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第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鲁科版选修3-4:3.2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 课时训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烟台市第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中物理鲁科版选修3-4:3.2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 课时训练(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7-05 06:07: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3.2电磁波的发射、传播和接收
课时训练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而电磁波只有纵波
B.在电磁波发射技术中,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叫解调
C.所有波都能发生干涉、衍射和多普勒效应
D.麦克斯韦首先提出了电磁波理论,并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2.电磁波和机械波相比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机械波传播均需要介质
B.机械波、电磁波都会传递能量和信息
C.机械波会产生折射反射,电磁波不会产生折射反射
D.电磁波在任何介质中传播速度均相同,机械波波速大小决定于介质
3.下列有关电磁场、电磁波、电磁波谱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两个基本假设之一是“变化的磁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变化的电场”
B.电磁波谱按波长由长到短的顺序是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
射线、γ
射线
C.一切物体都在不停的发射红外线和紫外线
D.振荡电路只须有足够高的振荡频率就可以有效发射电磁波
4.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磁波和机械波都需要通过介质传播,它们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频率都不变
B.根据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电磁波中的电场和磁场互相垂直,电磁波是横波
C.发射无线电波时需要对电磁波进行调制和解调
D.雷达发射的是直线性能好、反射性能强的超声波
5.许多老人散步时,手里拿着带有天线的收音机,这根天线的主要功能是
(
)
A.接收电磁波
B.发射电磁波
C.放大声音
D.接收声波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驱动力的周期等于物体的固有周期时,其受迫振动的振幅最大
B.当汽车向路边观察者驶来时,观察者会听到汽车上声源发出的一定频率的乐音音调升高
C.电磁波在与电场和磁场均垂直的方向上传播
D.较低的振荡频率是有效发射电磁波的条件之一
E.当接收电路的固有频率跟收到的电磁波的频率相同时,接收电路中产生的振荡电流最弱
7.无线通信技术,早已影响到我们每一个人的方方面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把信息加到载波上的过程叫做调制
B.使高频载波的振幅随信号改变,这种调制方式叫做调频
C.使高频载波的频率随信号改变,这种调制方式叫做调幅
D.把信息从高频信号电流中取出来的过程,叫做解调
8.关于电磁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雷达是利用微波来定位的
B.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叫做解调
C.电磁波都能发生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现象,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D.电磁波在任何介质中的传播速率都相同
E.电磁波是由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和周期性变化的磁场在空中传播形成的,它是横波
9.下列关于电磁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电磁波是电磁场由发生区域向远处的传播
B.电磁波在任何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均为3.0×108m/s
C.电磁波由真空进入介质传播时,波长将变短
D.电磁波不能产生干涉、衍射现象
10.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调制的主要作用是使高频电磁波的振幅或频率随要传播的电信号而改变
B.电场随时间变化时一定产生电磁波
C.第一个用实验验证电磁波客观存在的科学家是赫兹
D.LC振荡电路能产生一定波长的电磁波,若要产生波长较短的电磁波,可减小电容器极板间的距离
11.不同波长的电磁波,表现出的性质有差异,因而常把电磁波划分___________.我们把电磁波按波长大小依次排列,就形成了_______________.
12.我们用一些常见的家用电器,如电视机、遥控器、收音机、无绳电话、手机、微波炉、电动剃须刀、验钞器等,做许多关于电磁波的小实验。可以显示出电磁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现象。
13.(1)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采用10MHz的频率传送无线电信号,该频率的电磁波的波长是________。
(2)雷达是利用无线电波测定物体________的无线电设备,波长越短的电磁波,传播的直线性越好,反射性能越强。因此雷达用的是________波段的无线电波。
参考答案
1.C
【解析】
A.机械波既有横波又有纵波,而电磁波只有横波,选项A错误;
B.在电磁波发射技术中,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叫调制,将声音和图象信号从高频电流中还原出来,这个过程是调制的逆过程,叫做解调,B错误;
C.所有波都能发生干涉、衍射和多普勒效应,C正确;
D.麦克斯韦首先提出了电磁波理论,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D错误;
故选C。
2.B
【解析】
A.电磁波是电磁场在空间中的传播,传播不需要介质,机械波的传播需要介质,故A错误;
B.电磁波和机械波都能传递能量和信息,故B正确;
C.机械波和电磁波都具有波的特性,都能发生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现象,故C错误;
D.电磁波在不同的物质中传播速度不相同,机械波波速大小决定于介质,故D错误。
故选B。
3.B
【解析】
A、麦克斯韦电磁理论的两个基本假设之一是“变化的磁场能够在周围空间产生电场”,故A错误;
B、电磁波按波长由长到短的排列顺序是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γ射线,故B正确;
C、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发射红外线,同时也在不断地吸收红外线,但不一定能够发射紫外线,故C错误;
D、振荡电路发射电磁波的条件是:有足够高的振荡频率与开放电路,而为了把无线电波发射出去,就要改造LC振荡电路;增大电容器极板间的距离,减小极板的面积,同时减小自感线圈的匝数,以便减小L、C的值,增大振荡频率,同时使电场和磁场扩展到外部空间,故D错误;
故选B.
