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7-04 09:05: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期末复习提升
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综合测试卷)
(时间45分钟,满分60分)
卷Ⅰ(选择题,共30分)
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答案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所选选项的序号填入题后括号内。
1.(2019·吉林)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现民族解放和独立自主的标志是(  )
A.南京解放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
D.香港回归祖国
2.(2019·河南)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几十年后,英国学者罗伯特·奥内尔在他的书中写道:中国从
他们的胜利中一跃而成为一个不能再被人轻视的世界大国。作者意在强调这场战争(  )
A.捍卫了中国领土完整
B.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C.增强了中国军事实力
D.改变了中国落后面貌
3.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觉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开幕。上午9时,会议开
始,全场起立,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这里高唱的国歌是指(  )
A.《黄河大合唱》
B.《我的祖国》
C.《义勇军进行曲》
D.《英雄赞歌》
4.1949年3月23日,毛泽东率中共中央机关离开西柏坡前往北平,他说“今天是进京赶考去…
我们决不当李自成,我们都希望考个好成绩”。照此说法,当年的完美答卷应该是
A.召开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毛泽东被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C.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
D.实现了祖国大陆的统一
5.为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65周年(2018年),某班同学准备出一期主题图片展。以下图片可以
作为展品的有(  )
①中国人民志愿军
②北伐军战士准备
③上甘岭战役
④台儿庄保卫战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6.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下列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依次为(  )
①“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
②“铁流两万五千里.红军威名天下扬…”
③“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③①②
7.建国初期,捍卫了亚洲与世界和平、保卫了国家独立、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的事件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的颁布
B.抗美援朝
C.西藏和平解放
D.土地改革
8.新中国实行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
A.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B.广大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
C.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D.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9.关于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有深切体会,其中符合当时情景的是(  )
A.农民甲说:“我们总算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B.农民乙说:“今年多收三五斗,还要向地主交租!”
C.农民丙说:“加人农业合作社就是好,集体力量办大事。”
D.农民丁说:“实行人民公社化运动,收成比往年高很多!”
10.(2018·山东烟台)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根据图中的内容,你认为最适当的标题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C.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D.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1.欣赏下“话剧”。农民对地主说:“你被消灭了”地主对农民说:“你翻身当家了”,去地兴套地
说:“我要换新主人了”,农民、地主、土地一起说:“一切都变了”。该“话剧”所反映的史实发生
于(  )
A.1937-1945年
B.1946-1949年
C.1950-1952年
D.1953-1957年
12.“地主”这一名词象征着封建主义,在人们的脑海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这一阶级退出中国的历史舞台应该是在(  )
A.辛亥革命时期
B.土地革命时期
C.新中国成立时
D.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后
13.1951年全国粮食产量比1949年增加28%,1952年比1949年增加42%,农作物产量迅速达到
和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下列对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  )
A.土地改革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B.土地改革实现了农村土地公有制
C.土地改革提高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D.土地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14.(2018·湖南娄底)“虽然从实际情况来讲中国为了这场战争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并且在一定程
度上影响了国家的经济建设。但是,中国获取的战略利益是最大的。它成功地遏制美国势力
在中国周边的扩张,给新中国争取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发展环境。”材料中“这场战争”是指
A.抗日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美援朝战争
D.越南战争
15.2017年3月22日,“马革裹尸”“埋骨他乡”的28名志愿军烈土骸骨,终于魂归故土。当年,志愿军战争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被誉为(  )
A.“和平卫士”
B.“最可爱的人”
C.“党的好战士”
D.“钢铁卫士”
卷Ⅱ(非选择题,共30分)
16.历史图片是历史场景的形象呈现,是历史过程的真实记录,结合下列图片回答问题。(10分)
⑴图一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发生在什么时间?(3分)
(2)图二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什么事件?这个事件的指挥者是谁?这个事件结束的标志是什
么?(3分)
(3)图三反映了我国建国初期的什么事件?我国实行这一事件的目的是什么?(2分)
(4)图二与图三之间有何内在联系?(2分)
17.观察下图,回答问题。(8分)
(1)图1、图2说明中国共产党取得了哪些成就?这些成就对新中国的发展分别产生了什么影响?
(6分)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图1和图2中事件的因果关系。(2分)
18.曾经的“事”让中国人站起,曾经的“改”让农民高兴,现代的“博”让国人自豪。融入以下情境,探究相关问题。(12分)
[1949年的中国“事”]
1949年10月1日下午3时整,身材魁梧的一位伟人出现在天安门城楼的主席台上。曾经,那个意气风发的革命者领导了湘赣的秋收起义;曾经,那个充满睿智的领导人摆脱了苏联革命模式的束缚,带兵进驻井冈山;曾经,那个无私的爱国者在日寇当道时,放弃了党派恩怨与国民党一致对外;曾经,那个一心求得和解的领导人被迫喊出了解放全中国的口号。如今,岁月已经剥蚀了少年的朱颜,他已经56岁了,在个人的“弯镜朱颜惊暗换”中,在一代人艰苦卓绝的拼搏中,中国完成了一个艰难的破茧成蝶的伟大历程。
—《中国,和平崛起的东方龙》
(1)材料中的“他”指的是谁?材料中的“中国完成了一个艰难的破茧成蝶的伟大历程”具有怎样
的历史意义?(4分)
[1950年的中国“改”]
《土地改革法》规定,土改期间,县以上各级人民政府组织土地改革委员会指导和处理相关事宜,乡、区、县、省农民大会及其选举的农民协会为土改的合法执行机构。为了发动群众,工作团、工作队深入农村,采用访贫问苦、诉苦会、召开农民代表会议和举办农民积极分子短训班等形式,宣传党的土地方针、政策,把农民组织起来,建立以贫雇农为核心的包括中农在内的农民协会,以此作为土改的主要执行机关。
一《人民日报》1950年7月5日
(2)依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党和政府都采取了哪些措施推进土地改革。这次改革具有怎样的作用?
(4分)
[21世纪的中国“博”]
博客是一种通常由个人管理、不定期张贴新的文章的网站。请看某老师的博客:
(3)2楼提到了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请列举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主要功绩。(2分)
(4)结合实际谈谈新中国建立以来发生了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至少两点)(2分)
《第一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综合测试卷
卷Ⅰ
选择题
1-5
BBCCA
6-10ABAAB
11-15CDBCB
卷Ⅱ
非选择题
16.(1)开国大典。1949年10月1日。
(2)抗美援朝。彭德怀。美国被迫在停战协定上签字。
(3)土地改革。为了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准备条件。
(4)土地改革运动的完成,有助于建国初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有力地支持了抗美援朝。
17.(1)成就:图1,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图2,让大量无地少地的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影响:图1,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奠定了基础;图2,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2)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土地改革使广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土地改革的完成,使广大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得了土地,更加拥护中央人民政府,从而巩固了新生政权。(意思相近即可)
18.(1)“他”指的是毛泽东。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新纪元。从此,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2)措施:中央与地方各级政府成立了相关的机构来领导此次土地改革;工作团队深入农村,采用多种形式宣传党的土改方针、政策;建立以贫、雇农为核心的农民协会等。作用:废除了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3)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带领中国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4)如我国的综合国力越来越强;国际地位越来越高;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