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5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7-03 23:04: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提升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综合测试卷)
(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
卷Ⅰ(选择题,共30分)
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所选选项的序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直接为下列哪次会议的召开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C.中共“十三大”
D.中共“十四大”
2.“文革”结束后,我们先后冲破了“个人崇拜”“计划经济崇拜”的樊篱。使中国人冲破“个人崇拜”藩篱的历史事件是(  )
A.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C.粉碎“四人帮”
D.为刘少奇冤案平反
3.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是改革开
放的开端。该会后实行的改革首先开始于(  )
A.农村
B.中小城市
C.大城市
D.国有企业
4.下图纪念馆再现了当年“大包干”从酝酿到发生、发展的历史过程。分田包干到户开启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历史航程,揭开了我国农村发展的新篇章。要参观这一纪念馆应该去(  )
A.四川省广汉市向阳乡
B.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
C.安徽省风阳县小岗村
D.广东省深圳市
5.1985年起,我国开始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的城市改革,1992年后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大中企业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进。促进其改革步伐加快的主要因素是(  )
A.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公司制、股份制的推行
C.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
6.目前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是(  )
①全方位
②觉领域
③多层次
④有特色
A.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
7.1992年,国务院决定开放的长江沿岸城市是(  )
A.深圳
B.重庆
C.南通
D.长沙
8.在哪一次会议上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
A.中共“十二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五大”
9.(2019·安徽)1979年,占中国人口80%以上的农民群体人均存款不足10元。2009年,中国人
均存款超万元。从1979年到2009年,中国GDP增长了近100倍,人民币总量增加了700多倍。
这些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国有企业改革
B.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C.实行改革开放
D.大量引进外来资金
10.(2019·山东)观察下图,形成图中所示现象的原因是(  )
A.“一五”计划的实施
B.三大改造的完成
C.农村改革的成功
D.经济特区的建立
11.(2019·山东)1984年以来,潍坊国际风筝会从举办小型工业品展销到召开鲁台经贸洽谈会、
中日韩产业博览会,从政府主办到市场化运作。这反映出潍坊国际风筝会(  )
A.以交流风筝文化作为唯一目的
B.是汪辜会谈的重要成果
C.是潍坊市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
D.是扩大开放的重大举措
12.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13年,设立上海自由贸易区。以上史实主要说明了我国(  )
A.综合国力不断增强
B.国际地位逐步提高
C.体制改革走向深入
D.扩大开放融入世界
13.“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歌词中所颂扬的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和“富起来”的伟大领袖分别是(  )
A.毛泽东、周恩来
B.毛泽东、邓小平
C.邓小平、江泽民
D.江泽民、胡锦涛
1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______需要和
______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A.美好生活不充分不平衡
B.美好生活不平衡不充分
C.幸福生活不充分不平衡
D.幸福生活不平衡不充分
15.中国梦的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中国梦的实现路径不包括(  )
A.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
B.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C.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D.实现中国梦必须保障国家经济持续高速增长
卷Ⅱ(非选择题,共30分)
16.(2019·湖南)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质量等民生问题与经济的发展或政治变革息息相关。阅
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1913年的一则日记(部分):“大清宣统五年,正月初三。自变乱以来,一切新党竞袭洋夷
之皮毛,不但遵行外洋之政治,改阴历为阳历,即服色亦效洋式,而外洋各国之夷蚕食鲸吞,日甚一日。
……来拜年者五十余人,皆系便衣便帽,无一项戴之人,间有洋帽之人,较上年之情形迥然不同。
(1)材料一反映了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的哪些变化?(2分)
材料二
中国城镇居民拥有电器统计(台/百户)
(2)依据材料二,说出1985年后中国城镇居民拥有电器数量(台/百户)呈现什么趋势。(2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主要原因。(2分)
材料三
“中国梦”是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之梦。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同志在第十二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发表讲话时,继续强调,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既深深体现了今天中国人的理想,也深深反映了我们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从而明确了“中国梦”的具体内涵,即努力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由此,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就成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成为党和国家未来发展的政治宣言,成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奋斗目标。
——摘自《学理论·上》2014年第01期
(3)人民幸福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你认为应如何实现人民幸福?(2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2分)
【问题一·国家贫穷落后的问题】
材料一
世界上还能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决策,让数亿农民成功解决了温饱;让座座城市神话般崛起;世界上还能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构想,使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世界上还能有谁,提出这样的伟大理论,成为引领中华民族前进的光辉旗帜。
——改编自一位伟人纪念堂中的留言
【探究思考】
(1)材料一中让中国走向富裕的“伟大决策”是什么?是在哪次会议上作出的?(2分)
【问题二·资产阶级自由化问题】
材料二
资产阶级自由化的实质是否定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道路,否定人民民主专政,否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2)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旗帜鲜明地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有力武器”是什么?这一“有力武
器”是谁提出的?(2分)
【问题三·走什么道路的问题】
材料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历了一个从“走俄国人的路”发展到“走自己的路”的历程。
(3)中国人“走自己的路”开始于哪一次会议?这是怎样的一条道路?(4分)
【问题四·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材料四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
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必须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
(4)材料四中“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是在哪一次会议上提出的?依据材料
概括“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的现实意义。(4分)
【问题五·姓“资”姓“社”的问题】
材料五
改革开放迈不开步子,不敢闯,说来说去是怕资本主义的东西多了,走了资本主义的道路,要害是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
(5)材料五中“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的困扰出现在什么时期?邓小平南方视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
【旗帜飘扬】
(6)邓小平自称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你如何评价他?材料一中的“伟大理论”是什么?为什么称
这一“伟大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6分)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综合测试卷》参考答案
卷Ⅰ
选择题
1-5
AAACC
6-10BBDBC
11-15DDBBD
卷Ⅱ
非选择题
16.(1)采用公元纪年;服饰的变化;便衣便帽成为潮流。
(2)增长或上升。实行改革;改革开放的深化。
(3)从国家政策、经济发展、民主制度、扶贫、基础设施等方面来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17.(1)伟大决策:改革开放。会议: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有力武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人物:邓小平。
(3)会议:中国共产党第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道路:走自己的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或适应中国国情的道路)。
(4)会议: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意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具有长期的指导意义。
(5)时期: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影响: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影响。
(6)邓小平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