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课桌有多长 北师大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课桌有多长 北师大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7-04 15:29: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桌有多长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二年级上第六单元P51~52。
教学目标:
1.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过程,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重要性。
2.认识厘米,体会厘米的实际意义。
3.初步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和线的长度(限整厘米),能估计较小物体的长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和体会“1厘米”的意义,初步培养估测意识,学会正确地进行简单的测量。
难点:正确体会“1厘米”的实际意义,估计物体的长度。
教学准备:
尺子、照片、小棒、课。
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
师:老师带来一张照片,照片上是谁呀?
生:机灵狗
评:(好眼力)(它是,数学书上陪伴我们学习的机灵狗呀)
师:老师打算把照片送给今天在课上表现最好的,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的小朋友。
师:我本来想给照片配一个漂亮的相框,就把这个任务交给我们班的小朋友去完成,可是,他们却因为要配一个多大的相框这件事争起来了,我们来听听吧。
播放录音:
生1:我只要知道照片的长短,就能知道配多大的相框了。
生1:我用积木和长边比了比,比一块积木多一点。
生2:我用水彩笔和照片的长边比了比,差不多有水彩笔的一半还多一点。
生3:照片有两块橡皮那么长。
生1:不对,不对,照片比一块积木长一点。
生2:不是,不是,照片差不多是半根水彩笔那么长。
生3:你们说的都不对,照片有两块橡皮那么长。
师:唉,看来他们的意见不统一了,到底该听谁呢,各有各有的标准。
二、知识探究
1、统一标准
师:其实啊,早在古时候,人们在交流和相互测量的时候,也遇到了我们今天这样的问题。大家意见不一致,交流起来不方便了,怎么办?于是,人们想来想去,想来想去,明白在测量之前要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他们最后决定要用这么长的小棒去量。
师:那你知道这根小棒有多长吗?
师:这根小棒的长度是1厘米,老师把厘米写在黑板上,这个厘米你们听说过吗?
评:你的知识面真广。真了不起,在书上看过还记得。
师:厘米是世界上统一的一个长度单位,通常用来表示比较短的长度。来,我们
和厘米打个招呼吧。
评:真好,多有礼貌啊。
2、感受1厘米
师:我想,你们不仅想和厘米打招呼,其实还想和老师一样,把这个1厘米握在手里,和它握握手,对吗?
师:好,我给你们每个人准备了这1厘米的小棒。
师:来,用两个手指夹住,我请这个女孩子上来展示,高高地举起来,这是多长?
评:真好,这是1厘米。
师:老师把小棒从她手指中轻轻地抽出来,保持手指不动,手指中的空隙就是1厘米了。
评:你看,没有小棒的帮忙,你也能举出1厘米,多厉害啊
师:谁还愿意试一试,你自己抽出来行吗?告诉大家,这是多长?
师:好,我们一起来,保持手指头不动才能准哦。同桌之间对一对,看看是不是一样长的。
师:在我们身边也有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呢?
评:观察生活真仔细;真有可能;多会观察啊。
师:能不能在你的身上找一找有没有这样的1厘米。
师:用小棒比一比哪个手指的宽度最接近1厘米。
师:好,我们要牢牢记住这身上的1厘米,说不定以后还能派上用场呢。
3、介绍cm
师:好了,其实啊,不仅我们中国的小朋友知道1厘米有多长,美国的小朋友、英国的小朋友也知道,世界各国的小朋友都知道这么长就是1厘米,只不过啊他们不用这两个汉字来表示,你知道,他们用什么来表示吗?
师:对,用英语字母来表示,是cm
4、感受几厘米
师:我们现在已经知道1厘米有多长了,那我想问2厘米有多长,如果用小棒来表示的话,可以吗?谁上来展示给大家看?
师:他摆的你们同意吗?
师:你怎么知道你摆的就是2厘米呢?
评:你看他说的清楚,摆的又快,多好啊。
师:那3厘米、4厘米呢,老师接着往下摆。
师:通过刚才摆一摆,我们知道了几个1厘米就是几厘米。
师:现在有了1厘米小棒这个工具是不是就能测量了,我们来试一试,量一量这个照片的长是多少。
师:是的,这张照片的长度接近6厘米。
师:看来有了1厘米小棒的帮忙,我们就能统一交流了,可是,我觉得我刚才摆小棒的时候很不容易。
师:听明白你们的意思了,你们是想把小棒一个个粘起来,真好,在你们的脑海中想象的是不是这样的一个东西,把所有的小棒都串起来,这样再去量是不是方便很多。
评:我们班的小朋友真是太厉害了,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啊。
师:好,接下去我们就来用用这个新宝贝,用它来量相片的宽,马上报出来就是几厘米?是不是方便多了。
师:如果是我们数学书的宽呢?还能一眼看出来吗?
师:你觉得标上什么就能一眼看出来了?
师:标上数字的彩条纸和我们每天见面的什么很像啊。
师:其实啊,在生活当中,人们就是这样一点一点,一步一步创造和发明了尺子,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师:尺子是人们测量长度的一个工具,生活中有很多种,而在我们学习中最常用的就是这种学生尺了。
师:老师也带来了一把尺子,请你仔细观察这把尺子,尺子上除了厘米、cm、数字,还有什么呀?
师:有很多线,有的长有的短,我们叫它刻度线
师:0以前就认识的了,想一想这个0在尺子上有什么用呢?
0对着的这根长刻度线表示起点,一般,我们看尺子量尺子时,都要从0开始。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叫0刻度。那么,1对着的刻度线也可以叫刻度1。刻度2,刻度3……
三、练习拓展
1、量几厘米
师:我们去参观一场有趣的跳远比赛。瞧,蟋蟀运动员们准备好了。蜜蜂裁判宣布:能跳过这片小水洼的运动员才算过关。小蟋蟀们至少要跳过几厘米才能过关呢?你有办法知道吗?
生:量一量小水洼的宽度。
师:有4只小蟋蟀分别是这样量的,仔细看一看,你认为谁量得对?
(PPT)示
生:3号蟋蟀量得对。
师:1号蟋蟀量得错在哪?2号蟋蟀错在哪?
师:为什么不对?(没有对准0刻度)
师:前面没有刻度,所以量不了,看来量一量应该从0刻度开始量。
师:也就是说,测量物体一般分为三步:(PPT示)师生一起读。
2、量大约几厘米。
师:紧张的冠军争夺赛开始了!几号是冠军?它们的成绩分别是多少呢?咱们来量一量。
生1:1号跳了7厘米。
师:你是怎么看的?
生2:2号跳了6厘米。
师:是正好6厘米吗?
生2:比6厘米多一些。
生3:3号跳的比6厘米少一些。
师:2号和3号蟋蟀跳的长度都不是正好6厘米,但是很接近6厘米,我们可以说是“大约6厘米”。
3、画几厘米。
师:4号蟋蟀不服气,它想挑战1号冠军。瞧,它跳了8厘米。你能把这条8厘米长的线段画下来吗?
师:(PPT示):先找0刻度。再找刻度8,中间相连。
师:请你画一画,在作业纸上。
师:画得准不准呢?同桌互相量一量检验一下。
四、总结回顾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还可以用尺子回去测量生活当中碰见的物品,再去感受一下物品有多长。
师:这节课我们通过对厘米的认识,(板书)哪些内容的学习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师:好了,相信我们以后的学习肯定会学得更出色,下课。
机动题:
师:现在你能用尺子量出桌子的长度了吗?试一试?尺子不够长怎么办?(叠加、做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