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课件(共3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课件(共3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7-05 22:44: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1644年北京城内的三位皇帝
明崇祯帝
清顺治帝
大顺李自成
君,舟也;民,水也。
——唐太宗《贞观政要》
目录




大明悲歌
末日帝国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末日帝国

明中后期社会出现了什么问题?有哪些具体的表现?
政治腐败
皇帝____________
皇室____________
大臣____________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社会动荡
自主学习一:快速阅读课本第一个标题,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钩心斗角
纷争不已
结党营私
争权夺利
①朝政混乱,


各级官吏
,对民众百般盘剥。
②各级地主疯狂
,肆意侵占民田,
致使大量

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下降
贪赃枉法
农民流离失所
兼并土地
法纪松弛
1.问题:
2.表现
不理政事尽情享乐四处游玩
好神仙
懒惰
奢侈浪费
在位30天
爱好木工
多疑惑
一、政治腐败:
《明宪宗元宵行乐图》
万历四十年(1612)
,南京各道御史上疏:
台省空虚,皇上深居二十多年,从来没有接见一个大臣,天下将要沦陷的忧虑。
万历皇帝在位48年,后35年基本耗尽了帝国的财富,彻底摧毁了明朝的根基。
明神宗时期
南京一带有的富豪之家占地7万顷
明熹宗时期
一次赐给瑞王、惠王、桂王田地每人以万计,魏忠贤占地万顷以上
明崇祯时期
云南沐氏占地万顷以上,占云南耕地的1/3
材料一
明《流民图》(局部)
材料二
富者动联阡陌,贫者地鲜立锥。饥寒切身,乱之生也,职此之由。
-----《明清史料》
二、土地兼并严重,社会动荡
明中后期:
政治腐败
皇帝____________
皇室____________
大臣____________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社会动荡
明朝末年:
政治:国家
深重,朝廷不断

自然灾害:
,政府催征如故。
自主学习二:快速阅读课本第二标题第一段的内容,并完成填空。
沉迷享乐,疏于朝政
钩心斗角
纷争不已
结党营私
争权夺利
①朝政混乱,

官吏
,对民众百般盘剥。

严重,
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下降
贪赃枉法
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兼并土地
财政危机
加派赋税
陕西北部连年大旱
材料二
旧征未完,新饷已催,额内难缓,额外复急。乡乡几断人烟;白骨青磷,夜夜常闻鬼哭。
——
【清】郑廉《豫变纪略》
①注:当时除了原有的征税,还加派了对辽东作战的“辽饷”、训练军队的“练饷”和镇压人民起义的“剿饷”,合称“三饷”。
女真
材料一
崇祯十六年,户部左右二司新旧饷收支呈赤字。户部左右二司额定收入该银20101533两,但实际收入15845927两,支出21221487两,赤字达5376459两。
三、财政危机加深,加派赋税
陕西北部
一带大旱
材料三:《备陈灾变疏》疏中写到:
八九月间,民争采山间蓬草而食.....至十月以后而蓬尽矣,则剥树皮而食......怠年终而树皮又尽矣,则又掘山中石块而食......少食辄饱,不数日则腹胀下坠而死......始相聚为盗且曰:死于饥与死于盗等耳,与其坐而饥死,何若为盗而死,犹得为饱鬼也。
最可悯者,如安塞城西有粪场一处,每晨必弃二、三婴儿于其中,有涕泣者,有叫号者,有呼其父母者,有食其粪土者。至次晨则所弃之子已无一生,而又有弃之者矣。
根据以上所学内容总结明末成农民起义的原因?(同桌互相交流)
(1)根本原因:
(2)直接原因: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国家财政危机深重,
朝廷不断加派赋税,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自然灾害严重,官府催征如故。
大明悲歌

杀牛羊,备酒浆,
开了城门迎闯王,
闯王来时不纳粮。
朝求升,暮求合,
进来贫汉难存活。
早早开门拜闯王,
管叫大小都欢悦。
自主学习三:
快速阅读课本第二标题的第二段内容
想一想为什么人们欢迎李自成的起义军?这只英勇的军队推翻明朝了吗?
明朝政府
广大人民
土地兼并
不断加赋
丧尽民心
赢得民心
免赋
李自成起义军
均田
①提出___________的口号,得到拥护,队伍很快发展到100多万人。?
③向贫苦民众发放钱粮。
均田免赋
活动一:说一说为什么人们欢迎李自成的起义军?
②规定了严明的军纪。
攻入西安:
________年,
李自成在____
建立政权,
国号_______.
攻入北京:
______年,明朝末帝______自缢。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终于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1644
1644
崇祯
西安
大顺
“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1644年4月,百万大军在李自成的统一指挥下,对北京城发起猛烈进攻,不到两天攻进城内,明朝末帝崇祯在绝望中自缢。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
总结:明朝灭亡的原因有哪些?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明朝末年,政治腐败,阶级矛盾尖锐。
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
后金的兴起,消耗了明朝的的国力。
重要原因:





满洲兴起
与清兵入关
皇太极
努尔哈赤
发展:1635年,______
改族名为满洲;
次年,改国号为____。
皇太极

兴起:1616年,________
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
国号大金,史称______。
努尔哈赤
后金
山海关之战:_______降清,引清兵入关,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军队
。李自成最后失败。
吴三桂
自主学习四:快速阅读课本第三个标题的内容,了解三个人物的基本事件。
吴三桂


清前期的疆域
其余勋戚、文武诸臣奎、纯臣、演、藻德等共八百余人,送宗敏等营中,拷掠责赇赂,至灼肉折胫,备诸惨毒。
----------《明史》
1644入关迁都北京,1662灭南明,1684设台湾府。
活动二:观察表格,思考历代农民起义在原因和结局上有什么共同点?
朝代
起义
领导人
原因
结局

陈胜吴广起义
陈胜吴广
秦之暴政、戍守误期
陈、吴先后牺牲。
秦末农民战争
项羽刘邦等
秦之暴政
亡秦,刘邦建西汉。
西汉
绿林
王匡王凤
社会危机王莽改制失败
杀莽。后并入赤眉军
赤眉
樊崇
社会危机王莽改制失败
被刘秀剿灭,刘秀建东汉
东汉
黄巾起义
张角
阶级矛盾
被镇压

瓦岗军
翟让李密
暴政
李密袭击翟让,分裂,降唐

黄巢起义
黄巢
阶级矛盾
被朱温、李克用等镇压

宋江方腊起义
宋江方腊
压迫剥削
被镇压

元末农民起义
朱元璋陈友谅等
民族矛盾、暴政、压迫
朱元璋取胜建明

明末农民起义
李自成等
暴政
阶级矛盾
被镇压

金田起义
洪秀全
阶级矛盾
被镇压
2.起义领袖蜕变为新的地主阶级,建立新的封建王朝,如刘邦、朱元璋等。
总之:农民战争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是有限的,他们可以打击封建统治,实现改朝换代,但最终不能推翻这个封建制度。
封建暴政:封建地主阶级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是引起农民战争的根本原因。
一、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
从李自成起义分析中国古代的农民战争
二、农民起义的结果:
1.大功未成先死或终被镇压,如陈胜、吴广、张角、李自成等;
官逼民反
打到原来的地主变成新地主
八旗制度是清朝的一种社会组织形式
努尔哈赤在统一女真的过程中,建立八旗制度,把所属人员编为八个旗,将生产、行政、军事三种功能结合在一起,实行兵民合一、军政一体,旗人出则为兵,入则为民。

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起义原因:
口号:
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下降,农民流离失所
社会动荡
闯王
李自成
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清兵入关:
满洲兴起:
发展:
明朝的灭亡
均田免赋
1643年,建立大顺政权;
1644年攻入北京,明朝灭亡。
(努尔哈赤、皇太极)
课堂小结:
明朝中后期,政治日益腐败
朝政腐败,矛盾激烈,天灾人祸
1644年,吴三桂引清兵入关,李自成失败
土地兼并
国家财政危机深重
朝廷不断加派赋税
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陕北连年灾荒
政治腐败
知识梳理
越发严重
越发疯狂
李自成起义
推翻明朝
满洲兴起
清兵入关

山海关之战
明朝的灭亡给了我们哪些启示和教训?
活动三小组讨论:
①政治清明,为政以德,反腐倡廉。
②发展好经济,要使国家繁荣、昌盛、富强;
③关注“三农”问题,关注民生,以实现人民的根本利益为目标,
制定和实施好利民政策;
④正确处理好民族关系,使民族团结。
国家的领导阶级: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以史为鉴
在历史的进程中,命运之神会从芸芸众生中挑选一些人给他们建功立业的机会。如果你被挑中,实在是一件幸运的事情。但你同时也必须认识到,这是一场残酷的比赛,等机会到来时,你若真的要有所建树,就必须比其他人更优秀、更强大,因为最终的胜利者只有一个.
-----当年明月
大明王朝
考考你
1.下列口号与明末农民起义有关的是(

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尊王攘夷”
C.“均田免赋”
D.“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C
2.阎崇年在央视《百家讲坛》上讲述《明亡清兴的60年》,其中讲到“皇太极新政”时,我们不可能听到的内容是(

A.统一女真各部,建立后金
B.改女真为满洲
C.改国号为清
D.继续进攻明朝
A
考考你
3.【明】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吴中(苏州一带)之民,有田者什一,为人佃作者十九。”这反映了(

A.官吏贪赃枉法
B.土地兼并严重
C.民众不堪重负
D.农民流离失所
4.如图是明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③代表的历史事件是(  )
A.明朝建立
B.明成祖迁都北京
C.戚继光抗倭
D.明朝灭亡
B
D
5.
下列各项,哪些与明朝灭亡有直接的关系,请在□内画√。
□朝政腐败,宦官擅权
□土地兼并严重
□朝廷征派苛捐杂税
□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各部
□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吴三桂引清军入关




回望明朝的历史,它有一个辉煌灿烂的开始,却在腐败中走向衰亡,已然在政治文明大潮中落伍。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明末的风云变幻早已化作史书中的几段文字,但它却似一个遥远的警钟,时刻提醒着我们:为政清廉,慎始慎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