4.B
【解析】
A.电磁波不需要通过介质,而机械波都需要通过介质传播,它们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频率都不变,故A错误;
B.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电磁波中的电场和磁场互相垂直,电磁波是横波,故B正确;
C.发射无线电波时需要对电磁波进行调制,而接收时,则需要解调,故C错误;
D.雷达发射的是直线性能好、反射性能强的微波,故D错误。
故选B。
5.A
【解析】
天线的主要功能是接收电磁波,故A正确,BCD错误。
6.ABC
【解析】
A.共振时,此时受迫振动的振蝠最大,故A正确;
B.根据多普勒效应,当汽车向路边观察者驶来时,观察者会听到汽车上声源发出的一定频率的乐音音调升高,故B正确;
C.电磁波是横波,其传播方向垂直于由磁场电场确定的平面,故C正确;
D.较低振荡频率不易发出电磁波,故D错误;
E.当时产生电谐振,即接收电路中产生的振荡电流最强,故E错误。
故选ABC。
7.AD
【解析】
A.把信息加到载波上的过程叫做调制,故A正确;
B.使高频载波的振幅随信号改变,这种调制方式叫做调幅,故B错误;
C.使高频载波的频率随信号改变,这种调制方式叫做调频,故C错误;
D.把信息从高频信号电流中取出来的过程,叫做解调,故D正确。
故选AD。
8.ACE
【解析】
A.雷达是利用微波来定位的,选项A正确;
B.使电磁波随各种信号而改变的技术叫做调制,选项B错误;
C.电磁波都能发生反射、折射、干涉和衍射现象,也可以在真空中传播,选项C正确;
D.电磁波传播不需要介质,且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选项D错误;
E.电磁波是由周期性变化的电场和周期性变化的磁场在空中传播形成的,电场和磁场的方向均与传播方向垂直,电磁波是横波,选项E正确。
故选ACE。
9.AC
【解析】
A.电磁波是电磁场由发生区域向远处的传播,选项A正确;
B.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0×108m/s,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小于3.0×108m/s,选项B错误;
C.电磁波由真空进入介质传播时,频率和周期不变,波速变小,由λ=vT可知,波长将变短,选项C正确;
D.电磁波和其他波一样都能产生干涉、衍射现象,选项D错误。
10.BD
【解析】
A.为了使需要传递的音频信号加载到电磁波上发射出去,必须对高频振荡电流进行调制,调制的主要作用是使高频电磁波的振幅或频率随要传播的电信号而改变,A正确;
B.均匀变化的电场不能产生电磁波,电场随时间均匀变化时不产生电磁波,随时间非均匀变化的电场可以产生电磁波,B错误;
C.赫兹通过实验第一次验证了电磁波的存在,C正确;
D.减小电容器两极板间的距离可以增大电容器的电容,由振荡电路周期公式:
可知振荡电路的周期变大,由:
可知振荡电路产到达电磁波波长变长,D错误。
故选BD。
11.若干波段
电磁波谱
【解析】
[1][2]不同波长的电磁波,表现出的性质有差异,因而常把电磁波划分若干波段,我们把电磁波按波长大小依次排列,就形成了电磁波谱。
12.发射
接收
干扰
屏蔽
反射
【解析】
[1][2][3][4][5]我们用一些常见的家用电器,如电视机、遥控器、收音机、无绳电话、手机、微波炉、电动剃须刀、验钞器等,做许多关于电磁波的小实验。可以显示出电磁的发射、接收、干扰、屏蔽、反射等现象。
13.
30m
位置
微波
【解析】
(1)[1][2].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采用10MHz的频率传送无线电信号,该频率的电磁波的波长是

(2)[3][4].雷达是利用无线电波测定物体位置的无线电设备,波长越短的电磁波,传播的直线性越好,反射性能越强。因此雷达用的是微波波段的无线电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