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
《猜调》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音乐义务课程标准指出,音乐课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加强音乐实践创作。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身心的发展规律,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不断提高音乐素养,丰富精神生活。
为了充分让学生感受歌曲,调动孩子对这类音乐题材的喜欢,本节课上,我通过课前柯尔文手势律动和微课导入,吸引学生的学习歌曲的兴趣。通过多种形式的歌曲演唱表现,从多媒体课件、教具到课堂教学,在视觉上给予学生直观的音乐要素感受,在听觉上陶冶学生审美情操。让学生在歌曲欣赏中主动探索,大胆展示。充分挖掘歌曲蕴涵的音乐要素、节奏难点及情感内涵,以达到激发学生内心的童真,以乐激情,以情动心,进而推动教学目标的达成和艺术审美的愉悦。
二、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聆听合唱《猜调》,了解对歌的形式,激发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看微课、聆听、对比、模仿、哼唱、图形谱多种形式深入教学,让学生欣赏歌曲,掌握对歌形式特点。
3.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歌曲,能听辨歌曲速度的变化,感受音乐情绪,认识对歌的形式,能根据歌曲特点进行歌词创作。
三、教学分析
《猜调》是人音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册第二课中的教学内容。这是云南儿童游戏时唱的对歌,全曲音高跨度较大,内容生动,形式活泼,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诙谐的情趣。歌曲由一个具有互换性的音调“小乖乖”开始,引出一连串排比式问句。富有童趣,贴合儿童猜谜心理。
三年级的学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期。这个时期他们的学习态度明显变得积极主动,学生思维活跃发散,接受能力较强。一二年级的音乐学习已经为他们奠定了一定的音乐基础,对于基本音乐要素的认知和表现有了初步的能力,但对音乐的欣赏能力仍有待提高,部分学生缺乏音乐表现能力和音乐创编能力。
四、教学难点重点
重点:通过聆听《猜调》,了解其风格特点
难点:听辨歌曲的速度、力度变化,并创编歌词。
五、教学课时
一课时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设备及教学课件,钢琴、字卡、双响筒、碰铃。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课件及教具截图)
设计意图
【一】情景导入‖渲染铺垫
1.柯尔文音乐手势律动《小星星》
学生做柯尔文音乐手势并演唱《小星星》。
以柯尔文手势律动《小星星》作开声练习,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对音准、音高的感知能力。
2.播放微课,让学生感受云南特色。师:今天老师要带大家去一个地方,让我们一起观看微课,走进美丽的云南吧!
学生观看微课,
通过观看微课,学生以直观的方式初步认识云南,感受地方特色,吸引学生对学习民族音乐的兴趣。
【二】聆听歌曲‖以情动之
1.初听歌曲,揭示课题《猜调》。师:请同学们认真聆听歌曲并思考:歌曲让你联想到什么画面?
学生聆听,并回答问题。
通过聆听歌曲,学生初步感受音乐,体会歌曲的意境。
2.聆听歌曲第一乐段,说说这一乐段的音乐有什么特点?(教师画图形谱)师:请同学们聆听歌曲第一乐段,说说这一段音乐有什么特点?他们在干什么?
学生聆听音乐,回答问题。
音乐是听觉的艺术,通过聆听,学生感受音乐,了解对歌特点。
3.节奏游戏——“问答式读词”师:同学们,现在我们也来玩一玩猜谜游戏,老师用怎样的节奏问,你们就用相同的节奏回答,好吗?
师生合作问答游戏。
通过问答游戏,引导学生感受歌曲的基本节奏。吸引学生兴趣。
4.跟音乐哼唱歌曲,感受呼唤性音调。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跟着钢琴,把歌词哼唱出来吧!
