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
识
水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综合运用感官观察水的性质,并用语言描述所观察的水的特征。
2、通过探讨、动手操作了解水的基本性质。
3、体验合作学习的乐趣;意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知道水的基本性质。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各种感官认识事物的能力。
教学准备:
1、一杯水、一杯白醋、一杯牛奶;
2、(一个水槽、一个烧瓶、一个食品袋)12组
3、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兴趣。
“一物不稀奇,人人不能离。钢刀切不断,铁钩钩不起。”(谜底“水”)
师:同学们,你在哪里见过水呢?
生:学生各抒己见。
师:同学们知道的可真多。对,水是生命之源,人、动物、植物都离不开水,如果没有水,地球上将没有生命。可见水十分重要。今天我们就来进一步“认识水“。(板书课题)
2、展现情境,利用不同感官观察水
课件出示图片
师:小明放学回家后,急着喝水,可是在他面前放着三个杯子的液体,分别是水、白醋、牛奶,到底哪个杯子里面装的是水呢?谁能帮帮他呢?
今天老师把这三杯液体拿到了我们的讲台,谁能来当一次小明呢?
(请几名同学上台区分一下,指导学生闻一闻的正确方法,在学生的讨论中,理顺思路,让学生学会利用不同的感官来认识物体。)
三、动手做一做,综合各种感官认识水
师:同学们帮小明找到了水,那接下来我们就利用刚才我们总结的方法和步骤来亲身认识一下水。
要求:3人一组合作完成,用老师给我们准备好的实验器材自己动手来试一试,完成活动手册上面的表格。
师:通过刚才的观察,哪位同学们了解了水的特点?
(找几个同学上台完成表格,希望学生能够说出: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固定形状的。)
师:很好,刚才同学们充分调动了我们的感官解决了这个问题,可见,在我们的科学实验中,认识一个物体可以利用我们的眼睛、鼻子、手等感官,以后还可能会用到舌头和皮肤,他们都能帮助更好的认识物体。
四、拓展思维,说一说水的用途
师: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水,了解了水,那谁知道水都有哪些用途呢?
(生作答:能喝,洗衣服,浇花,墩地,洗澡……)
师:水的用途可真多啊!我们的生活真的是无时无刻都离不开水,但是地球上的水是有限的,所以我们在以后的生活中一定要学会节约用水。
五、呼吁身边的人也节约用水
师:怎么做到节约用水呢?当看到水龙头没有拧紧的时候,应该怎么做?
生:拧紧水龙头。
师:当妈妈洗完菜的时候,我们可以怎么做?
生:浇花,墩地。
师:同学们表现的可真好啊!节约用水就应该用我们的实际行动表现出来,“节约用水,人人有责”,让我们呼吁身边的人一起来节约用水吧。
6、课后作业
同学们利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回家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当一次小老师吧!把水的特点讲给他们听吧,别忘了宣传节约用水哦!
7、板书设计:
认识水
没有颜色——眼睛
没有气味——鼻子
没有固定形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