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三角形边的关系三疑三探(PPT35页)人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数学课件 三角形边的关系三疑三探(PPT35页)人教版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81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7-05 16:30: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上节课我们学习三角形的特性,请问有没有同学记得什么是三角形,三角形有哪些特征,有什么特性?
由三条形段围成的图形(每相邻两条线段的端点相连)叫做三角形。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三个顶点、三组底和高。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温故知新
中间的路线最短。
因为中间的路是直的,所以最短。
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这条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从4根长是5cm、6cm、7cm、12cm的小棒中随意拿3根来摆三角形,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设疑自探
设疑自探
小实验
活动提示
活动工具:
活动要求:
四根小棒,其长度分别是5厘米,6厘米,7厘米,12厘米。
①每次试验选出3根小棒来围三角形,试验完毕后放回原处,以便下次试验。
②4人为一组,组长负责组织成员合作完成试验,并指派一名同学为记录员,负责记录。。
③全部试验完毕后,小组内同学说一说哪三根小棒能围成一个三角形。
1、利用手中的学具,尝试选取任意三根小棒,收尾相连来摆三角形,试一试是否成功?并记录下每次所选小棒,以及实验结果。
2、是不是任意三条线段都能组成三角形呢?哪次是失败的,为什么?你从中能发现什么呢?
自探提示
组 别
三 边 长
(厘米) 能否围成
三 角 形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解疑合探
实验记录表
5、6、7
5、6、12
5、7、12
6、7、12

不能

不能
为什么有的能有的不能呢?
两条线段长度之和小于第三条
两条线段长度之和小于第三条
不能围成三角形
两条线段长度之和等于第三条
有两条线段长度之和等于第三条
不能围成三角形
两条线段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
两条线段长度之和大于第三条线段
可以围成三角形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a
b
c
从小明家到学校:a+b>c
从小明家到邮局:b+c>a
从学校到邮局:a+c>b
例4
即时练习
判断能否组成三角形的方法:
用最短的两边的和与第三边比,和大于第三边能组成三角形。
质疑再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地方或者又产生了什么新的疑问吗?有的话请提出来我们共同解决。
运用拓展
根据本节所学知识编一道习题考一考你的同桌。
我当小老师
1、判断下列线段能否组成一个三角形?
(1)15cm 10cm 7cm
(2)4cm 5cm 10cm
(3)3cm 8cm 5cm
(4)4cm 5cm 7cm

×
×

用长度为2cm、2cm、6cm、6cm、6cm这五条线段中的任意三条线段拼成一个三角形,你能拼成几种不同的形状?
6
6
6
6
6
2
小明想要给他的小狗做一个房子,房顶的框架是三角形的,其中一根木条是3分米,另一根是5分米,那么第三根木条可以是多少分米呢?(取整分米数)
d o g
5 3 3
5 3 4
5 3 5
5 3 6
5 3 7
5
3
5
3
5
3
你认为最有可能是哪种?
小结
1、两点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2、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3、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差小于第三边。
4、判断能否组成三角形的方法:
用最短的两边和与第三边比,和大于第三边能组成三角形。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