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2020年复学衔接筑基系列
专题七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斯大林
探索
赫鲁晓夫
改革
勃列日涅
夫改革
戈尔巴乔夫
改革
新经济
政策
列宁的探索
斯大林
探索
社会主义改革
一、列宁的探索
社会主义建设初期的探索,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对向社会主义过渡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
背景:政治上三年国内战争爆发,经济上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
目的:巩固苏维埃政权
内容
类别
内容
农业
余粮收集制
挫伤农民积极性
保障前线军事物资供应
工业
大中小企业一律收归国有
高度集中管理
单一公有制
计划经济体制
商业
取消自由贸易
否定了商品与货币关系
分配
实物配给制,普遍义务劳动制
平均主义,强制性劳动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年)
特点
具有战时特征:适应了战时需要,即“一切为了前线”而采取的非常措施。
具有共产主义的某些特征:如余粮收集制、企业一律国有、实物配给制等。
实质:排斥商品货币关系与市场,采用军事性行政命令进行管制的经济体制
评价
积极:保障了军事上的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消极:引起了严重的经济政治危机
2、新经济政策(1921-1928年)
背景
现实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根本原因:当时苏俄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小农经济占优势,工业生产落后。
直接目的:解决经济与政治危机,巩固政权
标志:1921年3月俄共(布)十大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决议。
2、新经济政策(1921-1928年)
内容
类别
内容
农业
固定粮食税
减轻农民负担,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工业
解除部分中小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国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等以租让或租借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实行经济核算
以公有制为主体,允许私有制的存在
商业
恢复自由贸易
肯定商品与货币关系
分配
按劳分配
克服了平均主义弊端
2、新经济政策(1921-1928年)
特点
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和市场作用过渡到社会主义。
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实质:在公有制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扩大生产,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评价
经济与政治: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利于稳定政治形势。
理论意义: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探索了一条在小农经济占优势国家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
生产关系:公有制占主体的前提下,多种所有制并存
管理体制: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流通体制:允许商品交换和货币流通
分配制度:实行按劳分配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马克思主义
新经济政策
公有制
生产资料:公有制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
计划经济
管理制度:计划经济
计划与市场相结合
取消自由贸易
流通体制:取消自由贸易
允许自由贸易
实物配给制
(平均主义)
分配制度:按劳分配
按劳分配
新经济政策
“新”
在哪儿?
分配:实行按劳分配
1920年,俄国的农业总产量只相当于战前水平的2/3,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严重缺乏,人们要忍受着冬季严寒的侵袭。到1921年,情况更惨了。这主要是因为( )
A.苏俄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B.国内战争的破坏
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延续
D.西方国家的封锁
C【解析】1918-1921年苏俄推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实行余粮收集和食物配给的制度,导致人们生活困难,故选C项;苏俄新经济政策是1921年开始的,排除A项;国内战争1920年已经结束,排除B项;材料“农业总产量”下降和“日常生活用品”缺乏都是国内经济状况,其主要原因不是西方国家的封锁,排除D项。
二、斯大林模式
19世纪20~50年代期间,在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过程中逐步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背景
外部仍受到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内部仍是一个依靠从国外输入机器装备的落后农业国。
1924年,列宁去世,斯大林成为苏联主要领导人
斯大林个人的性格
标志:1936年,苏联通过《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
宣布社会主义已经基本建成
标志着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表现
工业政策:优先发展重工业,由农业和轻工业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
目的:加强国防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
成就:1937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苏联基本实现工业化,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经济体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
农业政策: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建立集体农庄
目的:解决粮食危机,配合工业化建设。
成就:实现了农业集体化,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问题创造了便利条件;随着集体化运动的高涨,富农作为一个阶级基本被消灭。
评价
积极作用
