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周星期 第 (课)单元第 课时 年 月 日 总节数:10 节
第五课 《剪羊毛》 《Waltzing Matilda》
教学目标:
能用活泼幽默、轻巧活泼的歌声演唱歌曲《剪羊毛》,欣赏器乐合奏曲《剪羊毛》,感受澳大利亚的音乐文化。
重点:用活泼幽默、轻巧活泼的歌声演唱歌曲。
难点:用活泼幽默、轻巧活泼的歌声演唱歌曲。
教法:听唱法
教具:琴、多媒体光盘。
教学过程:
一、导入:第一站:澳大利亚(该课建议为一节集唱歌、识读乐谱、语言节奏训练等内容为一体的唱歌综合课。)
1、感受澳大利亚音乐:观看2000年悉尼奥运会开幕式,有《Waltzing Matilda》歌曲的部分,导入澳大利亚音乐文化的学习。
2、展示收集的资料:让学生在课前收集澳大利亚的图片或文字资料,了解其相关文化。
二、学唱《剪羊毛》,可先播放有关澳大利亚优美风光、牛羊成群的画面,再学唱。
1、学习八分附点音符节奏。该曲由四个乐句和副歌组成。八分附点音符节奏是该曲的主要节奏型,可用语言朗诵的方法学会。用生活中的语言读节奏,如将 念成“”、“”等。也可先按节奏带学生朗读歌词,在练习中比较有附点和无附点的节奏,在音乐表现上有何不同。另外“这是我们在剪羊毛剪羊毛”和“只要我们大家努力来劳动”这两句较难掌握,同样可通过用带节奏朗读歌词的方法学会。
2、视唱乐谱,学唱歌曲:听教师范唱歌曲,然后逐句让“lu”模唱歌曲旋律,再用唱名演唱。加入歌词,提示用愉快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这里,可加进发声练习,用歌中的旋律第一、第二乐句,不断地移调练习,为后面较高音区演唱歌曲做准备。提醒学生高音区用轻声高位置演唱,避免为追求高音而喊唱。
3、歌曲学会后,引导学生边唱边用手画旋律线,判断出歌曲的结构为A A1 B A2。
三、根据教材提供的固定节奏型为歌曲伴奏,可分声部或引导学生创编新的节奏型为其伴奏。
1、《Waltzing Matilda》曲调较简单,在此可加强识谱教学,先用模唱、听唱法学唱一两遍再用唱名视唱。或作为浏览的曲目即可。
2、介绍澳大利亚的“羊节”,欣赏器乐合奏曲《剪羊毛》,启发学生讨论该曲与歌曲《羊毛剪子咔嚓响》在旋律上有哪些细小的不同。
四、小结:
能用活泼幽默、轻巧活泼的歌声演唱歌曲《剪羊毛》,欣赏器乐合奏曲《剪羊毛》,感受澳大利亚的音乐文化。
五、布置作业:用活泼幽默、轻巧活泼的歌声演唱歌曲
板书设计:
歌曲《剪羊毛》
教学后记:
第 周星期 第 (课)单元第 课时 年 月 日 总节数:11 节
第五课 故乡
教学目标:
欣赏毛利族乐曲《故乡》,能用愉快的声音演唱《Maori 欢迎你》。能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随“哈卡舞”音乐舞动。
重点:能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随“哈卡舞”音乐舞动。
难点:能创编简单的舞蹈动作,随“哈卡舞”音乐舞动。
教法:听唱法。
教具:多媒体音乐软件、乐器。
教学过程:
一、导入。聆听毛利歌曲《故乡》,展示新西兰毛利人的音乐与相关文化(参考资料库之“相关链接”部分)。
二、新课讲授:
1、播放《故乡》伴奏 ,学生朗读歌词。
师:哪位同学能有情感的给大家朗读一遍歌词。
师:这首歌曲的歌名叫《故乡》。是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的作品,德沃夏克是捷克最著名的作曲家。《故乡》也是他创作的最著名的音乐旋律之一。
2、逐句教唱。
3、跟伴奏演唱。
4、歌曲强化学习。
师: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
生:抒情、思念的、忧伤的。
师:想一想,为什么音乐能表现出能表现出思念、忧伤的的情绪呢?从哪里可以体现出来呢?
5、完整演唱歌曲。
师:这首歌曲的旋律是交响乐《自新大陆》的一部分,在交响乐演奏的过程中是由一个乐曲单独演奏的。大家想一想如果你是作曲家你会用什么乐器来演奏这段抒情、思念的、忧伤的旋律。
6、聆听与欣赏,看毛利人歌舞的录像,感受毛利人的热情好客。
7、感受与歌唱。学唱《Maori 欢迎你》。初听:感受三拍子歌曲的强弱特点,可学课本第39页,用笔边听边敲出三拍子的动作。
8、歌唱与表演。一部分学生边歌边敲出三拍子的动作,一部分学生则模仿录像中的动作边歌边舞。
五、小结:
师:本课介绍了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欣赏了《自新大陆交响曲》的两个乐章,学唱了歌曲《故乡》,愿乐曲动人的旋律永远留在同学们的记忆之中,愿我们都 永远热爱我们的祖国和家乡!
六、作业:一部分学生边歌边敲出三拍子的动作,一部分学生则模仿录像中的动作边歌边舞。
板书设计:
歌曲《故乡》
教学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