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水》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冀人2017课标版(部审)科学一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认识水》。
【教材分析】
水是地球上重要的物质,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密切相关,又是学生比较熟悉的物质。本课选取水作为研究对象,目的是要求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认识水的基本特征,并为认识其他事物打下基础。水是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比较能力的好材料。通过比较水、牛奶和白醋的不同,可以观察水的颜色、气味、形状等特征,进而综合概括出水的基本特征。在认识过程中,培养学生运用感官观察物体的能力,提出问题、实验记录、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能力,分析、比较等综合能力。
【学习背景】
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水,水对学生来说是非常熟悉的,他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已经有意无意地对水进行了观察,并有了一些简单的了解。但由于已有观察缺乏科学的指导,所以他们对水的认识还不是很深刻。通过本课教学,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感官或借助工具对水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和描述,将帮助学生获得更多关于水的科学事实。对科学事实的分析,将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等逻辑思维能力。对水的基本特征的理解也可以为后面进一步学习“溶解”“不溶解”等内容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能说出水的基本特征。
科学探究:
1、能用多种感官观察水。
2、能用简单的词语描述水的特征。
3、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并与同学讨论与交流。
4、能对本课的学习进行反思与评价。
科学态度:
1、能对观察水的特征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2、能如实描述水的特征。
3、能从多个角度认识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4、愿意倾听、分享他人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能按教师要求进行合作探究学习。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1、认识到水就在我们身边,生活处处离不开水。
2、要节约用水,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重点难点】
重点
通过合作探究活动,利用多种感官或借助工具对水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观察和描述,知道水的特征,并能用简单的词语如实描述水的特征,能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
难点
培养学生运用感官观察物体的能力,提出问题、实验记录、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能力,分析、比较等综合能力。
【教师准备】
1、为每组学生准备:一杯水、一杯牛奶、一杯白醋、透明塑料袋、水槽、水、烧杯、纸杯等材料。
2、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
《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同学们,老师现在想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喜欢课间时间吗?
(生:喜欢)
师:为什么喜欢呀?
(生:可以和同学一起玩游戏)
师: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和同学一起玩游戏了!除了玩游戏在课间时你还会做些什么呢?
(生:上厕所。
生:做游戏。
生:课前准备。
生:喝水。
……)
师:刚才有同学说到了课间时会喝水,咱们每天都要喝水,在家里,爸爸妈妈也经常提醒我们要多喝水。水是生命之源,人和动植物的生存都离不开它。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水。
2、课件展示课题。
(设计意图:以谈话的方式,从学生感兴趣的课间切入话题,引导学生想起每天课间都要喝水来引入课题,使学生初步感知水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二、寻找水,引入探究
1、师:水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常见,下面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吧!(课件展示图片)清晨叶子上会沾有露水,水从高山上流下形成瀑布,山谷里河水涓涓流淌,一望无际的大海里有海水,雨水从天空中落下来。我们刚刚看到的都是自然界的水,这些图片美不美呀?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见过水呢?快和小伙伴交流交流吧!学生分组交流。
师:同学们是不是在很多地方见到过水?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吧
!
2、学生汇报交流结果。
3、师:水就在我们身边,那么你知道水有什么特点吗?下面我们就用科学的方法来观察水,通过观察了解水的特点。
4、师:今天我们准备的实验材料有烧杯、透明塑料袋、水、牛奶、水槽、白醋等。
(课件展示实验目的、实验材料。)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找找生活中的水,使学生知道自然界中处处都有水,水就在我们身边。再以“你知道水有什么特点吗?”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不断探究的欲望。)
三、探究与发现
1、观察比较,判断哪杯是水。
(1)提出问题:老师这里有三个烧杯,里面分别装有水、牛奶、白醋,但是现在老师不知道哪杯是水了,你们能不能想办法帮帮老师找到哪杯是水呢?那么你们有什么好方法呢?先和同学交流交流吧!
学生分组交流。
学生汇报交流结果:看一看,再闻一闻。
师:(边演示边讲解)用鼻子闻气味的时候应用手轻轻地在瓶口煽动,仅使少量的气体飘入鼻孔,禁止把鼻子凑到容器口去闻。
(2)学生分组观察。
(3)汇报交流:哪个杯子里是水?你是怎么判断出来的?
(4)小组推荐代表演示判断过程。
(5)课件展示判断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谈话的方式请学生帮帮老师找出哪杯是水,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学生根据生活经验,通过感官对三种液体进行比较和观察,初步感知水的特点,同时在观察辨别水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感官的重要性,为后面进一步利用感官观察水做好铺垫。小组推荐代表演示判断过程使学生能简要描述探究学习的过程和结论。课件展示帮助学生回顾探究过程。)
2、观察分析,综合水的特征。
(1)制定计划:
师:同学们,我们利用感官从牛奶、白醋、水中判断出了水,现在我们就来观察观察水吧。你想怎么观察?观察时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
学生之间交流,师适当补充。
师:哪些感官可以帮助我们观察水呢?
全班交流。(课件展示各种感官)
提示:生活中不认识的物体不能随便闻或尝。
师:我们可以利用各种感官来观察水,观察时要注意环境卫生,爱护实验仪器,小组分工合作,注意安全。下面我们就利用感官和实验材料进行观察吧!
(2)学生分组活动。师巡视指导。
(3)处理信息:
师:观察结束后请将观察的结果记录在《科学学生活动手册》第二页上,用画“∨”的形式来表示所用到的感官与观察结果。
学生记录。
(4)展示记录结果,汇报交流:你是怎么观察的?你发现了水的什么特征?
小组推荐代表展示汇报。
(5)课件展示记录结果。(师边展示边讲解)
师:根据观察和记录结果得出水有什么特点呢?
学生回答,师板书。
课件展示结论:水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固定的形状。
学生齐读。
师:除了记录表上记录的,你还发现了水的哪些特征吗?
(6)反思评价:说一说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
(设计意图:“观察水”是本节课最重要的探究活动,首先以“你想怎样观察?”引导学生制定计划,引领学生利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在活动中,给学生足够多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利用实验材料想到更多的方法观察水,并且按计划进行合作探究学习。观察结束,记录观察结果,能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真实记录、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采用展示记录结果的方式进行汇报交流,引导学生简要讲述探究过程与结论。)
四、应用与拓展
1、师:通过探究活动,我们知道了水的一些特征,那么,你知道水有哪些用途吗?(课件展示:水可以洗脸、可以饮用、可以洗菜,)水的用途还有哪些呢?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4、小结:水的用途这么多,人和动物生存都离不开水,但是地球上可供人们利用的水是非常有限的,有些地区的人们都喝不上干净的水。(课间展示缺水的图片)。而且在生活中人类的许多行为正在破坏着水资源,(课件展示:水污染现象)还有些行为造成水的浪费。(课件展示:浪费水现象)这些行为使原本就有限的水资源更加匮乏,威胁到人类的生存,所以在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也是在保护人类自己。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以及交流讨论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了解水的用途,从多个角度认识水和人类的关系。通过了解水资源现状以及人类活动对水资源的影响使学生意识到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五、课堂总结
1、师: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
2、学生谈收获。
3、小结:通过今天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知道了水的特征、水的用途,还知道了水是生命之源,我们要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要做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好孩子。
【板书设计】
认识水
水的特征:水没有颜色,
没有气味,
没有固定的形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