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9.2简单的数据排序和分组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 三年级下册数学9.2简单的数据排序和分组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5.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7-04 16:12:5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简单的数据排序和分组》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学习数据调查、整理的方法,学会数据的比较和简单的分析,能根据要求把调查的数据有序排列、比较,分析并获得数据反映的信息和简单事实。
2.使学生根据问题提出通过数据统计解决的方法,经历统计的活动过程和用有序排列、选择数据对象等方法比较和分析数据等活动,体会从数据中可以获得相关信息,感受不同数据分别表示的最大、最小、大多数的数值范围等数据的意义,进一步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3.使学生主动进行一些社会调查,体验实践性和现实性,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并接受其中的思想教育。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二年级时,已经学习过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本课主要通过实际调查和简单测量等活动,引导学生在数据收集、整理、分析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简单的数据排序和分组的方法,能够围绕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初步体会数据的意义与价值。
三、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根据某一标准,确定统计对象。
教学难点:能根据相关数据填写、分析统计表。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最近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体检时小明测得的身高是138cm,大家说他偏高了,而小丽测出的身高也是138cm,大家却说她偏矮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师:哦!也就是说一个人的身高和年龄有关系的!不同的年龄有不同的身高标准。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①师:那么大家仔细看一看,你的身高是在标准范围内吗?
你是怎么判断的?
相机补充:哦!也就是说,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对照表格来判断自己是否在标准范围内。
②分组
师:那我们班其他同学呢?怎样才能全面了解我们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呢?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板书:全班同学的身高情况是怎样的呢?)
问: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可以怎么办?
师:可以用分组的方法来收集数据,(板书:收集(分组))
那么大家看看表格中的身高标准,怎么分组才最合适呢?
(师板书:



9岁
10岁
9岁
10岁
生:9岁的男生一组,9岁的女生一组,10岁的男生一组,10岁的女生一组。
师:根据同学们的汇报,我们知道,男生和女生的身高标准不同,9岁、10岁的身高标准也不相同,我们就可以按照这种方法把全班同学分成四个大组来收集数据。
老师来看一看,9岁的男生在哪里?9岁的女生呢?10岁的男生在哪里?10岁的女生呢?大家发现没有,每一组的组员都不在一起,怎么办?
好!听你的!我们就让9岁的男生坐在第一大组,10岁的男生坐在第二大组,9岁的女生坐第三大组,10岁的女生坐在第四大组。明白了吗?
认真听要求:请大家轻轻地、快速地收拾自己的物品,根据自己的年龄、性别调整自己的位置。我们看那一组动作最轻,速度最快!开始!
师:现在我们全班分成了四大组,请每组迅速推选出一名小组长,选好后组长起立。
(发学习单)
③师:下面咱们就要开始小组活动了,在汇总数据之前,请问同学们,如果我们想一下子就看出你们小组里谁最高?谁最矮?可以怎么办?
师:真聪明!按照从高到矮,或者从矮到高的顺序可以让我们更容易确定谁最高,谁最矮,以及自己的身高在小组中的位置。
下面请一位同学读一读活动的要求和问题。都听明白了吗?开始吧!
1.按从矮到高的顺序,把小组同学的身高排一排。
2.讨论:
①你们小组的同学中,最高的是多少厘米?最矮的呢?
②把你们小组同学的身高与我国正常儿童的身高标准比一比,你有什么发现?
④汇报(打开投影仪)
师:哪一组自告奋勇,愿意第一个上台来汇报你们组组员的身高情况。(师相机标注最高、最矮、标准人数,留下4组学习单)
小结:在各组组员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了解了每个小组组内同学的身高情况。
问:那如果老师想知道全班同学最高是多少厘米?可以怎么办?最矮呢?(呈现4组学习单)
那全班男生身高在正常范围内的有多少人?又该怎么办呢?女生呢?(呈现2组学习单)
问:同学们,通过对咱们全班同学的身高数据的整理和分析,你有什么发现吗?(因为大家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了,大多数同学的身高都在标准范围内或者超过了标准范围,低于标准范围的同学少。)对于低于标准范围的同学,你们想对他们说些什么吗?
小结:同学们,回顾一下,在刚刚的活动过程中,我们用了什么办法了解了咱们全班的身高情况?(我们先通过分组来收集数据,然后用排序的方法整理数据,最后通过分析数据解决了一些问题!使我们对全班的身高情况有了一个整体的、清晰地了解!)
(板书完:收集——整理(分组,排序)——分析)
点题: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简单的数据排序和分组。(板书课题)
大家都学会了吗?
三、巩固练习
想想做做1
师:下面老师就来考考你们,这张表格谁看懂了?跟大家讲一讲?
那我们能一眼就看出谁的成绩最好?谁的成绩最差吗?怎么办?
想想做做2.
师:课前老师让大家测量了自己一庹的长度,谁来说一说咱们怎么进行数据汇总?
四、全课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