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名称
可爱的童帽
一、学习内容分析
教材分析
《可爱的童帽》是岭南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7课的内容,属于“设计.应用”领域。主要有五方面的内容:①欣赏民间传统童帽,了解其制作意义。教材展示了《虎头帽》《五毒彩缎绣花童帽》《维吾尔族花帽》等,目的是让学生欣赏感知传统童帽的寓意,与现代童帽的对比,感受现代童帽的发展及其款式多样、用料各异等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拓展设计童帽的思路,启发创造性思维。②童帽的种类、用途和功能。③不同材料、不同款式童帽的线条表现方法。④探索童帽的基本结构,有帽盖、帽檐、帽儿、帽花等。⑤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构思。从季节、功能方面构思;从基本形变化方面构思;从色彩、花纹方面构思。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是儿童智力发展的过渡时期,形象与抽象思维处于发展阶段,开始出现抽象逻辑思维,认知活动的随意性、目的性均有明显的增长。他们懂得如何用简单的艺术形式表现生活,对日常生活中的帽子比较熟悉,只是对传统帽子的寓意了解不多,所以这节课的难度并不大,学生比较容易掌握。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①知识与技能:感知帽子的设计与生活应用的关系,能运用各种线条与色彩设计童帽。②过程与方法:欣赏几款不同的民间童帽,了解其设计的寓意。了解款式、功能及用料各异的现代童帽。结合生活应用需求设计童帽。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产生设计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创造美好生活的情感。教学重点:能用线与色设计童帽的外形和装饰。教学难点:用线表现不同质感和功能的童帽。
二、教学环境选择(勾选)
1.多媒体教室
(
)
2.交互式电子白板(
)
3.网络教室(
)
4.移动学习
(
)
5.美术功能室
(
√
)
6.户外
(
)
三、教学资源准备
美术室环境布置优雅,若干顶不同材质的帽子,学生画的帽子,A3图画纸、线描笔和彩色笔,展板,PPT课件等。
四、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
资源准备
课前
准备
教师准备童帽的资料图片和若干顶不同材质的帽子。
准备一顶帽子,黑色勾线笔,A3图画纸和彩色画笔。
用线条和色彩设计童帽。
课堂
导入
同学们,注意到老师的今天有什么特别之处?(帽子)没错,今天的课跟帽子有关,一顶漂亮的帽子能给我们的生活增添色彩。请同学们展示自己带来的童帽,并说说它的作用。
出示课题:可爱的童帽
通过观察,了解帽子是我们生活中的日常用品。同学们把帽子戴在头上展示,并说出它的功能。
明确学习目的。让学生戴着帽子展示,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期兴趣。
课堂
发展
1、欣赏与评述
①欣赏课文中《虎头帽》的图片,观察一下这顶帽子有什么特征?
②虎头帽有什么寓意?
③你喜欢虎头帽么?为什么?
①虎头帽是陕西民间常见的童帽,帽子上面有一个“王字”。
②虎头帽有虎虎生威的寓意。
③虎头帽的装饰充满童趣,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
通过观察虎头帽的外形特征及寓意,感受民间老百姓的心灵手巧和对儿童的祝福和期望。
2、感受现代款式多样、用料各异的童帽
①传统童帽与现代童帽在材料、外形、功能上的对比。
②根据童帽不同的功能进行分类。童帽分为冬帽、夏帽、节日帽等,不同的材料、不同款式的帽子,有不同的功能和不同的审美效果。
①民间的童帽比较具象,色彩对比强烈,寓意较深。现代的童帽造型简练、大方,色彩明快,款色材料多样。
现代童帽注重功能性与季节性的关系。
②了解童帽的种类及其功能。
通过对比,了解实用性、多样性、功能性更符合人们的需要。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
3、探索与想象
①探讨童帽的基本形。引导学生用“○、□、△”三种几何形与童帽各部分的结构作比较,让学生说出各部分属什么形。
②探讨童帽的基本结构。基本结构包括:帽盖、帽檐、帽耳、帽花。
③探讨童帽的质感表现。运用、弧线、折线表现坚挺的质感,运用细曲线、疏密有序的线表现帽子轻柔、毛茸茸的质感。
学生分小组进行探究:
①探究各自带来的帽子是像什么几何形。
②探讨各自帽子的基本结构有什么不同的变化。
③探讨各自帽子是什么样的质感,适合用什么线条去表现。
通过了解童帽的基本形和结构,以及不同的质感表现,为学生的设计思路做铺垫和梳理。解决本课的难点。
4、引导创作构思
