等级
内容20分:符合题意
主题明确
内容较充实
思想健康
感情真实
表达20分: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发展等级
特征20分:较深刻
较丰富
较有文采
较有创意
三等(10~6分)
基础等级
内容20分: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思想基本健康
感情基本真实
表达20分: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基本清楚
发展等级
特征20分:略显深刻
略显丰富
略显文采
略显创意
四等(5~0分)
基础等级
内容20分: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确
内容不当
思想不健康
感情虚假
表达20分:不符合文体
要求结构混乱
语言不通顺语病多
字迹潦草难辨
发展等级
特征20分:个别语句有深意
个别例子较好
个别语句较精彩
个别地方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