跟钢琴伴奏、音乐哼唱歌曲。
通过模仿、哼唱,加深音乐印象。
5.聆听歌曲第二乐段,这段音乐与第一乐段有那些相同地方和不同之处?(教师画图形谱)师:猜谜游戏继续中,越来越激烈了。请同学们认真聆听歌曲第二乐段,说说这段跟前面那一段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
学生聆听音乐,回答问题。
通过聆听对比,学生听辨音乐,感受音乐的变化。
6.引导学生用乐器和声势表现第二乐段最后一乐句由弱到强的变化。师: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一乐句的速度和力度有什么变化呢?看看老师是怎样用双响筒表现这一变化。
通过打击乐器、声势活动表现乐句变化,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7.聆听歌曲第三乐段,这段音乐与前面两段又有什么变化?(教师画图形谱)师:同学们,猜谜活动继续进行中,请你们听听歌曲第三乐段,说说这部分音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形式、速度)
学生聆听音乐,回答问题。
通过聆听对比,学生听辨音乐,感受音乐的变化。
8.师生对歌、同伴对歌形式哼唱歌曲。并加入声势表现第三乐段。师:同学们,我们也来一起玩这个游戏好吗?老师用快速节奏问,你们也用快速节奏回答好吗?
学生跟教师、同伴合作。
通过歌词问答游戏,让学生切身体验歌曲速度的变化。
【三】合作探究‖自主创编
1.分组探究,创编歌词
师:同学们,歌曲我们欣赏完了。你们觉得猜谜游戏好玩吗?现在,让我们也来当一回小小音乐创作家,为歌词进行创编吧!
学生分组讨论,创编歌词。
通过分组探究、创编歌词,让每位学生自主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增强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创编能力。
2.创编成果展示及评价。师:同学们,经过一份热烈的探究,现在让我们一起把创编的成果展示出来吧!
学生展示创编成果。
通过展示创编成果,培养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及时评价鼓励,增强学生自信心。
【四】扩展升华‖延伸欣赏
1.扩展欣赏。播放钢琴曲《猜调》,感受不同形式的《猜调》。师:同学们,你们创编的内容太精彩了。这首歌曲真有趣,其实呀,猜调除了歌曲之外,还有其它的演绎方式,现在让我们一起来聆听钢琴独奏《猜调》,感受不同形式的《猜调》吧!
欣赏钢琴曲《猜调》。
在体验云南对歌的基础上欣赏不同形式的《猜调》,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
2.总结评价,布置作业。师:同学们,对歌的形式不仅常见于云南民歌当中,在其他地区的民歌中也非常多见。同学们在课后可以搜寻相关歌曲听一听,感受不同地方不同民族的对歌吧!
通过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后感受不同地方的猜调,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
八、教学反思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音乐学习的根本动力和终身喜爱音乐的必要前提。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不断提高音乐素养,丰富精神生活。《猜调》是一首活泼、轻快并富有童真的云南民歌,为了更好地贯彻课标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这一基本理念,本人在设计本节课中,以“活”为主线,旨在引导学生在活力中感受歌曲,体验歌曲,表现歌曲。
一、“活”导入,提兴趣。
《猜调》这首歌曲表现了生动活泼的猜谜对歌,因此我在本节课的开始部分用柯尔文音乐手势作为教学准备活动,让每一位学生能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再通过直观的微课,带领学生感受云南的民族特色,从视觉、听觉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此外,注重教师语言艺术,通过使用亲切自然的语言,使学生在音乐课堂中精神饱满,身心愉悦,从而调动学生学习歌曲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活”实践,重体验。
音乐义务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只有在亲身参与聆听、演唱、探究、综合性艺术表演等多种形式这些实践活动过程中,才能获得对音乐的直接经验和丰富的情感体验。本节课中,听辩歌曲速度变化是难点,因此,在教学中,通过跟学生一起做猜谜游戏,在情境中有节奏地朗读歌词,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和对音乐的感受。通过图形谱、模仿、对比等教学形式以及运用声势活动配合歌词的方式解决歌曲速度变化这一难点,将难点易化,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体验歌曲,演绎歌曲。
三、“活”创编,展自我。
音乐是一门极富创造性的艺术。中小学音乐课程中的音乐创造,目的在于通过音乐丰富学生的形象思维,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质。本节课中,通过分组合作探究形式为而歌曲创编歌词,让学生主动投入到课堂创作中,大胆展示自我,在创编的趣味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P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