开辟了一种不同于市场经济的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的工业化模式,在短期内实现了工业化及经济的快速发展。
为苏联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严重弊端
国民经济不协调: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
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
牺牲广大农民的利益,造成农业生产的长期落后。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压抑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后来因没有进行有效的改革而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
小生产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文化落后以及缺乏民主传统是其基本原因。
过渡时期阶级斗争激烈、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对集中人力、物力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客观要求,帝国主义包围下险恶的国际环境以及战争的危机感,都是造成权力过分集中的重要客观因素。
封建专制、封建思想残余的存在则是个人迷信盛行及个人专断的社会文化基础。
斯大林对党内斗争的错误处理方法及理论上的失误、思想方法的绝对化等,对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也有一定的影响。
斯大林模式的特点
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用行政手段管理经济;片面发展重工业,牺牲农民利益以实现工业化;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实行单一的公有制。
政治上:实行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党政不分,忽视民主法制,缺少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的高度集权。
文化上:实行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制度。个人崇拜,不允许学术思想自由化和艺术形式多样人。
向社会主义过渡
1929-1941年,苏联共建成大型国营企业9
000多个,新增大型国营农场2
752个,拖拉机站7
064个,
新建铁路13
412公里,新增邮电企业3.6万个。苏联成就的取得( )
A.得益于计划体制的实施
B.深受新经济政策的影响
C.借助了二战的有利时机
D.受到罗斯福新政的推动
A【解析】1929-1941年,苏联通过“五年计划”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题干信息正是这些成就的体现,故选A项。
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当苏联政府每年拿出国民收入的三分之一用于再投资时,这便意味着低工资与消费品的短缺。一位工人的反应很典型:‘他们假装他们在付给我们工资,于是我们也假装我们在工作。’”材料主要表明苏联( )
A.工厂管理僵化未调动生产积极性
B.轻重工业及农业结构严重失衡
C.工业化模式未能使民众有获得感
D.工人的工资水平长期处于低位
C【解析】通过所学知识可知,苏联工业化发展是以牺牲农业及轻工业的发展为代价,采用了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方式,来积累工业化资金,这样势必使得民众缺乏获得感,故选C项;题干没有提及工厂管理问题,也没有涉及工业与农业的失衡和工人工资水平问题,排除A、B、D三项。
三、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20世纪50年代至1991年共经历了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改革,最终都失败了,并导致苏联解体!
苏联的三次社会主义改革
背景
改革
时间
内容
斯
大
林
模
式
的
弊
端
赫鲁晓夫改革
1953~1964
农业:实行农产品收购制,提高收购价格;扩大集体农庄和国营农场的自主权;开垦荒地,提倡种植玉米
重点:农业
工业:将部分中央企业的管理权下放;给企业部分权利;一定程度上承认企业和个人的物质利益
有一定成效
最终失败
政治: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
未突破斯大林模式
勃列日涅夫改革
1964~1985
恢复部门管理体制,加强对经济的集中领导
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
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
重点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
重点:工业
有一定成效
最终失败
未突破斯大林模式
戈尔巴乔夫改革
1985~1991
经济:制定“加速发展战略”,以经济管理的方法代替行政命令干预经济
突破斯大林模式
背离社会主义方向
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思想代替“科学社会主义”,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
失败并导致斯大林解体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这里就我所知的关于现代化涵义的种种说法,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四大类:……(二)现代化实质上就是工业化,更确切地说,是经济落后国家实现工业化的过程。……可以说,今天所有在经济上处于欠发达或开发不足的国家都共同致力于工业化的目标,把它作为根本改变国家面貌和国际地位的战略性措施。
——摘编自罗荣渠《现代化新论》
材料二 衡量一种现代化方式是否成功,不能只看几项指标和集中力量办的几件大事,更应该看这些措施是否惠及百姓,是否具有可持续性,是否在推动社会向自由王国前进。
——左凤荣、沈志华《俄国现代化的曲折历程》
运用相关史实,以“斯大林模式与苏联现代化”为题,论述材料一、二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层次分明,行文流畅)
观点一:现代化实质上是工业化,以此为评价标准,应对斯大林模式给予正面评价。
说明:斯大林模式是苏联现代化的新型途径;在短期内推动苏联现代化,实现了工业化;为赢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观点二:现代化发展的关键是要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走向民主自由,以此为评价标准,应对斯大林模式给予负面评价。
说明:斯大林模式下的苏联现代化具有片面性,不是社会的全面现代化:忽视人民生活水平的改善,损害农民的利益;忽视商品货币关系,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影响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从而日益阻碍苏联现代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