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年、月、日和千米、吨复习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年、月、日和千米、吨复习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7-04 16:05: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年、月、日和千米、吨复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年、月、日、时之间的关系,并应用解释相关问题;进一步认识24时计时法。计算简单的经过时间;进一步了解千米和米、吨和千克之间的关系。能解决相应实际问题。
2.使学生参与整理年、月、日和24时计时法,千米和吨的相关知识的活动,在解释单位的换算、计量单位的应用中,培养归纳、整理知识和对问题的分析、推理等能力,提高知识的应用意识。
3.使学生了解时间单位和长度、质量单位在生活里的应用,体会这些计量单位与自身的生活有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相关单位的进率、换算。
教学难点
不同计时法的改写和相邻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汇报交流,整理知识。
师:同学们,课前你们已经整理了有关年、月、日这一单元的知识,现在请大家拿出你们整理的成果和小组的同学分享一下。
1、学生汇报,老师板书。
(1)24时计时法:(时针走第二圈的时刻要加12)
(2)中间经过的时间=结束的时刻-开始的时刻
2、课前同学们自己设计了一天的作息时间表,请看这是我们班小刚的作息时间。(指一生读这些信息。
早上6:30起床??
7:00吃早饭???
7:30去学校???
下午4:30放学
晚上6:00吃晚饭???
21时上床睡觉
(1)你知道这些时刻用了什么计时法吗?
(2)哪几个是21时计时法?
(3)把24时计法和12时计时法互相转化。(学生在练习本上做)
(4)集体订正。
(5)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
生1:小刚一天在校多长时间?
学生独立解答后,订正。
?
生2:小刚一天睡多长时间???
小组同学讨论后再解答。
3、我们还学过哪些知识?学生交流,教师板书。
生1:我们学过很多时间单位:世纪、年、月、日、时、分、秒。
生2:我知道1世纪=100年
师:你知道1935年是哪一世纪吗?2008年呢?
生3:一平年=365天??
一闰年=366天??
年份是4的倍数是就是闰年,整百年份的必须是400的倍数。
生4:我知道1年=4个季度?
每个季度有3个月。
师:第二季度的第三个月你知道是几月吗?
生5:我知道1年=12个月?
31天的有:1、3、5、7、8、10、12.
30天的有:4、6、9、11。
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
生6:我还知道1日=24时??
1时=60分??
1分=60秒
4、这些相邻的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呢?(学生齐读板书)
5、根据这些进率我们可以对时间单位进行换算。
(1)小黑板出示,一生板演,其他在本上做。
4年=(????
)月????
3日=(????
)时?
5时=(???
)分???
36个月=(???
)年
(2)集体订正。
【意图:学生在激烈有趣的知识问答活动中巩固年、月、日的相关知识,课堂气氛既轻松又活跃,很有实效。】
二、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小刚同学是一些信息吗?下面我们来个小组抢答比赛。
1、他是1998年出生的,他今年几周岁了?
2、他出生这一年是平年,还是闰年?
3、他是第二季度的第一个月出生的最后一天出生的,他的生日是几月几日?(4月30日)
4、今天4月16日,再过几天就是小刚的生日?(14天)
5、今天是星期五,他生日那天是星期几??
(还是星期五)
【意图: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同班同学的信息,使全体学生能专心的、积极的投入到复习课中,重点关注学生对星期的了解。】
三、小测试:(附测试题)
一、判一判:
1、小华是1994年2月29日出生的。?????
(????

2、小丽是2000年11月31日转学来我校的。(????

二、填一填:
1、2008年在中国举行的奥运会,这一年有(??
)天。开幕式是从8月8日的20:00开始,到24:00结束,共用了(?????
)。闭幕式是8月24日,运动会共召开了(????
)天。
2、张明今天年6周岁了,可是他只过了一个生日,他是(??
)月(??
)日出生的。
3、上午10:30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
),
下午3:15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
)。
三、找一找:
1980年
????2000年????
1843年?????
1900年?????
2004年
?
?????????
?
?????????
平年??????????????????????????????????????????????????????
闰年
四、解决问题:
甲乙两城相距300千米。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80千米,上午10:30出发,下午2:30它能按时到达乙城吗?
?
五、聪明屋:
去年六一儿童节是星期一,你知道今年六一儿童节是星期几?
?
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
教后反思:
“年月日”复习课教学我采用的是我们学校数学课堂的“导学练”教学模式。由于复习课最大的特点,就是注重知识的归纳、整理与构建,并体现出知识的扩展、延伸和挖掘。在复习指导中,“年月日”知识以表格形式出现,“24时计时法”知识以问题形式出现。而学生在指导的引导下,通过想一想和浏览课本的方式,在头脑里进行了知识构建。在学生学后的互动交流中,又深入提出问题,帮助学生寻找“认知薄弱点”,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突破知识难点。最后安排一组综合练习,通过知识的拓展挖掘、补充整理,实现学生认知上的“巩固提升”。
在真正教学后,我发现了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
由于“年、月、日”这一单元涉及的知识小点有很多,我又希望能够全面复习,但又不希望浅尝则止,最后,发现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教学任务根本完不成。在有限的教学时间里,怎样真正做到教学“突出主体、开放过程、理练结合、注重实效”呢?这是我所疑惑的。
关于“24时计时法”知识整理的思考。复习此知识点时候,我简单提出了三个问题:1、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有什么不同?2、普通计时法怎样转换成24时计时法?24时计时法怎样转换成普通计时法?3、知道开始时间、结束时间,怎么算经过时间?其实在带领学生们交流时候,我发现第2个小问题学生不太好想,第3个问题范围太宽泛。同事们提出了建议:可以展示练习题由此引出学生对知识点的回顾。我想,这也有一定道理。像有关时间的计算,涉及的类型就比较多,练习题出示应该有助于学生对知识进行分类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