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6.18 我设计的童装 岭南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上册美术教案-6.18 我设计的童装 岭南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岭南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7-05 18:22:5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我设计的童装》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我设计的童装》本课教材以童装欣赏和设计为主要内容。通过“人与生活”为切入点,让学生代入“服装设计师”的角色。在审美过程中理解实用设计和生活的关系,提高审美素养和感受能力。在理解制作过程示意图中,让学生自主探究服装的基本形创意变化、裁剪方法和设计能力。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对小学美术教学的要求和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服装设计的基本知识和设计应用,能用审美的眼光欣赏童装,感受服装的造型美、色彩美、纹样美和设计趣味。
2、过程与方法:体验童装与美术造型、色彩搭配的关系。运用剪贴、绘画等技法,用纸材设计制作美观实用的童装。学会对称和不对称的剪裁方法,大胆地设计与展示。
3、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设计意识,提高审美能力,培养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要点
1、重点:理解服装设计美观与实用性的关系。认识童装设计的要点,能用绘画或剪贴的方法制作美观大方的童装。
2、难点:能选择适当的纸材,设计对称或不对称的童装造型,并进行美化装饰。
3、兴趣点:学生喜爱的童装趣味造型和设计意图。在展示作品中感受成功的喜悦。
四、学情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思维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授课的重要依据。四年级的学生对美术已有较深入的了解,并掌握了一些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创新力。同时,他们也具有乐于表达、喜欢交流的心理特点,对外貌和衣着比较看重,喜欢打扮自己,对本节服装设计课的兴趣浓厚。
五、教学过程
(一)、情景创设,激发兴趣。
多媒体课件出示“童装换衣拼图”游戏。
1、让学生玩一玩,自主在人物模板上搭配不同的上衣、裤子、裙子等。
2、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样选?美在哪里?指名回答。
3、教者总结,让学生了解服装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场合有不同的功能作用。
设计意图:利用玩游戏,让学生认识服装的实用性、不同服装搭配的美观性,激发学生兴趣,导入课题,为课堂发展作好氛围铺垫。
(二)、图片展示,自主探究。
课件出示不同年代、不同民族、不同季节的童装,引发学生自主探究:
1、不同年代的童装在款式上有什么不同?
2、说说这些民族童装的色彩特点,哪些装饰最有特色?
3、根据不同季节,你是怎样挑选衣服的?
4、怎样的童装才美观、舒适,有特色?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拓宽视野,对学习对象有更深的感知和理解,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
(三)、技能展示、提升兴趣。(研究设计要素)
通过对折、重叠、画外形,裁剪等方法示范对称、不对称服装制作。
1、款式的搭配:利用最熟悉的形状拼揍出不同的款式的童装款。比如说:
上衣是倒梯形,裙子可以搭长方形的;
菱形的上衣可以搭三角形的裙子;
爱心形的上衣可以搭三角形的裙子,这样又可以变出公主套装啦;
还可以设计对称形和不对称形的搭配,这样可以显示出活泼灵动的款式。
2、颜色的搭配:
A、利用对比色的搭配,色彩鲜艳亮丽,这样更能吸引人们的眼球。
B、邻近色的搭配,颜色清新和谐,给人带来舒适。
3、不同的材料的搭配设计会有不一样的效果,这一环节将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自主探究。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示范教学,解决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学习设计制作方法,了解制作过程。
(四)、精心活动,点燃课堂兴奋点。
活动准备:分组,以6人为一个小组。
活动材料:学生课前准备好各种白纸、彩色纸、广告纸、废旧布料、剪刀、乳胶等材料。
活动主题:我的服饰,我做主!
活动:用画或剪贴的方法为自己或同学设计童装。小组分工合作,有的同学负责画,有的同学负责剪,有的同学贴,各司其职,乐此不疲,使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提升了动手能力和协作能力。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和运用材料,用几何形归纳概括服装的基本形,锻炼动手能力和表现能力。感受童装的造型美、装饰美,提高审美情趣。
(五)、展示评价,总结新课。
1、组织学生进行“童装设计展”,布置童装展台。
评选优秀作品。
2、引导学生进行评价:
A、以黑板作为服装店展台,将完成的作品展示出来,体验成功的喜悦。
B、小设计师介绍自己的童装作品。
C、用美术词汇评价自己和同学的作品,谈谈学习感受和改进方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大胆的介绍自己的作品学会用美术词汇评价作品培养审美能力
小结中重点放在把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梳理,加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承上启下。
PAG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