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八
教学内容:教材P64-65练习八1-8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摆一摆、量一量、数一数、估一估、算一算、画一画等不同形式的活动,进一步巩固对面积和面积单位的认识,初步掌握面积的直接计量方法。
2.初步培养学生估测图形面积的意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巩固对面积和面积单位的认识,初步掌握面积的直接计量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估测图形面积的意识,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回顾:前面两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面积的含义、面积单位)
提问:我们认识了哪些面积单位?你能比划一下他们的大小吗?
揭题:这节课我们通过练习来巩固面积和面积单位的相关知识。
二、巩固练习
1.完成教材第64页第1题。
(1)学生读题,独立完成。
(2)展示学生的作业,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怎样做的。
(3)比较:图形的周长与它们的面积之间的区别?
通过交流进一步明确:图形一周边线的总长度是图形的周长,而围在边线里面表面的大小是图形的面积。
提问:你能结合身边的物体,说说哪些物体的面的面积是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吗?你能指一指课桌面的周长和面积吗?
指明学生说说并动手摸一摸。
2.完成教材第64页第2题。
(1)先让学生用准备好的边长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面积是9平方厘米的正方形,指名展示,问:面积相等的正方形,形状完全相同吗?
(2)再让学生拼成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长方形,问: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形状完全相同吗?
(3)小结:面积相等的正方形完全相同,但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形状未必相同。
(4)提问:观察这个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与它的面积大小有什么联系?那这些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与他们的面积大小又有什么关系呢?
(设计意图: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比较等学生方式,让学生体会面积相等的正方形完全相同,但面积相等的长方形,形状未必相同。)
3.
完成教材第65页第6题。
(1)出示题目,学生读题,理解题意。
(2)提问:这三个图形的什么是相同的?你是怎么知道的?他们的周长也相同吗?周长分别是多少?
(3)明确:面积相等的图形周长未必相等。
比较:第2题与第6题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4.完成教材第64页第3题。
(1)指明学生先估一估每个图形的面积。
(2)让学生观察图形,说一说怎么用1平方厘米量一量。
(3)学生动手量一量,汇报结果。
5.完成教材第64页第4题。
(1)出示题目,指出:因为1个小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有几个小方格就有多少平方厘米。
(2)让学生观察、思考、交流,指明学生说一说算法。
明确:要根据图形的特点进行适当的转化,使其中不满整格的部分转化成满整格来计数。
6.完成教材第65页第5题。
(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交流,最后指名学生说说是怎样估计的。
(2)引导学生明确:将超过半格的看成1格,不满半格的忽略不计。
(3)交流并让学生体会到用割补法把不完整的图形割补成完整的小正方形的数学思想。
7.完成教材第65页第7题。
(1)学生读题,独立完成。
(2)展示学生作业并交流,引导学生比较它们的形状。
(3)明确:面积相同,形状不同。
8.完成教材第65页第8题。
(1)提出问题:比较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和数学书的封面,估计数学书的封面大约有多少平方分米。
(2)让学生根据数学书封面的面积,估计一张报纸的面积。
9.拼一拼。
同桌合作,利用书后的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出多种形状的长方形和正方形。
展示学生作品,并点评。
三、反思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
作业设计:
★一张邮票的面积大约是6(
)
黑板的面积大约是3(
)
一幢楼房高18(
),占地400(
)
★★在方格纸中画两个面积是12平方厘米的有趣图形。(每小格表示1平方厘米)
★★★用6个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有几种不同的拼法,拼成的长方形的面积和周长各是多少?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PAG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