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周星期 第 (课)单元第 课时 年 月 日 总节数:8 节
第四课 彼得与狼
教学目标:
1、在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逐步懂得“自要大家团结一心,就能战胜一切困难”的道理。
2、能积极参与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的各种听赏活动,能听辩出交响乐中每个角色的音乐主题及说出相应的乐器名称。
3、能与同学愉快合作,边听音乐边尽情地表演。
重点:了解各种乐器的音色及不同的表现手法所展现的不同人物形象和故事情景。
难点:能与同学愉快合作,边听音乐边尽情地表演。
教法:欣赏聆听法。
教具:多媒体音乐软件、乐器。
教学过程:
一、辨——音乐角色
二、赏——音乐故事
1、编一编:过渡语:我们已对故事中的人物形象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小鸟、小鸭、小猫、老爷爷、狼、彼得和猎人,他们之间到底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2、听一听:过渡语:作曲家是怎样用丰富的音乐表现手法为大家讲述故事的呢?让我们走进音乐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分段欣赏:在草地上:师:1、提出问题:
①彼得的心情如何,它与小鸟的关系怎样,什么乐器模仿小鸟的叫声?
②小鸭溜出篱笆后,是怎样走向池塘的,你能表演一下吗?
③大管在低音区沉重地吹奏出谁的主题音乐?
④你能听出各种任务登场时的主题音乐并表演其神态吗?
2、指导聆听。
3、聆听表演。
①大灰狼出场的音乐给人什么感觉,能随乐表演狼可怕的神态吗?
②小鸭、小鸟、小猫分别做出了什么举动,结果如何,请你随乐表演出它们遇见出它们遇见大灰狼的情景。
③小鸭被吃掉时,你听到了哪几种乐器的演奏?
如果你是彼得,你会组织你们这一组采取什么方法营救小鸭呢?
2、边听边想:
①彼得采用什么方法战胜了大灰狼?
②你听出了表现小鸟的机灵和彼得镇静的音乐没有?是哪两种乐器演奏的呢?
③最后谁来了,枪声是用定音鼓和什么音响来模拟的?你能模拟吗?
④仔细聆听表现“胜利”的那段音乐,各乐器的演奏都表现了各人物的什么神态?你能和组员说说自己听赏的感受吗?请与他们合作,表现胜利的场景。
三、作业:和组员合作,分角色表现胜利的场景。
板书设计
交响童话《彼得与狼》
教学后记:
第 周星期 第 (课)单元第 课时 年 月 日 总节数:9 节
第四课 保尔的母鸡
教学目标:
1、用幽默风趣的声音演唱《保尔的母鸡》。
2、能视唱旋律,为乐曲编配打击乐伴奏。
重点:学生能够较好的理解用不同乐器的演绎的音乐主题和与其相应的音乐性格。
难点:乐于倾听,并愉快地参与“用音乐讲故事”的方式。
教法:听唱法。
教具:多媒体音乐软件、乐器。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听、想:复习歌曲《青春舞曲》,引出这首歌的教学,倾听两首歌曲的录音范唱,大致了解歌曲的内容。
2 说说歌曲所表达的意思:珍惜时间,青春一去不复返。
二、学习新歌:
1、欣赏歌曲:播放《保尔的母鸡》的课件,学生感受歌曲的情绪,感受乐曲幽默诙谐的音乐形象。
2、歌曲介绍:歌曲《保尔的母鸡》是挪威的一首二拍子民歌,歌曲整段音乐充满了欢乐火热的气氛,重点突出两个字“幽默”。
3、动动:听歌曲,用手臂画出音的高低进行的线条,感受歌曲旋律进行的特点。
4、找找:找出旋律行进规律完全相同的乐句唱一唱,了解歌曲的结构特点。
5、唱唱:该曲曲调简单,适合作视唱练习。可采用师带唱一句歌词,生唱唱名,或模唱的方法加强识谱练习。
6、议、填:说说这两首歌曲唱的是什么?比较两首歌曲的不同之处,把两首歌曲的情绪、力度、速度、节拍、节奏等填入表格。
7、想、动:学会歌曲后,想想怎样表现歌曲;再动手拍拍歌曲的不同节奏,从而带给自己不同的体验。
三、小结:
学生能够较好的理解用不同乐器的演绎的音乐主题和与其相应的音乐性格。
四、作业:背唱歌曲
板书设计:
《保尔的母鸡》
挪威民歌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