①构思不同季节和功能的童帽。夏天防晒,冬天御寒,功能有安全性、礼
节性、装饰性等。
②构思童帽的外形。帽盖可以设计成方形、半圆形、封顶与班封顶;帽檐可以设计成舌檐和全檐。
③构思童帽的装饰花纹和色彩。装饰花纹要简练、有趣,线条要流畅;色
彩要丰富,颜色搭配要和谐、美观。
④分析童帽的设计步骤:先画出帽子的外形、结构和装饰,然后用粗细疏密不同的直线与曲线,表现童帽不同的质感。
学生分小组进行构思:
①根据不同季节童帽的特点进行构思。
②尝试画一画童帽的外形,以及各种组合方式。
③装饰花纹可以从具象及抽象两方面去考虑,色彩搭配注意和谐统一。
④明确童帽的设计步骤和思路。
通过四方面的学习,让学生明确学习思路,解决本课的重点。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想象能力以及表现能力。
5、创作与表现
学生作品欣赏,提出作业要求:
①用线条和色彩设计一顶你喜欢的童帽。(基本要求)
②用线条表现不同质感和功能的童帽。(较高要求)
③能联系生活设计与众不同的童帽。(个性探究)
教师巡视辅导。
小组讨论想设计什么款式的童帽,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作业要求。
根据学生的能力提出三个层次不同的作业要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和创新。
展示
与
评价
组织学生进行作品展示,每个小组选两张有代表性的作品展示。
引导学生从外形、线条、色彩、质感和装饰性等方面进行评价。引导学生使用美术术语进行评价,如:外观美丽、色彩鲜艳、对比强烈、装饰花纹简练、有趣、线条流畅,能使用各种线条表现不同质感款式的童帽。
说说自己组在设计过程中的想法,以及运用各种线条个色彩的情况。
使用美术术语评价别人作品,哪个方面值得自己学习与借鉴。
通过积极参与评价活动,培养学生对美术术语的把握,并提高学生的评价和欣赏能力。
课后
延伸
尝试用各种材料设计有立体感的童帽。
学生利用收集到的各种废旧材料,设计出立体感的充满童趣的帽子。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反思
本节课导入生动,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学生的学习兴趣浓厚,表现能力较强。学生通过的作品展示,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在课堂上既增长了知识,同时又提高了创作意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这节课的教学反思:
在课前的准备上,准备了实物帽子和大量的图片。为了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童帽,在教学中设计了大量不同季节和功能的童帽,并通过多媒体进行生动、有趣的图片资料欣赏。在欣赏中让学生对童帽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产生画一画,创作一幅作品的欲望。
在课堂的导入上,老师展示自己戴的的帽子。通过老师的帽子直截了当地把本课的内容导入,同时学生也带上自己的帽子,这种方法起到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的方法上,采用探索与想象。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积极主动了解基本形、基本结构以及用各种不同线条表现不同质感的帽子。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合作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作业的设计上,面向层次不同的学生。考虑到学生能力的差异性,设计了三个层面作业要求,目的是让学生顺利完成作业,同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大胆尝试与创新。
在课堂的评价上,采用了过程性评价和课堂总结性评价,以及自评和互评的方式。及时、准确、积极、有效的评价,对课堂教学起到重要的作用,能及时纠正在课堂上发现的问题,对学生起到引导的作用。
在作业的辅导上,注重本课的重难点。为了让学生能顺利完成一幅任务,在课堂的巡视中,加强对表现能力弱的学生进行辅导。从作业的整体看,大多数学生的作品很出色,让人惊喜。
课堂的不足之处:有部分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时,不能积极参与,作业的质量有待提高。
课堂虽然存在不足,但个人认为这个教学环节比较紧凑,知识的渗透也是循序渐进。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学会发现,在欣赏中寻找到灵感。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